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與紀錄片拍攝的初階研習記錄


去年12月9日我們在教網中心這裡,辦理了「校園活動報導與紀錄片拍攝的初階研習」,現場座滿了參與的老師。


這次課程的定位為初階,講師從最基本、幾乎人手一台的設備-數位相機開始,而搭配剪輯的軟體,是用微軟作業系統內附的Movie Maker。總之,就是以不造成太大負擔的前提下,也能享受動態影像拍攝和製作的樂趣。


第一次上課,講師先指導數位相機與攝影機的使用。


另外更重要的是,當進行影片的拍攝時,需要掌握幾個要點,才能在事後剪輯時,更得心應手。

  • 影片的開始與結束,最好都要停留5秒以上,這樣剪輯時,片段銜接的時候比較容易處理。
  • 介紹環境場景時,可以從大畫面、中畫面、小畫面、特寫等帶入
  • 做紀錄片訪談時,單純人物說話的畫面,盡量不要超過30秒,可以用其他畫面搭配說話的聲音
  • 如果是用數位相機拍影片,為兼顧收音品質與降低其他音源的干擾,數位相機與受訪者不要距離超過1.5公尺以上 


講師的陣容,除了請在蘭陽技術學院與社區大學攝影專門的林宗評老師外,有一次的上課,
吳汰紝導演以多年來實際拍攝紀錄片的經驗,與上課老師面對面,分享拍攝的過程,以及將想要傳達給觀眾的想法,如何用畫面處理、如何安排,才能表達出來。這部分就要發揮一下創意了,有創意的做法,才不會讓觀眾覺得太硬、太老套、梗太老的感覺。


最後一次的研習,許多老師都完成了一份自己的紀錄片,透過紀錄片呈現教學活動過程,與對教師的訪談,可以發現許多教學現象背後,老師的用心、教學理念。這部分比單單用照片來,能展現得更為透徹。


中山國小女子球隊-中山國小陳樹德老師製作 | 老師講評


歡喜做繪本-南屏國小林貴華老師製作| 老師講評


音樂老師的一天-南屏國小廖維珍老師製作| 老師講評


宜蘭馬賽國小扯鈴隊98學年度紀錄片-馬賽國小吳佳蓉老師製作


員山同樂新城鎮安宮千秋遶境-同樂國小陳宣霖老師製作| 老師講評

寒假「如何用Phet實施國中自然領域融入課程」介紹



日期:9925

研習主題:如何用Phet實施國中自然領域融入課程

講師:江易原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研習時數:6小時



內容

時數

自由授權及自由軟體應用於教學簡介

傳統著作權保護創作卻也帶來教育者的不便,如散布及公開展示等都可能觸犯著作權法,對有心把資訊融入教學的教師們是一大挫折,而自由授權或是公共財之創作正可以彌補這遺憾。認識自由授權的種類與自由教材的應用方法可以讓教師們在Web
2.0
的時代更能自由的發揮,減少觸法的恐懼。

PhET:
電路組裝套件

這是PhET計劃下載率最高的,也是最受歡迎的教學主題。老師可以利用本主題繪製及計算電池串聯或是並聯後的總電壓,也可以製作電阻串聯與並聯後總電阻值的計算。本主題可以改變元件的電壓或是電阻值以闡明V=RI的原理
(亦可配合歐姆定理的主題)

 

PhET:
磁鐵與發電機

教師們可以使用本主題說明磁鐵在不同的位置對指北針的影響,以及電磁鐵中改變電壓及線圈數對磁力大小的改變,而發電機單元可以認識把利用水力推動發電機可以產生電力。

PhET: 移動的人形

對於位置、位移、速度與加速度的抽象觀念一直是學生學習運動學的瓶頸,然而老師們可以使用本教學主題,設定不同的條件,例如不同的起始位置但是相同的速度,相同的起始位置不同的速度,相同的起始速度配合不同的加速度,由軟體中人形的反應及圖形,藉由互動式教學更可以幫助學生釐清觀念。

 

PhET:
作用力與摩擦力

力與運動以及摩擦力是國中課程相當重要但是對不少初次接觸本單元的學生卻是難以理解的觀念,老師們可以利用本互動式教學,設定不同的作用力與質量,透過力圖、加速度圖與速度時間圖來進行教學,在不同的測試條件下,學生可以歸納出F=ma的概念。此外本主題也可以設定無摩擦力,靜摩擦力及動摩擦力的參數,在施以特定力之後可以看到合力與速度的變化。

PhET: 透鏡成像

物體距離凸透鏡的位置不同,成像的位置也不同,例如使用凸透鏡,物體的位置在焦點內則是放大的正立虛像;物體在焦點與兩倍焦距之間是呈現倒立放大的實像。使用本教學模擬可以快速展示物體在不同位置的成像情況,讓學生快速了解光學的概念。

PhET方程式繪圖

無論是二元一次方程式還是一元二次方程式的繪圖,都可以使用這個教學來完成。例如
y = ax+
b
的圖形,係數a的正或負值對圖形傾斜程度或是傾斜方向可以利用這個教學,由正數到零,再到負數,可以看出線的變化;而對於改變常數項就會改變線與y軸的交點,也可以利用方程式繪圖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PhET虎克定律

不同重量的法碼掛在彈簧上,使彈簧有不同的伸長量,老師們可以利用這個主題進行這方面的教學。此外可以調整摩擦力,設定重力
(如在太空、月球、木星)讓學生知道質量與重量的關係。

PhET繩波

利用繩波主題,老師個可以輕鬆解釋波峰、波谷的意義,配合尺可以測量波長,更能讓學生的理解波長的定義。而且本主題可以設定繩子末端為自由端或是固定端,可以設定阻力及振幅與頻率,適合高中及大學的物理課程。

化學週期表Kalzium

Kalzium的內容相當豐富,除了有基本週期表的資料,對於各元素也使用含有該元素的代表物品
(例如元素氫的圖示是太空梭,代表使用氫燃料),更有

多媒體教材實作練習

Wink螢幕錄影程式

WinkWindows上免費的桌面錄影程式,也支援Linux。使用Wink可以把PhET的操作過程拍下來,這樣老師上課時只要按下播放鈕,就可以把預錄的教材播放出來,不需要自己全程操作一次。適合多個班級的使用,或者一個老師錄製,全部的老師都可以享受教材。

ScreenHunter螢幕擷取程式

ScreenHunterWindows上的免費軟體,可以用來拍下

螢幕錄影程式:RecordmyDesktop

相當棒的螢幕錄影軟體,可以選定特定的視窗,配合麥克風可以把電腦上的操作完全錄下來。使用RecordmyDesktop不但可以錄製軟體的使用過程,更可以錄製教材
(例如燈泡串聯與並聯),不但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教學,學生在家也可以上網看教材以複習。配合轉檔處理,可以把影片上傳到Youtube等,讓更多人可以分享教材。

 

螢幕照相:Ksnapshot

Knapshot可以擷取整個螢幕或是單一的視窗畫面,相較於RecordmyDesktop的動態錄影,Ksnapshot則適合用來做靜態的影像紀錄,用以製作教材。

 

自由素材介紹

Internet
Archive, Open-sound project, OpenClipart
等的自由素材讓您的教材更出色

 

編輯文件、簡報及網頁

整合多種的自由教材與自行錄製的影像或是螢幕擷取畫面,可以用來編輯文件、簡報或是網頁,發揮自由教材融入教學的威力。

 

寒假「如何用GeoGebra數學軟體教國中函數課程」介紹



日期:99127

研習主題:如何用GeoGebra數學軟體教國中函數課程

講師:官長壽
(羅東高中教師)

研習時數:6小時



Geogebra是由台師大物理系黃福坤教授導入及翻譯,現由台師大數學系左台益教授及團隊成員進行軟體及手冊的翻譯翻譯。

Geogebra的特色

*免費取得:因為作者們免費分享。

*自由散布:因為作者們採GPL自由授權,使用者可以自行散布不用事先取得作者的同意,也不會有人來威脅要抓盜版。

*開放原始碼:作者遵照GPL授權之規定,將原始碼公開,使用者可以對原始碼進行研究及修改。

*支援多種作業系統:無論是蘋果、微軟還是其他系統都支援。

*功能強大:不信?試試看就知道

*支援與求助:國內有Geogebra討論區,有Geogebra團隊及高手們協助回答問題。

Geobebra之功能

*標示座標點:適合在初次直角座標系的教學。

*座標系畫直線:無論是直線、射線、線段、及高中課程的向量都可以繪製

*幾何學功能:包括找出平行線、中垂線、角平分線、切線等,適合用在解釋三角形內心、外心、重心的定義,特別在解釋是直角、鈍角、銳角的外心的位置有何不同。

*畫圓功能:包括以圓心與半徑,函數,3點等方式決定一個園,畫圓弧等,非常適合用來解釋圓周角與圓心角的觀念。配合切線功能,也適合用在圓與切線以及兩圓與公切線的教學。

*函數繪圖:可以畫出y=5,
x=-3, y=ax+b,
y=ax^2+bx+c
的圖形,適合用在解釋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及聯立方程式的三種可能情況與圖形之相關性。也適合做拋物線繪圖,也可以進行拋物線與直線相交求解的圖示解說。配合動態功能
(數值滑桿),可以輕易設定常數項變化的範圍,例如繪製y=2x+b,此時把b設為-55之間的變化,就可以看到圖形會上下移動,學生們就能歸納出常數項的變化會反應在與y軸交點的位置。

*計算距離:可以計算兩點之間的距離,適合用在解釋如何使用畢氏定理算出兩點的距離。

*計算面積:在選定的面積內可以自動計算其面積,而面積可以自由繪製多邊形、正多邊形及圓形等立刻計算面積。配合點的移動功能,可以展示圓的半徑加倍或是正方形邊長加倍時,面積變為四倍的效果。



時間

課程大綱

備註

09:00~10:00

GeoGebra的安裝及使用介面的認識

 

10:00~11:00

GeoGebra的安裝及使用介面的認識

 

11:00~12:00

動態座標平面的使用,及函數圖形的製作及觀察

 

13:30~14:30

幾何圖形的動態變化,及插圖的製作及使用

 

14:30~15:30

動態統計圖的製作

 

15:30~16:30

動態立體物件的建立

 

 

 

提昇國中數學教學效能之GeoGebra介紹

本中心在資訊教育的推廣方向上,希望多多介紹以教學設計為核心的軟體,讓老師們能提昇教學的效能,並改變教學方式。在數學領域教學中,我們發現了一套很不錯的軟體GeoGebra。

GeoGebra 是一個GPL授權的動態幾何軟件。 於2001年由Markus Hohenwarter在薩爾茨堡大學創建,現在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進行維護。GeoGebra由Java寫成,因此可以跨平台使用。

GeoGebra數學繪圖的基本功能包括點,直線,線段,多邊形,向量,圓錐曲線和函數。(3.2及以後的版本還加入了試算表功能)這些繪圖元素均可直接在螢幕或使用命令改變。GeoGebra可以完成初、高階數學中的繪圖工作。比如GeoGebra可以直接繪製圓錐曲線,對函數求導數,積分,對多項式函數求極值等,這些功能讓數學教師方便的將抽象的數學概念以具體的動態圖像呈現,讓學生更容易建立數學概念的具體心像。(摘自wikipedia)

在本週二「 資訊融入教學數學領域學習社群工作坊-動態數學軟體GeoGebra」研習,台師大左台益教授介紹了GeoGebra的基本操作及如何利用GeoGebra來做國中的二次函數教學,二次函數在幾何上的概念是一條拋物線,但學生對如何將代數的答案畫出幾何的線,常會遇到困難。而這次左教授示範他們開發的一個GeoGebra二次函數教材,教材可以在線上以互動的方式呈現函數的解題過程,並輔以幾何圖形的呈現,讓學生更輕易的建立概念。以下是當天上課的片段:

 
http://blog.ilc.edu.tw/blog/flash/mp3player/mp3player.swf

  看了以上的介紹,如果你對GeoGebra如何應用在教學上有興趣,我們在這個寒假規畫了一場由羅東高中官長壽老師主講的「如何用GeoGebra數學軟體教國中函數課程」 歡迎大家來參加。

教網中心寒假心智圖研習預告,請大家踴躍參加。

心智圖法+Mindomo軟體,讓您成為效率及創意達人

煩心、操心、擔心?

您是否常因小朋友上課不專心及考試考不好而煩心嗎?

效率差、無生活品質?

您是否覺得自己的系統思考能力不佳及記憶力逐年退化而影響了您的工作效率及生活品質呢?

其實這些問題是多數人都會有的困擾,

能解決嗎?

容易解決嗎?

可以的,只要您能瞭解大腦的運作模式,並使用大腦的運作方式來學習與記憶,在工作及學習上必能事半功倍!!

那該如何做呢?

學習心智圖法吧!

心智圖法(Mind Mapping)由英國學者湯尼.博贊於1970發表的一套系統,這套系統依人類的大腦運作原理開發展而成。善用這套系統可提升您的學習、工作效能更能增進您的創造力。

本次課程安排三天,合計18小時,主要讓學習者能從實作中學習:

  • 心智圖法
  • Mindomo心智圖法軟體
  • MMW(MindMapping、Mindomo、WebQuest)。

其大綱如下:

1.學習原理及手繪心智圖入門。
2.心智圖法基礎–關鍵字實務。
3.Mindomo實務、顏色運用與六頂思考帽實務。
4.心智圖法應用–SWOCE自我分析實務。
5.資訊融入教學創新應用:MMW(MIndMapping+Mindomo+WebQuest)
6.老師easy、學生busy-MMW教學實務。

名額不多,請大家趕快上EIP報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