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製作gigo(智高)積木的基本元件

積木的一大特點就是可以堆疊,但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規格相符。早先因為某些需要,將智高積木的底板連結加大,但畢竟這種應用只牽涉少數幾顆的接合,狀況較為單純。最近則是因為想做一個便條紙的收納盒,而需要有較大面積的積木接合,因此「規格」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b2

此外,原本因為顆數少,在建模軟體(我用 123D design)上操作時,尚稱容易,但是當顆數變多時,原本的做法就沒效率。對此,我也發展出一個比較快的做法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節省一些時間。

所以這篇主要解決二個問題:

1.規格
2.效率

我稱積木的每一個凹或凸為一個「單元」。因為是積木,它的每一個單元理應完全相等。從「Arduino 積木應用與專題製作」(賴鴻洲編著,台科大圖書出版) 讀到「每一個圓孔直徑8mm」,以此為標準試做凹凸部位。據此,凸點應該比8mm稍小,凹孔則應該比 8mm 稍大。

個人文件_96

另外還要考慮的就是單元與單元間的距離。底下直接講結論:

單元的長與寬皆是 10.12 mm(亦即它是一個正方形);凹點直徑 8.16mm(半徑 4.08mm);凸點直徑 7.88mm(半徑 3.94mm)。

(這是建議值,因為依據3D印表機的各種條件、線材特性、期待的咬合鬆緊…等,都需要微調)

製作時只要將凸點或凹點利用「對齊」功能放在正方形的中央,即可做出每一個規格皆相同的單元。

因此,我在 123D 上做一個「凸點單元」的做法是:

  1. 建立一個 10.12 x 10.12 x 3 mm 的平板,稱為 A。
  2. 建立一個 半徑 3.94 mm,高 8mm 的圓柱,稱為 B。
  3. 將 A, B 「對齊」後「合併」為一個物件供後續使用。

同理「凹孔單元」,即是將圓柱改為半徑 4.08mm,「對齊」後「相減」。

Image 089

再用「磁鐵」功能將二者吸附在一起,非常方便且準確。

Image 091

接著就是使用「路徑陣列」很快就能做出多個相同物件,然後再一一用「磁鐵」相吸。

Image 093

很快就能組合出想要的平面。

Image 094

這樣就能貼合到任何想要的情境了。

Image 095

P_20191127_074126誠如前述,因為依據3D印表機的各種條件、線材特性、期待的咬合鬆緊…等,間隙需要微調,由圖中可看出有三小塊的橘色積木貼合在四周,這是因為間隙較大,怕長期拿取memo紙造成盒子脫落,所以特別「加強」了一下,經此貼合,它們就非常牢固了。【註】這次使用CPLA為線材,它的膨脹率較小,所以結合後會有一點點鬆,才會需要再用橘色積木,我後來使用PLA,則貼合後非常緊,要動用工具才能拔開。我在自己的印章盒自己印一文中提到間距是0.3mm,現在看來,還是需要看實際應用再決定間距,當然這都需要慢慢試才知道。

P_20191127_073804

野山羊

銘傳國小楊老師部落格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