分類: 好文共享

資優生自我認同 危機與轉機

●資優教育(國語日報第13版101年1月13日)
文/蕭偉智

「認同(identity)」是發展心理學的重大議題,在此領域中,具代表性的是美國精神病醫師Erikson,他從依據兒童的道德規範判斷實驗中,提出認同發展的階段論,並說明發展任務是個危機,但克服後卻可變成轉機;他也指出,青少年(女)的發展任務為「自我認同」。

青春期階段的孩子會因認知與情感功能的增進,開始有能力察覺外在環境對於「自我」存有不同看法與期待,接著孩子會將其與內在自我概念做比較,比較後的差異性會讓孩子開始對「我是誰?」感到好奇與困擾,並展開探索。但是這時候,他們又容易陷入二元思考,會想從眾多自我中找到絕對一個真實的自我,引發後續適應不良問題。
資優青少年(女)比起一般孩子面臨更嚴苛的自我認同危機,一方面除了內在能力的不統整外,另一方面,我國特教法規定國民教育階段資優班形態改為分散式(二○○七年至今),因此,資優生在校生活面臨比一般生更多不一致的外在期許與看法(例如:普通班同儕和教師、資優班同儕和教師的看法等),這樣高頻率的流動轉換,更讓資優生覺知「世界上有那麼多不同的我」,他們卻無法統整這些看法。

再者,國中階段的資優班裡,學生可能有國小曾就讀資優班或國小未就讀資優班兩種。筆者曾調查新北市國中數理資優生,國小就讀普通班的學生,約為就讀資優班的四點八倍。國小未曾接受資優教育的學生在轉銜階段(國小到國中),可能面臨更多不一致的衝突與挑戰,並且可能形成低自尊等不適應情形。筆者建議,國中資優情意輔導課程,可以於資優生入學前,先進行自我認同的課程,並以補救性與預防性觀點切入。以下提供實際教學經驗作為教師參考:

第一階段
1.自我概念:請資優生寫出自己的優點與缺點,以及適合描述自我的三個形容詞。
2.外在重要他人的看法:父母、教師、普通同儕、資優同儕對資優生的看法。
3.我眼中的他人:用一至三個形容詞(不涉及人身攻擊的詞彙)來形容資優同儕。

第二階段
1.將資優生覺察父母、教師、普通班同儕的看法做彙整,並作為後續資優親子教育或學校資優融合教育的參考與規畫方向(例如:師長是否有不適當期待、不友善的班級氣氛,或資優生錯誤的自我覺知等)等。
2.彙整資優生對自我的形容詞,以及其他資優同儕對他的形容詞。

第三階段
彙整資優同儕對資優生的形容詞後,製作簡報檔,在課堂內逐一播放討論,讓所有學生猜猜看:「這是形容哪一個同學?」公布答案後再討論:「這些形容詞像你嗎?為什麼?」課程中,須強調「每個人存在著各種不同的自我」的事實,並引導跨領域自我概念統整。

筆者發現,國小未接受資優教育的學生,對自我的形容詞都比較負面,例如:學習較慢、笨、普通人等;但他們對其他資優同儕的形容詞卻是非常正面,例如:天才、聰明等,顯示出他們在資優班中的自我概念比較低。此外,大部分資優生覺知父母對自我看法也都偏向負面,例如:我很懶惰、很笨、常粗心大意等,顯示親子間的期許需要再協調統整。

整體而論,教師可以引導資優生從別人的形容詞中,思考自己看不到的正(負)向特質或行為,並改善較不受歡迎的特質或行為,保持自我優點。再者,教師可依據學生的不同覺知情形,進行後續個別化教育輔導,例如:父母或教師期許較不適當的學生、普通班團體接納度低的學生,或自我期許較不適當的學生等。
最後,須提醒的是,並非只有自我統整定向型的資優生才會適應良好,還須考量學生所處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師長不必齊頭式要求學生一定要在某個階段定向,個體在環境脈絡中的統整與適應才是真正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