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素養」研習紀錄

「媒體素養」在維基百科裡的定義是「在各種環境中以適合自己的目的和需求的方式取用(access)、分析(analyze)、評估(evaluate)及製造(create)媒體信息的能力,在一些研究中又稱媒介素養。「媒體素養教育」或「媒體教育」有別於培養媒體從業人員的媒體專業教育,教育對象的主體是全體公民。教育目標在於使得全民具備有思辨與產製資訊的能力,可以以批判性的角度去解讀各種媒體信息。」真是個無盡的虛無飄渺啊~學校文件_200

下午到河堤國小參加由新北市北新國小張嘉倫老師的「媒體素養增能」研習,意識到媒體深深影響每一個人,既深且廣。

最近FB佐兄到美國國會向議員解釋洩漏個資,甚至協助美國總統川普在 2016 年勝選。哇!是有這麼神嗎?為什麼大家這麼生氣?

原來,英國顧問公司「劍橋分析」不當擷取 facebook 用戶個資,藉以建立美國選民檔案,那麼競選陣營得以分析支持與反對選民的性別、年齡、喜好、政黨傾向…就可以修正言論投選民之所好,或是避談某些話題,大大提高勝選機會。在這個短片中,劍橋分析的員工形容,「這就好像對準了每個人的耳朵去遊說,而且每一個人的喜好我都了解」「能同時對700萬人講話」「投注15億則網路宣傳」,這力量真的不容小覷了。在這過程中,FB錯在未能將使用者的個資妥善保護,才給劍橋分析公司有可乘之機,這同時也粉碎了大眾對FB的信賴。

然而大家卻忽略了一件事,當我們「免費」建立FB帳號之後,FB靠什麼營利?為什麼我搜尋了「碳粉匣」之後,FB的廣告就會出現一堆碳粉匣的廣告?(請見下圖)

FB

張老師當場請大家用手機打開youtube,看看自己的畫面與左右鄰居的youtube畫面一樣嗎?不一樣。為什麼?因為這些網站都記錄了你過往點擊的紀錄,這些就是你的好惡,由這些紀錄,這些公司知道要呈現給你什麼樣的訊息。

剛開始我也覺得這好像沒什麼?這不就是「量身訂製」嗎?一個正常的社群網站不就是應該這樣嗎?然而,仔細想想,這到底是量身訂製,還是被餵食了該公司希望你知道的資訊,而且同時也自以為聰明地過濾了一些該公司不希望你接觸到的訊息?再想想劍橋分析那樣的做法足以影響選情,也影響了英國脫歐,不就間接影響了每一個人的未來生活?!真是茲事體大啊!

這則短片有更清楚的說明。

FB1


張老師先讓大家根據預先剪開的幾個文章段落,排出一篇文章,某些組被指定要排出咖啡的好處(正方),某些組被指定要排出咖啡的壞處(反方),再將結果寫在黑板上。

學校文件_201學校文件_202

經過每組的代表說明為什麼要這樣排、那樣排(大家都講得頭頭是道哦~)之後,張老師請大家看白板的結果。我們發現,某些段落會同時出現在正方與反方。(咦?這是怎麼回事?)然後張老師又說,大家有沒有查證這些段落內容是否都是真實的?其實有些段落其實是假的。

接著,張老師給大家看一張圖,問大家「感受」。「荒蕪」「落寞」「安靜」…大家如是說。然後再給大家看另一張照片,原來它是前面那張照片的全圖,亦即前圖只是後圖的一部分。如果再問大家「感受」就會截然不同了。我們就像瞎子摸象一樣只獲知一部份的訊息,或是說只被告知一部份訊息看不到全貌。更重要的,誰幫大家決定要給大家看哪一部份?你滿意他的決定嗎?你同意讓他幫你決定嗎?

學校文件_203學校文件_204

張老師再指出媒體訊息如何影響人?她曾經被邀請到某校對學生演講,原因是該校學生多為隔代教養背景,小孩跟著阿公阿媽看「世間情」「娘家」 「家和萬事興」(邱金蘭從180集死到272集才GG)…學生看電視學到被罵「你這個瘋查某」時,直覺就是回擊、鬥毆…無法去深思這種反應的後果,或是學習其他的處理方式。

還有學生告訴張老師「妳要敷面膜」。原因是敷面膜皮膚會變白變好,比較漂亮,漂亮做什麼?可以交朋友吸引異性,然後 → → 嫁.入.豪.門。OMG……

仔細想想,是誰教我們的孩子這樣的思維?君不見雜誌封面女郎個個高挑纖細膚質佳;電視廣告男性英武女性柔弱;連續劇裡貪苦家庭三餐不繼諸事不順,還要女朋友在愛情麵包之間抉擇?孩子有這樣的認知,那就不奇怪了吧。

野山羊

銘傳國小楊老師部落格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