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TE 教學到底在紅什麼?公開課背後的真實秘訣是……?
各位辛苦的中英人
參加完0307Richard(國禎老師)分享的TETE 教學公開課的真實指南增能研習後,迫不及待想要和大家分享研習心得。這次的重點圍繞著 C.A.T. 教學原則(Comprehensible、Attractive、Task-based),簡單來說,就是要讓我們的英語課 更容易理解、更吸引人、更能讓學生動起來!
透過這個最近超火紅的C.A.T,我們一起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方式吧!
🐱C – Comprehensible:學生真的聽得懂嗎?
先承認一件事,我們身為英語老師,偶爾會有「我都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怎麼還有人一臉問號?」的無奈。這次研習提醒我,清楚不代表可理解,我們還得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
🔹 老師視角 vs. 學生視角
👩🏫 老師心想:「我剛剛的指令很清楚啊!」
🙋♂️ 學生OS:「老師剛剛是不是在念咒語?」
研習中,講師特別強調 多管齊下的輸入方式,像是搭配手勢、簡單圖示、適時停頓、用學生熟悉的單字進行說明,以及「簡短」、「明瞭」這些都能大幅提升學生的理解度。
✨ 收穫:「讓學生理解,不是靠『講更多』,而是用對方法!」
🧲 A – Attractive:這堂課讓學生捨不得下課?
這次研習讓我再次確信:學習動機是英語課的靈魂! Richard以七年級文法there is/are,示範了何謂attractive的課程設計? 也示範了從課文閱讀的房間示例圖,到學生喜歡的K-pop女團的房間,甚至是Richard自己的辦公桌照片! (差點要採用校長的辦公桌了!) 這些例子就是attractive的課程的特點
我們可以總結如下:
✔ 讓學生選擇題材(例如用英語聊他們愛的遊戲、動畫)
✔ 善用遊戲機制(課堂競賽、團體挑戰)
✔ 融入學生的現實世界(讓他們用英語介紹家鄉、寫給國外筆友)
✨ 收穫:「有趣不是老師說了算,而是學生的反應說了算!」
🎯 T – Task-based:讓學生真的開口說!
我們都希望學生開口說英語,但當真的要他們說時,場面常常變成——
🧑🎓:「……Teacher, I don’t know.」
👩🏫:「沒關係,試試看!」
🧑🎓:「……(沉默)」
學生不說,不是因為不願意,而是因為不知道該怎麼開始! 講師強調:「讓學生透過有意義的『任務』去使用英語,他們才會自然地開口!」
✨ 收穫:「學生說英語,不是靠鼓勵,而是靠『逼真的情境 + 需要解決的問題』!」
💡 研習後的反思:
🔸 是不是有時候,太急著讓學生聽懂,卻忘了讓他們「真正理解」?
🔸 我的課,真的足夠吸引學生嗎?還是只是「看起來有趣」,但學生沒有真正投入?
🔸 我有沒有真正讓學生「用」英語,而不只是「學」英語?
希望這篇心得能給大家一些靈感,也歡迎夥伴們一起來交流,讓我們的英語課更 C.A.T.,更讓學生愛上學習!🐾✨
中英團接下來的一期一會只剩0425TETE暨差異化教學公開課(興中);0523青春黑皮兒:AI輔助社會情緒學習課程(羅中);0606 素養評量與TETE教案分享(英資中心),期待你的一起取暖、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