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資訊安全的原因,宜蘭教育網路已經停用了使用telnet port 23的方式連上BBS站,因為部分使用者仍然有連上BBS的需求,以下為教學更改設定連上BBS的方式。(在此以PTT BBS站為例) 目前有兩種方式可以連上BBS。 1.使用原有BBS瀏覽器程式 以pcman為例 首先點一個快速連線 接著,網址:ptt.cc port打443 就可以連上了 第二個是使用Chrome瀏覽器(在Chromebook或ChromeBox也適用喔) 裝這個app: PttChrome 安裝好,啟動後,預設會以port 23聯結至PTT站台 http://iamchucky.github.io/PttChrome/index.html 把網址改成這個 http://iamchucky.github.io/PttChrome/?site=ptt.cc:443 即可用port 443連上PTT PS:把?site=這段文字改成其他BBS網址,也可以連上其他的BBS網站。
Monthly Archives: October 2015
宜蘭縣教育資訊電子週報 第116期
Arduino第一課(概論、連接)
Arduino第一課(概論、連接)宜蘭縣竹林國小 陳金助老師 一、引起動機: 創意改變生活,我們也可以。 音樂樓梯: 垃圾桶 資源回收 天橋 機器人 二、認識Arduino UNO: (圖片來源:http://interactive2go.blogspot.tw/2009/04/get-to-start.html) Digital I/O 共13,數位輸出/輸入端(pin 13作為LED指示用) Analog Out 共6,在Digital I/O中的pin 3,5,6,9,10,11 可做類比輸出使用 Analog In 共6,類比輸入端pin 0~5 Tx/Rx 支援Tx/Rx訊號輸入輸出(若使用時,Digital I/O pin 0,1不可 作為數位輸出入/使用) USB傳輸與供電 支援USB直接供電,以及USB接頭資料傳輸 輸入電壓 可選擇USB直接供電或外部供電(建議7V~12V),用JUMP切換 (Duemilanove版本改用自動切換) 輸出電壓 有5V、3.3V與Vin三種電壓輸出 支援線上燒錄功能 免去燒入經片需要重複拔插晶片的痛苦 LED 13 pin 13內建一個LED p.s. (1) 當Digital I/O不敷使用時,可用Analog In pin另外代用,宣告為pin 14~19(2) 一般不建議使用Digital I/O pin 0,1,因為常作為Serialport傳輸用(資料來源:http://interactive2go.blogspot.tw/2009/04/get-to-start.html) 主要就是DIGITAL(數位腳)和類比(ANALOG)還有電源(POWER) …
Arduino課程準備
Arduino課程準備宜蘭縣竹林國小 陳金助老師 程式寫作如果結合外部感應器,可以達成簡單的自動控制功能,進一步讓學生創作一些作品改善生活或是增加樂趣。 目前國中小常用的程式設計程式大概就是[Scratch],利用積木式拖拉來完成程式寫作。 對於國中小學生來說常見的外部感應器大概就是[Arduino]和[picboard]。 picboard:內建許多感應器,使用方便,但是功能上就有些限制。 Arduino:開放的架構,搭配多元的感應器,可以隨意發揮。 搭配外部感應器的[程式]也有很多,對於國中小學生來說常見的大概就是[S4A]和[mBlock] S4A:可以搭配[Arduino]和[picboard]來設計程式,但是限定了一些Arduino連接埠的功能。 mBlock:大陸深圳市創客工場科技有限公司基於開源Scaratch2.0研發出來的免費程式,除了搭配該公司的零件,也可以選擇一般市售的Arduino控制板使用。程式寫完之後,還可以轉換成Arduino程式語言直接上傳到Arduino控制板,離線執行程式。 —————————– 考量開放、多元、安裝簡便、學生學習容易、便宜等因素,以下課程採用Arduino Uno控制板搭配mBlock來教學。 ————————- 安裝mBlock ———————– 連結到mBlock網站( http://www.mblock.cc/ )下載安裝檔,然後依照指示安裝即可(Win7到Win10都可以適用)。過程中會要求安裝[Adobe AIR],就按[確定]把它裝完。 —————————— 安裝Arduino驅動程式 ——————————- 打開mBlock程式,點選[連接],再點[安裝Arduino驅動],接著然後依照指示安裝即可。 —————————— 如果想要將程式上傳到Arduino控制板,讓程式不需和電腦連線也能直接在Arduino控制板上執行,則需要再安裝Arduino IDE,請直接上官網(https://www.arduino.cc/en/Main/Software)下載安裝。 如果只想用USB連線使用,這個步驟可以省略。 —————————— 注意: 標準的Arduino Uno控制板 只要完成上面安裝即可,但是現在市售的一些大陸改良板 採用新的晶片,需要上網搜尋[CH341SER.EXE],加裝晶片驅動程式才可使用。 ————————– 上網搜尋[Arduino Uno控制板],價格從一百多到近千元都有,如何選擇?就看需求囉,加上一些零件只要幾百元就可以開始體驗電腦程式控制外部感應器了。建議:2人一組(可以互補),一班大概15組,老師上課要多備一些材料,以供替換,可以準備20組,基本材料費大概7千元。 建議基本課程搭配零件(每一組)如下: Arduino Uno控制板 一片 USB連接線(TYPE A to B)一條 麵包板一片(選這種有整排的接地和正極比較方便) LED(發光二極體)紅、黃、綠各2顆 RGB三色LED一顆 電阻:220歐姆10顆、1K歐姆一顆、10K歐姆一顆 10K歐姆可變電阻一顆 按鍵開關一個 ,小學生建議用2腳的,比較不會接錯方向。 蜂鳴器一個 光敏電阻一顆 公對公杜邦線10條 ——————— …
chromebook 無線wifi 白名單使用方法
chromebook 無線wifi 白名單使用方法 步驟一:chromebook 連線充電車上的無線AP 先將學內所有的chromebook 連線充電車上的無線AP ssid “chromeclassroom” 可以一次性全部連上線設定,也可以分次來設定,差別只有分次要重覆以下動作多次操作。 步驟二:進入無線管理平台(APC) –>> 這裏 (如果您沒有帳號請要申請的學校名稱、帳號、密碼,mail至博聯 sintel@tmail.ilc.edu.tw、nicklin@tmail.ilc.edu.tw、waber@tamil.ilc.edu.tw 進行申請) 選擇左邊功能列的 “系統” -> “白名單群組” -> 右邊的”批次登入” 步驟三:選擇要加入白名單的設備 選擇 chromebook所連線的無線AP -> 選擇ssid “chromeclassroom” -> 按 “確定” 讀取出清單 勾選chromebook設備 (如何判斷那些設備是chromebook呢? 只要MAC位置是 “6C:29:95” 大致都是chromebook ) 選擇 “Next” -> 步驟四:“群組”設定及加入 ssid “chromebook” Configuration -> 群組 -> 選擇學校自己的群組 (每間學校名稱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只有一個群組,如果有多個請多次操作) 將ssid “chromebook” 新增至已選擇SSIDs,移至下方按 “修改” 步驟五:將設定apply至無線ap中 …
宜蘭縣教育資訊電子週報 第115期
教網部落格與Google雲端硬碟手拉手
當選擇部落格當班級網站,每個老師都會問:「容量有沒有限制?」。容量喔,沒有限制啊,當你不夠時,跟我們反應,馬上就會為你增加空間。雖然是這樣說,但我們伺服器主機要提供穩定的服務,備援空間也不可少,除非每年都有經費可以增購,否則容量總有用完的一天。 容量問題一定要未雨綢繆,有困難時,就要出門找朋友囉!我們找到的這位大朋友是-Google雲端硬碟! 可使用這次整合雲端硬碟服務的對象,除了縣內師生之外,OpenID使用者、電子郵件帳號使用者都可以一體適用。縣內師生一定推薦Tmail / Smail的,因為容量無限制,其他使用者可以用自己Gmail帳號。 文章分三部分: 一、嵌入雲端硬碟的檔案 二、設定雲端硬碟的公開權限 三、提供雲端硬碟連結,開放性的瀏覽 —————————————– 一、怎麼看到或使用這個功能呢? 只要在發表文章或是網頁區塊的編輯時,上方工具列第一排第一個,已經悄悄出現「雲端」的圖案。 ↑ 當然是點下去囉~ ↑ 選擇開啟Google雲端硬碟 ↑ 輸入完整電子郵件帳號,一般的Gmail帳號也可以登入。 ↑ 畫面顯示自己雲端硬碟內的資料夾 預設的檢視模式是顯示資料夾,可以透過篩選檔案類型、排序依據、顯示切換,以及搜尋的方式,來找到你的檔案。 ↑ 在文章中顯示文件內容的檔案類型支援Google文件、Google簡報,甚至是PDF檔、Word、PowerPoint等文件檔都可以。預設系統會預設顯示範圍,老師也可以自己在下方欄位修正。 ↑ 檔案是照片類型,一樣直接顯示。 ↑ 確認顯示尺寸後,就可以插入到文章中。 —————————————– 二、設定雲端硬碟的權限 寫到這裡,有個很重要的地方還沒設,沒設的話這些照片、文件的顯示,只有你自己才看得到。 沒設定的是什麼,猜到了嗎?就是權限! 一般雲端硬碟中的檔案,權限都是只有自己登入後才看得到,但放到部落格就是希望讓瀏覽者也可以觀看與下載。因此需要將這些檔案權限設定公開出來。 如果每嵌入一個檔案,都要去設定一次檔案的權限,這樣實在很麻煩。 ↑ 所以學習Google Classroom的做法,Google Classroom整合雲端硬碟的模式,只要開一門課,雲端硬碟就會自動建立Classroom資料夾,並在其下也建立與課程相同名稱的資料夾,往後課程內所有的作業、公告附件等,都會存放在這資料夾下。 ↑ 依照相同的邏輯,建議大家在雲端硬碟中建立「Yilan Blog(名稱可以自訂)」的資料夾(父資料夾),然後再為每個部落格分別新增一個資料夾(子資料夾)。例如,你有三個部落格,就建立三個資料夾。 因為內容是要公開給所有人知道,所以將資料夾共用權限設定給所有人都能檢視。 ↑ 資料夾上按右鍵,選擇共用。 ↑ 按往下的箭頭圖示 ↑ 點選更多 ↑ 設定為開啟-公開在網路上,存取權釋只能檢視而無法編輯。 這樣以後上傳到這個資料夾內的任何檔案,權限就是公開的,檔案插入到部落格就不會有瀏覽的問題。 往後,就是將要放到部落格內的檔案照片,都上傳到這個已公開的資料夾內,就不用在煩惱檔案瀏覽權限的問題了。 …
教網部落格支援WordPress xmlrpc格式,Blog寫作程式APP有更多選擇
教網部落格支援WordPress xmlrpc格式,讓大家寫Blog文章時,可以有更多第三方軟體、APP的選擇。例如在iOS環境下,可以選擇WordPress、Blogpress與Blogsy等APP,用行動裝置來發表教網部落格文章。 我們以iPad的WordPress APP操作畫面來解說,安裝後啟動的第一個畫面如下 請按下方的「新增自助託管的網站」,這樣才能輸入部落格的網址。 依照上圖範例,輸入自己的部落格帳號資料,網址是完整的部落格首頁網址http://blog.ilc.edu.tw/blog/blog/XXXX OpenID的使用者,請輸入上圖部落格管理介面的完整帳號;電子郵件登入的使用者(包含縣內學生),也是完整的電子郵件。 登入後.就能開心用平板與手機寫文章附照片了。但事情沒有這麼美滿~泣下列的使用者,仍然無法使用。經過測試,Android系統上的WordPress APP可以登入,但發佈文章時,送出的帳號資料,我們推測會刪除帳號中符號的字元,例如@ : / 等,造成與部落格系統帳號對應不起來。所以,只有Android使用者中是縣內老師的才可以。 縣內EIP帳號 縣內學生帳號 OpenID帳號 電子郵件帳號 Android 系統 OK No No NO iOS 系統 OK OK OK OK ——————————————– 下面以原有的LiveWriter來做示範.操作步驟如下: 先新增部落格帳號 部落格服務,選擇WordPress 部落格網址填入 http://blog.ilc.edu.tw/blog 因為教網部落格使用者多元,身分不同,填寫帳號時也不同: 宜蘭縣老師名稱請填EIP帳號 學生使用則要填完整電子郵件(包含@smail.ilc.edu.tw) 用電子郵件帳號登入的,請填寫完整電子郵件 如果是用OpenID,使用者名稱請填OpenID完整帳號,例如 http://t21238.openid.ntct.edu.tw (使用OpenID,可以先參考這篇:OpenID使用LiveWriter的設定做法),主要是把密碼設定到部落格「網誌設定」-「使用者設定」中。 密碼,填入在「使用者設定」所設定的密碼 最後,密碼建議勾選,往後文章發佈時,可以避免要多次輸入。 (如果這是大家都可以使用的公用電腦上,避免造成管理的困擾,不勾選也可以) 遠端張貼網址填入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部落格ID/xmlrpc.php 部落格ID就是部落格網址最後的數字 把數字填上 如果您管理很多個部落格,記得要選擇您要新增的部落格 完成
免費語音輸入法
免費語音輸入法宜蘭縣竹林國小 陳金助老師 還在用手打文章?google文件讓您可以用說的打文章。重點是辨識度還滿高的。 教學檔案、會議記錄、教學討論、訪問紀錄、做研究寫論文………,都需要打一堆字。 如果熟悉各種打字輸入法可能還不覺得困擾,但是對於[一指神功]的人來說,這個就是大麻煩了。 有了語音輸入法,只要動口說,google自動幫你變成文字,簡單方便又快速,說完就打玩了。 ———————— 1.打開google文件後,選取[工具],再選[語音輸入] 2.按一下黑色麥克風圖示 3.麥克風圖示變紅色,點選[允許] 4.對著麥克風說話,就會自動輸出國字了。 5.說完再按一次紅色麥克風圖示變黑色,結束語音輸入。 PS: 1.說話速度和語調會影響辨識度。 2.網路速度也會影響轉換速度。 文章來源:免費語音輸入法 由 roc 發表。
學校活動照片分享
學校活動照片分享宜蘭縣竹林國小 陳金助老師 學校NAS(網路硬碟)的共用資料備份到google的雲端硬碟後,可以設定分享給校內老師取用。 例如:學校運動會活動照片,有專門負責攝影的老師拍完後上傳到學校NAS(網路硬碟),如果先備份到google的雲端硬碟後,班級導師就可以直接在google[雲端]上先挑選後,再選取自己班級的照片下載,不需要將全校照片都下載(NAS上無法預覽照片)。 首先,學校資料管理者(資訊組長?)將google雲端硬碟要分享(共用)的資料夾設定成共用(建議開[可以檢視]避免老師誤刪,資網已經將學校群組設好了,只要輸入學校群組名稱就可以了),再將[共用連結]的網址寄給學校老師(設定共用時也可以順便勾選寄送通知)。 接著,學校老師收到信後,只要直接點選連結網址,就可以打開這個資料夾。 如果點右上角的[在雲端硬碟中開啟],就會將這個資料夾連結回您自己的個人google雲端硬碟。 點進去資料夾內就可以看到活動照片了。 沒有預覽?照片很小? 點右上角的[格狀檢視] 這個畫面就可以看到預覽了。 照片還是不夠大? 同時按[Ctrl]和[+] 這樣就變大了。 還是不夠大? 再多按幾次吧。 還是不夠大? 直接點照片進去看吧。 PS:可以同時按[Ctrl]再點滑鼠左鍵,同時選取多張照片後,按滑鼠右鍵一起下載。 這樣夠大了吧! 按左右兩邊的箭頭,可以看其他照片。 喜歡就按上方的[下載],將照片下載下來吧。 ——————————————————————- 相關連結: (NAS管理者看就好) 學校NAS資料備份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868/post/10898/554666 文章來源:學校活動照片分享 由 roc 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