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能研習

教出大能力工作坊最終場–實作案例分享

       101年度宜蘭縣國教輔導團生活課程輔導小組帶領教師專業成長的重點工作首推﹝教出大能力工作坊﹞,此次工作坊從二月開始展開到六月結束,歷時一整個學期。參與的夥伴除了輔導小組情義相挺的成員外,還有滿懷熱情的老師們,令人感動。

         在專家學者的引領下,大家一起研討生活課程課綱精神、優良主題教學案例、多元評量實施內涵及規畫生活課程主題教學等等。除了所規畫的一系列增能研習課程,在增能課程結束後,參與的夥伴們更利用額外時間進行課程研發與教學實踐,並將教學歷程與省思做完整之記錄,相當難能可貴。此次工作坊總計產出的八個主題案例,內容相當多元。在老師們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為孩子們的能力成長感到高興;也為老師們的教學專業的提升感到讚嘆。夥伴們教學實踐的熱忱,更是此次工作坊最令人感動之處。期待透過工作坊夥伴們的教學實踐來引動學校教師對於生活課程的熱情,每一位生活課程的老師,都能發展出屬於自己和兒童精彩的生活課程教學故事。

 

秦葆琦教授給予此次發表的實作案例指導與回饋。

 光復國小強怡芬老師發表《民族樂小種子》案例。利用學校國樂資源,讓音樂種子在二年級學生中萌芽,引起學生關心、探索國樂的興趣。

光復國小劉振倫老師、何佩珊老師合作《美麗的泡泡》案例,從案例中看見老師以學生為主,著重學生的發現、透過真實情境探究、問題意識引導學生思考

頭城國小吳靜芳老師、魏婉茹老師、王美虹老師的《下雨了》案例,孩子們雨中探索的經驗相信會是他們美好的童年回憶。

三民國小陳綺娟老師的主題案例《水》,探索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水,引發珍惜水資源的情操。

碧候國小林瑩柔老師、蓬萊國小林子淳老師合作《pyahaw我家的故事》,看見原住民孩子真實的家庭生活故事。優秀的瑩柔老師在今年暑假已榮調回到離家近一點的嘉義縣服務,嘉義的孩子有福啦!

光復國小王柏蓉老師、郭倩如老師、朱玉英老師以教科書《大樹小花朋友多》做轉化,從校園探索開始,各自發展出猜猜我是誰、小動物放大鏡、小小花農等三個主題課程,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出學生能力。

岳明國小吳慧娟老師發展的《春天組曲》案例,從中看見多元評量實施的豐富性。

宜蘭國小的陳惠美老師及四結國小的吳明素老師,兩人協同教學產出《樂活腳踏車》案例,從孩子們日常的大玩具腳踏車做為探索對象,引發孩子們觀察、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生活課程輔導小組召集人光復國小吳志堅校長及副召集人三民國小徐博正校長給予此次工作坊參與夥伴們勉勵,期許大家在教學路上永保熱情,持續成長。

到校服務

1010530五結鄉巡迴服務

 

 

感謝五結國小協辦此次生活課程巡迴服務。此次巡迴服務,學進國小廖孟慧老師讓人印象深刻,在這一個下午不斷拋出對生活課程的疑問、想法,透過彼此的對話,更釐清對生活課程的了解。其認真參與的態度,令輔導小組相當感動。

參與此次巡迴服務的一名老師認為今日分享的課程內容很豐富,但因生活課程本身融入很多重大議題的課程,故教學時間已被壓縮太多,實在無法設計太過龐大的統整活動。輔導小組建議老師若要將其他重大議題融入生活課程時,還是要符合兒童能力、配合能力指標進行,以落實生活課程的精神。生活課程是一個統整課程,老師授課時並非一定要設計龐大的統整活動,教師若能以小題大作的探究活動,帶領學童至真實情境中,透過體驗、探索的直接經驗,激發兒童的好奇心及觀察力,以其生活經驗展開多面向學習,會比龐大的統整活動更佳。

感謝輔導小組的夥伴們用心的投入這學期六場的巡迴服務工作,更感謝這參與這六場巡迴服務的各鄉鎮老師們。在巡迴服務中,看見參與老師認真、投入的樣貌,輔導小組仍需更加努力,為老師們補充新知新訊,儲備教學能量。

想了解此次巡迴服務簡報,請點此:巡迴服務簡報資料

想了解此次巡迴服務概況,請點選以下連結 :101年度巡迴服務意見回饋表—五結鄉

 

 

 

 

 

增能研習

教出大能力工作坊第四場–述說一個教案的誕生

教出大能力工作坊第四場邀請到明素老師分享規畫課程時的考量面向及多年來發展案例的心路歷程。

 

生活課程教學活動設計的三大基柱:

以兒童為主體、培養兒童的生活能力、拓展兒童對事務多面向的意義。

 

案例產出主題概念活動,決定教學主題後的思考方向:我為什麼要上這個課程?這個課程到底要培養孩子什麼能力?

 

靜芳老師分享其教學案例實施之概況與遭遇的問題。

聆聽靜芳老師《下雨天》的教學故事,腦海裡彷彿出現一幕幕上課的精彩花絮,心裡有一陣感動,感動老師的付出、學生的成長。

在下雨天的主題中,看到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安排,老師透過問題引導下,與學生討論出共識,在討論過程中培養解決問題能力,並實踐。老師在課堂中成功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雨天中盪鞦韆新經驗。孩子們穿著雨衣上著國語課,等待下雨的心情,很有趣。相信孩子們也能發覺等待的結果是甜美的。

明素老師則建議在教學活動與活動的鋪陳,可以善用墊腳石問題引出學習活動,能讓教學脈絡更清楚。例如:雨聲的創作活動,可在雨天體驗後除了讓學生發表各種感官體驗後的感受,除了描述看到的、發現到的外,還可以讓學生留意聽到的聲音,如:打到屋頂上、樹梢上、雨傘上的聲音,再來安排雨聲創作活動。繪本融入課程時,也是同樣可以思考如何帶進脈絡中。

 

這陣子工作坊的夥伴們為了案例規畫、教學實踐、教學省思都付出很多心力,大家辛苦啦! 但相信大家的努力會是值得的。期待6/8大家教學實踐的分享!


 

到校服務

1010509壯圍鄉巡迴服務

1010509壯圍鄉巡迴服務,感謝壯圍國小行政團隊提供舒適的活動場地,及所有用心參與的老師。

此次巡迴服務,非常感謝新南國小的麗惠老師及慧娟老師和大家分享99年參與宜蘭縣教案甄選得獎作品自然之美,與茄冬樹伯伯做朋友,從中了解老師運用在地的素材茄冬樹,引導學生探索、體驗,進而理解、欣賞,並運用其樹葉進行創作,呈現多面向的學習意涵。

從研習回饋單中發現鄉內學校生活課程分科授課的比例較高。由於生活課程是統整課程,建議盡量由單一老師授課,避免分割學習。若因排課困難,而釋出生活課程,則需與其他生活課程教師協同教學,共同思考生活課程的學習脈絡。

此次生活課程壯圍鄉巡迴服務,因與壯圍鄉教科書評選活動撞期,造成老師必須從這兩個活動中選擇參加,讓老師為難。未來也希望學校行政單位能配合將學校行事與鄉鎮市巡迴服務時間錯開,以利老師提升領域課程教學專業知能。

想了解此次巡迴服務簡報,請點此:巡迴服務簡報資料

想了解此次巡迴服務概況,請點選以下連結 :101年度巡迴服務意見回饋表—壯圍鄉

增能研習

生活課程的能力評量

 教出大能力工作坊,第三場邀請台北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的吳璧純教授前來分享「生活課程的能力評量」。

節錄當日璧純教授講授之重點,和大家分享:

生活課程的評量目的為何?老師們要思考的是能否透過評量活動

  幫助學生發展能力、幫助學生更樂於學習、幫助老師調整教學

生活課程評量的特性:歷程評量、多元評量、能力(發展)評量

assessment for learning(促進學習的評量) 的成分 多於 assessment of learning(學習結果的評量)

●生活課程評量的種類:
 1.學生現有能力的偵測(形成性)

 2.教學所引發的能力發展(形成性)

 3.教學所引發的能力改變(形成性、總結性)

 打成績與評量之間的關係面對家長的關切

 1.形成性評量只能打進步成績與態度成績(佔總成績的一定比例)

 2.總結性評量才打能力表現成績

 3.基準分數不是從零分開始

 4.學期成績=進步成績+態度成績+能力表現成績

總結性評量的方式:檔案評量(學生可選擇代表自己的表現來打分數)作品、紙筆實作評量

何謂「實作評量」 (performance assessment)

 1.也稱做「真實性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

 2.只要是以觀察和專業判斷來評量學生學習成就的評量方式,都可以稱為實作評量(Stiggins, 1987),其型式非常的多元化,例如建構反應題、書面報告、作文、演說、操作、實驗、資料蒐集、作品展示等都是,卷宗評量也是實作評量的一種型式。

 

實作評量的特徵(Herman, Aschbacher, & Winters, 1990

 1.要求學生執行或製作一些需要高層思考或問題解決技能的事或物

 2.評量的作業(tasks )是具有意義性、挑戰性且與教學活動相結合

3.評量的作業能與真實生活產生關聯;歷程(process )和作品(product )通常是評量的重點

4.表現的規準criteria )和標準standards) 要事先確定

   關於表現規準說明如下:

1:合作能力的表現規準第一級:爭吵不合作;第二級:爭吵後會討論;第三級:爭吵後能討論出解決方法;第四級:能合作愉快完成任務。

2:陳述相關概念規準第一級:答非所問;第二級:敘述清楚,但觀念不正確;第三級:續數雖不太清楚,但觀念尚正確;第四級:敘述清楚,觀念正確。

   (※不同等級,給予不同分數)

 

實作評量才有辦法評量到知識與表現歷程(知識+表現歷程=能力)

 

紙筆測驗式的實作評量題目必備的要素:

 真實問題情境給學生作答空間(自己組織知識而非從有限選項中選取)

 

基隆市長興國小主題課程《海洋嘉年華》實作評量題範例一:海底生物多采多姿,王建民打棒球打累了,想去學潛水,看美麗的海底世界。

1. 請你為他介紹一種你最喜歡的海底生物-(                          )

2.牠的外型特徵是什麼?

3.  你知道牠的一些生活習慣嗎?(吃什麼?住哪裡?怎麼行動的?喜歡做什麼?)

4. 請你提供王建民愛護海底世界的好方法,請把你想到的方法寫出來或畫出來。

 

基隆市長興國小主題課程《海洋嘉年華》實作評量題範例二:  學校校慶要舉辦海底生物展,每個小朋友都要提供一隻海底生物,請你用以下的材料及工具,發揮創意,做出屬於你的海底生物。

素材:毛根、小膠帶、剪刀、牙籤、棉花、色紙、彩色筆、訂書機。

   分組練習以春天為主題設計紙筆測驗式的實作評量題。

到校服務

1010418宜蘭市巡迴服務

1010418宜蘭市巡迴服務,感謝光復國小行政團隊提供舒適的活動場地,及所有用心參與的老師。

 瑞珍課督的開場勉勵,期許大家好好「生活」。接著由明素老師傳遞課綱精神與案例分享。

 生活課程是什麼?透過小組合作一起腦力激盪。

 分享大家所討論出「生活課程」的樣貌。

 體驗活動–葉子像什麼?

 透過小組合作,將大家的葉子拼疊成為一幅畫,再以肢體表演方式呈現人體落葉畫。在體驗活動中看到大家的笑容,也希望老師們把這樣的笑容帶給孩子們。生活課程就是這麼歡樂、有意義的一門課!

 

想了解此次巡迴服務概況,請點選以下連結 :  101年度巡迴服務意見回饋表—宜蘭市.doc

 

增能研習

團員增能研習–捏陶創作

繼上回參訪陶隱工坊及聚賢陶坊後,這次安排捏陶的實作體驗活動,希望從這過程中,能讓大家在生活課程進行到陶土創作教學時,對於陶土捏塑的指導更有心得。

半立體的魚創作:

跟著陶藝大師徐校長一個步驟一個步驟開始進行魚的捏塑。首先以半圓形捏好魚的身體,加上尾巴,把尾巴墊高,產生些微彎曲的弧度,讓魚看起來生動些。接著,加上背鰭、胸鰭、腹鰭、尾鰭、魚的下巴、眼睛,整條魚的輪廓就大概出來了。最後,畫上魚身上的紋路、魚鱗,一條徐徐如生的魚就完成囉!

 

南瓜筆插:

兩小球的陶土先壓扁成兩片厚度約0.5公分圓形的陶土,再包覆成一個立體圓球狀,並刻劃出南瓜的紋路,加上蒂頭後,以大吸管尖頭的地方,慢慢旋轉往下鑽洞,實用的南瓜筆插立刻完成。

活動開始前,在校長室和徐校長閒話家常,了解徐校長在陶藝方面的創作,及其對學校、社區的學生、家長,在藝術教育推動的熱情。

用心的徐校長,慢慢的帶領大家創作,每個人都變成大師般,創作出獨特風格的可愛小魚兒和南瓜。

認真投入的夥伴們!

 

 

參與夥伴的意見回饋:

Œ透過實際親手做,感受特別深刻,覺得好玩又有成就感。

非常感謝,且對於陶土教學更有信心與了解。

Ž本以為很難,經過校長的講解和操作,其實並不難,做就對了!

捏陶、玩泥巴真的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也該讓孩子們體驗。

感謝徐校長的用心指導,受益良多。

‘第一次捏陶土,很新鮮很有趣。

’能夠藉此研習接觸到以前從沒玩過的陶土,我覺得很棒。

 

 

到校服務

1010328羅東鎮巡迴服務

 1010314生活課程羅東鎮巡迴服務

感謝地主羅東國小協辦此次生活課程巡迴服務工作,一起來看看參與老師的回饋:

 

一、輔導員分享的生活課程設計值得學習。

 

二、最有收穫的是轉化課程,會更多的嘗試,努力讓課程以“學生”為主。

 

三、感謝與佩服輔導員的用心,我會加油!

 

四、生活以孩子的生活經驗為主體,引導孩子觀察、體驗,擴展認知領域、樂於學習。

 

五、明素老師的分享很實用,以兒童為主體的教學很棒。希望以後有機會聽到老師分享如何做到兼顧「以兒童為主體」與「課程綱要」。

 

六、建議將研習資料分享,做為日後參考。

 

七、課程設計與活動的規畫,從計畫與執行上有無修正的部分,看別人的記錄似乎完美,無從見到籌畫與修正的過程。

 

 

 

藝術與人文如何與生活課程主題教學完美結合?明素老師的「金橘飄香」案例或許是個不錯的參考借鏡。從孩子們戳金棗、將瓶子中的金棗努力搖晃的樣子,來設計身體律動的動作;再從孩子們的心得日記中,對於品嘗金棗的滋味,編創出屬於大家共同的金棗歌、數來寶,實在有趣極了!

 

不論是教科書轉化或是老師自編的素材,要成為一個有生命力、有意義的課程,我想老師可以關注的在於我們到底要透過這樣的內容素材,讓孩子學會什麼概念、什麼能力?可以作為學習素材的內容包羅萬象,但要讓學習素才能對孩子們產生意義,老師則扮演了很重要的關鍵。期待現場的老師們,都能一起為了未來的寶貝們努力,把課綱精神落實於生活課程中,培養出孩子們真正的能力。!

 

透過巡迴服務,很高興老師們對於生活課程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有所收穫。

此次巡迴服務相關簡報資料及金橘飄香教學案例,都已存放在在部落格的資料夾中,歡迎老師上網瀏覽,更深入了解作者的教學安排與檢討省思記錄。日後,輔導小組亦安排許多關於生活課程精進教學的增能研習課程,迎老師們多多參與。

 

 

 

到校服務

1010314頭城鎮巡迴服務

 

1010314生活課程頭城鎮巡迴服務

感謝地主頭城國小協辦此次生活課程巡迴服務工作,也很感謝輔導團秘書及竹安國小校長全程參與今日活動,給予指導與鼓勵。

參與老師的回饋:

一、將微調的課綱結合案例來傳達很清晰,謝謝!

二、感謝輔導小組,啟發我在教學方面的創造思考,今天收穫很多。

三、謝謝讓我們輕鬆愉快學習。

四、透過輔導員的經驗分享,提供不同的思考面向,從孩子為主體,以孩子的經驗出發,將課程轉化成具有生命力的內涵,注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五、明素老師自編「金棗歌」和「數來寶」很棒! 惠美老師帶動了活潑的氣氛,用肢體表現圖像,好玩!

透過巡迴服務,把生活課程的美好、願景和老師們分享。回到教學現場,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實踐,把這份感動傳遞給孩子們。

 

 

 

 

增能研習

1010309教出大能力工作坊–《下雨天》 同課異教

同樣以《下雨天》做為教學素材,四位不同的老師在不同的學校和不同的學生,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不管是玉程老師的下雨天好玩、蕙萍老師的看見下雨天、玲琲老師的雨天之蝸牛奇遇記或是著重佩玲老師藝文表現的「雨」我有約等主題課程,共同不變的是老師關注的都是透過下雨天這樣的教學素材,老師要帶給孩子何種能力。如果老師對生活課程也都能這樣來思考,孩子們的學習將更豐富、更有意義。

感謝今日前來分享的講師—基隆市深美國小董蕙萍老師及基隆市長興國小王玉程老師。

基隆市四位生活課程輔導員,透過對話激盪出許多不同的思維、看到同儕間專業的亮點。

在教學現場的老師們,不妨找些志同道合的好夥伴,彼此鼓勵、交流心得,一起向上提升啦!

從教學紀錄中,可以看見孩子的成長並省思自己的教學,自己也會更成長。因此,工作坊的夥伴們,大家一起努力累積自己的教學故事,加油~

研習過程中,除了講師精闢的分享內容外,最可貴的就是參與的老師們在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換智慧。

感謝范秘書特地前來為工作坊的夥伴加油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