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能研習

101-10-12創意生活輕鬆教(一)—開啟兒童音樂智能

101年度生活課程輔導小組特別針對藝文及自然相關素材融入生活課程,安排三場增能研習課程。第一場邀請到音樂精靈工作室藝術總監黃麗卿老師前來分享,黃老師在音樂教學方面經驗相當豐富,期待透過專家的角度切入生活課程,啟發教師多元思考,提升教師生活課程教學之專業知能。

看著黃老師提著大包小包來到研習教室,裡頭裝滿了當日研習會使用到的器材,真讓人佩服黃老師的用心。

一、破冰—透過兒歌、律動、舞蹈來體驗樂句的變換並認識彼此。

二、搖搖杯—透過簡易樂器製作,探索聲音、玩節奏。

三、手套偶—快樂小魚兒的表現。

四、風的想像活動—彩虹汽球飛飛飛,利用絲巾、氣球的特性,表現風的輕柔。

五、透過絲巾進行樂句的對話。

六、利用簡易棒子進行節奏模仿、節奏即興、節奏接龍。

七、利用影子概念玩各種影子遊戲。

八、對話交流探討聽覺藝術媒材融入生活課程的方式。

黃老師提供了許多創意媒材與音樂的結合,包含絲巾、氣球、竹棒、簡易樂器製作、投影遊戲等,只要發揮創意處處可玩音樂。在生活課程的主題教學中,適時融入音樂素材,開啟兒童美感經驗、激發孩子對藝術的興趣,還有賴各位老師們的努力耕耘啦!

增能研習

教出大能力工作坊最終場–實作案例分享

       101年度宜蘭縣國教輔導團生活課程輔導小組帶領教師專業成長的重點工作首推﹝教出大能力工作坊﹞,此次工作坊從二月開始展開到六月結束,歷時一整個學期。參與的夥伴除了輔導小組情義相挺的成員外,還有滿懷熱情的老師們,令人感動。

         在專家學者的引領下,大家一起研討生活課程課綱精神、優良主題教學案例、多元評量實施內涵及規畫生活課程主題教學等等。除了所規畫的一系列增能研習課程,在增能課程結束後,參與的夥伴們更利用額外時間進行課程研發與教學實踐,並將教學歷程與省思做完整之記錄,相當難能可貴。此次工作坊總計產出的八個主題案例,內容相當多元。在老師們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為孩子們的能力成長感到高興;也為老師們的教學專業的提升感到讚嘆。夥伴們教學實踐的熱忱,更是此次工作坊最令人感動之處。期待透過工作坊夥伴們的教學實踐來引動學校教師對於生活課程的熱情,每一位生活課程的老師,都能發展出屬於自己和兒童精彩的生活課程教學故事。

 

秦葆琦教授給予此次發表的實作案例指導與回饋。

 光復國小強怡芬老師發表《民族樂小種子》案例。利用學校國樂資源,讓音樂種子在二年級學生中萌芽,引起學生關心、探索國樂的興趣。

光復國小劉振倫老師、何佩珊老師合作《美麗的泡泡》案例,從案例中看見老師以學生為主,著重學生的發現、透過真實情境探究、問題意識引導學生思考

頭城國小吳靜芳老師、魏婉茹老師、王美虹老師的《下雨了》案例,孩子們雨中探索的經驗相信會是他們美好的童年回憶。

三民國小陳綺娟老師的主題案例《水》,探索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水,引發珍惜水資源的情操。

碧候國小林瑩柔老師、蓬萊國小林子淳老師合作《pyahaw我家的故事》,看見原住民孩子真實的家庭生活故事。優秀的瑩柔老師在今年暑假已榮調回到離家近一點的嘉義縣服務,嘉義的孩子有福啦!

光復國小王柏蓉老師、郭倩如老師、朱玉英老師以教科書《大樹小花朋友多》做轉化,從校園探索開始,各自發展出猜猜我是誰、小動物放大鏡、小小花農等三個主題課程,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出學生能力。

岳明國小吳慧娟老師發展的《春天組曲》案例,從中看見多元評量實施的豐富性。

宜蘭國小的陳惠美老師及四結國小的吳明素老師,兩人協同教學產出《樂活腳踏車》案例,從孩子們日常的大玩具腳踏車做為探索對象,引發孩子們觀察、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生活課程輔導小組召集人光復國小吳志堅校長及副召集人三民國小徐博正校長給予此次工作坊參與夥伴們勉勵,期許大家在教學路上永保熱情,持續成長。

增能研習

教出大能力工作坊第四場–述說一個教案的誕生

教出大能力工作坊第四場邀請到明素老師分享規畫課程時的考量面向及多年來發展案例的心路歷程。

 

生活課程教學活動設計的三大基柱:

以兒童為主體、培養兒童的生活能力、拓展兒童對事務多面向的意義。

 

案例產出主題概念活動,決定教學主題後的思考方向:我為什麼要上這個課程?這個課程到底要培養孩子什麼能力?

 

靜芳老師分享其教學案例實施之概況與遭遇的問題。

聆聽靜芳老師《下雨天》的教學故事,腦海裡彷彿出現一幕幕上課的精彩花絮,心裡有一陣感動,感動老師的付出、學生的成長。

在下雨天的主題中,看到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安排,老師透過問題引導下,與學生討論出共識,在討論過程中培養解決問題能力,並實踐。老師在課堂中成功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雨天中盪鞦韆新經驗。孩子們穿著雨衣上著國語課,等待下雨的心情,很有趣。相信孩子們也能發覺等待的結果是甜美的。

明素老師則建議在教學活動與活動的鋪陳,可以善用墊腳石問題引出學習活動,能讓教學脈絡更清楚。例如:雨聲的創作活動,可在雨天體驗後除了讓學生發表各種感官體驗後的感受,除了描述看到的、發現到的外,還可以讓學生留意聽到的聲音,如:打到屋頂上、樹梢上、雨傘上的聲音,再來安排雨聲創作活動。繪本融入課程時,也是同樣可以思考如何帶進脈絡中。

 

這陣子工作坊的夥伴們為了案例規畫、教學實踐、教學省思都付出很多心力,大家辛苦啦! 但相信大家的努力會是值得的。期待6/8大家教學實踐的分享!


 

增能研習

生活課程的能力評量

 教出大能力工作坊,第三場邀請台北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的吳璧純教授前來分享「生活課程的能力評量」。

節錄當日璧純教授講授之重點,和大家分享:

生活課程的評量目的為何?老師們要思考的是能否透過評量活動

  幫助學生發展能力、幫助學生更樂於學習、幫助老師調整教學

生活課程評量的特性:歷程評量、多元評量、能力(發展)評量

assessment for learning(促進學習的評量) 的成分 多於 assessment of learning(學習結果的評量)

●生活課程評量的種類:
 1.學生現有能力的偵測(形成性)

 2.教學所引發的能力發展(形成性)

 3.教學所引發的能力改變(形成性、總結性)

 打成績與評量之間的關係面對家長的關切

 1.形成性評量只能打進步成績與態度成績(佔總成績的一定比例)

 2.總結性評量才打能力表現成績

 3.基準分數不是從零分開始

 4.學期成績=進步成績+態度成績+能力表現成績

總結性評量的方式:檔案評量(學生可選擇代表自己的表現來打分數)作品、紙筆實作評量

何謂「實作評量」 (performance assessment)

 1.也稱做「真實性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

 2.只要是以觀察和專業判斷來評量學生學習成就的評量方式,都可以稱為實作評量(Stiggins, 1987),其型式非常的多元化,例如建構反應題、書面報告、作文、演說、操作、實驗、資料蒐集、作品展示等都是,卷宗評量也是實作評量的一種型式。

 

實作評量的特徵(Herman, Aschbacher, & Winters, 1990

 1.要求學生執行或製作一些需要高層思考或問題解決技能的事或物

 2.評量的作業(tasks )是具有意義性、挑戰性且與教學活動相結合

3.評量的作業能與真實生活產生關聯;歷程(process )和作品(product )通常是評量的重點

4.表現的規準criteria )和標準standards) 要事先確定

   關於表現規準說明如下:

1:合作能力的表現規準第一級:爭吵不合作;第二級:爭吵後會討論;第三級:爭吵後能討論出解決方法;第四級:能合作愉快完成任務。

2:陳述相關概念規準第一級:答非所問;第二級:敘述清楚,但觀念不正確;第三級:續數雖不太清楚,但觀念尚正確;第四級:敘述清楚,觀念正確。

   (※不同等級,給予不同分數)

 

實作評量才有辦法評量到知識與表現歷程(知識+表現歷程=能力)

 

紙筆測驗式的實作評量題目必備的要素:

 真實問題情境給學生作答空間(自己組織知識而非從有限選項中選取)

 

基隆市長興國小主題課程《海洋嘉年華》實作評量題範例一:海底生物多采多姿,王建民打棒球打累了,想去學潛水,看美麗的海底世界。

1. 請你為他介紹一種你最喜歡的海底生物-(                          )

2.牠的外型特徵是什麼?

3.  你知道牠的一些生活習慣嗎?(吃什麼?住哪裡?怎麼行動的?喜歡做什麼?)

4. 請你提供王建民愛護海底世界的好方法,請把你想到的方法寫出來或畫出來。

 

基隆市長興國小主題課程《海洋嘉年華》實作評量題範例二:  學校校慶要舉辦海底生物展,每個小朋友都要提供一隻海底生物,請你用以下的材料及工具,發揮創意,做出屬於你的海底生物。

素材:毛根、小膠帶、剪刀、牙籤、棉花、色紙、彩色筆、訂書機。

   分組練習以春天為主題設計紙筆測驗式的實作評量題。

增能研習

團員增能研習–捏陶創作

繼上回參訪陶隱工坊及聚賢陶坊後,這次安排捏陶的實作體驗活動,希望從這過程中,能讓大家在生活課程進行到陶土創作教學時,對於陶土捏塑的指導更有心得。

半立體的魚創作:

跟著陶藝大師徐校長一個步驟一個步驟開始進行魚的捏塑。首先以半圓形捏好魚的身體,加上尾巴,把尾巴墊高,產生些微彎曲的弧度,讓魚看起來生動些。接著,加上背鰭、胸鰭、腹鰭、尾鰭、魚的下巴、眼睛,整條魚的輪廓就大概出來了。最後,畫上魚身上的紋路、魚鱗,一條徐徐如生的魚就完成囉!

 

南瓜筆插:

兩小球的陶土先壓扁成兩片厚度約0.5公分圓形的陶土,再包覆成一個立體圓球狀,並刻劃出南瓜的紋路,加上蒂頭後,以大吸管尖頭的地方,慢慢旋轉往下鑽洞,實用的南瓜筆插立刻完成。

活動開始前,在校長室和徐校長閒話家常,了解徐校長在陶藝方面的創作,及其對學校、社區的學生、家長,在藝術教育推動的熱情。

用心的徐校長,慢慢的帶領大家創作,每個人都變成大師般,創作出獨特風格的可愛小魚兒和南瓜。

認真投入的夥伴們!

 

 

參與夥伴的意見回饋:

Œ透過實際親手做,感受特別深刻,覺得好玩又有成就感。

非常感謝,且對於陶土教學更有信心與了解。

Ž本以為很難,經過校長的講解和操作,其實並不難,做就對了!

捏陶、玩泥巴真的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也該讓孩子們體驗。

感謝徐校長的用心指導,受益良多。

‘第一次捏陶土,很新鮮很有趣。

’能夠藉此研習接觸到以前從沒玩過的陶土,我覺得很棒。

 

 

增能研習

1010309教出大能力工作坊–《下雨天》 同課異教

同樣以《下雨天》做為教學素材,四位不同的老師在不同的學校和不同的學生,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不管是玉程老師的下雨天好玩、蕙萍老師的看見下雨天、玲琲老師的雨天之蝸牛奇遇記或是著重佩玲老師藝文表現的「雨」我有約等主題課程,共同不變的是老師關注的都是透過下雨天這樣的教學素材,老師要帶給孩子何種能力。如果老師對生活課程也都能這樣來思考,孩子們的學習將更豐富、更有意義。

感謝今日前來分享的講師—基隆市深美國小董蕙萍老師及基隆市長興國小王玉程老師。

基隆市四位生活課程輔導員,透過對話激盪出許多不同的思維、看到同儕間專業的亮點。

在教學現場的老師們,不妨找些志同道合的好夥伴,彼此鼓勵、交流心得,一起向上提升啦!

從教學紀錄中,可以看見孩子的成長並省思自己的教學,自己也會更成長。因此,工作坊的夥伴們,大家一起努力累積自己的教學故事,加油~

研習過程中,除了講師精闢的分享內容外,最可貴的就是參與的老師們在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換智慧。

感謝范秘書特地前來為工作坊的夥伴加油打氣。

 

增能研習

1010118團員增能參訪

 寒假的第一天,生活課程輔導小組進行了一場知性之旅—參訪陶隱工坊及聚賢陶坊。

陶隱工坊的負責人陳建華先生、吳玉嬋女士,將對宜蘭故鄉的情感,還有自己人生故事融入在陶藝創作之中。

早期擔任服裝設計師、水泥工的歷練,讓陳建華先生可以用「土水師」的力、裁縫師的細膩手法,與生俱來的藝術家美感,創作出許多令人讚嘆的藝術作品。

展覽館內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創作品,除了欣賞陶藝之美,每一件藝術品背後都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聽著他們解說的同時,腦海裡也出現了女主人小時候生長環境的漁村景象,還有男主人最初做為服裝設計師的夢想。

來到這裡除了除了欣賞藝術品,也可以DIY自己創造屬於自己的作品喔。

工作室內羅東高中的學生們,正在創作陶板設計,完成後要布置在學校裡呢!

藏身在員山鄉大湖國小後方的聚賢陶坊,彷彿世外桃源。

一樓的展示空間,陳列著許多作品,環境優雅舒適。

 

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可以聽到陶藝創作甘苦談,聚賢陶坊負責人陳家賢先生轉型將陶藝創作品與生活做結合,增加了實用性的陶藝品更受普羅大眾青睞,才能在藝術創作這條路繼續走下去。

寬敞的工作室,練土機、電燒窯、瓦斯窯等各種設備一應具全,也有DIY的體驗課程可以進行。

釉藥的使用也是陶藝創作中的一門學問。陳先生也製做木製家具,裁切後剩餘的木頭物盡其用,將其燒成灰後,可與胚土調和成為釉藥,稱為灰釉。由於樹木灰燼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而不同品種、不同生長地區的木材所製造出來的釉藥,經過高溫窯燒後,呈現出各式的色澤變化。上噸的木材僅能燒出數斤的灰釉,加上灰釉製作的失敗率遠遠高於化學釉料,因此成功出窯的灰釉作品漸漸珍貴難得。

陳先生除了陶藝創作,也本著回饋鄉里的精神,在母校大湖國小、員山國中等學校教授陶藝,真是孩子們的福氣。

 

 

 

陶隱工坊(入館需門票100元,可抵館內消費)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1470205

電話:03-9898321 0937523596

 

 

聚賢陶坊 http://039229361.emmm.tw/

地址:宜蘭縣員山鄉湖東村蜊埤路4515

電話:03-9229361 0958294171

 

 

增能研習

1001209召集人研習(二)–教學轉化優良案例分享

連續兩周的周五下午舉辦本學期的生活課程召集人研習,真是辛苦參與的低年級老師們了!

 

此次研習課程由秦葆琦教授先帶領大家對於生活課程的精神與特色、生活課程召集人的使命有深入了解;再由今年生活課程教學轉化活動設計甄選比賽獲獎的老師(岳明國小蔡孟耘老師  & 光復國小劉振倫老師)分享優良教學轉化案例;最後安排秦葆琦教授對此兩份教學案例做整體評析。希望透過實務的教學經驗分享,提升老師們生活課程教學專業知能,掌握轉化教學的重點,並從中學習並重新省思自己的教學。生活課程輔導小組也已將今年度教學轉化優良案例上傳至宜蘭縣國教輔導團生活課程輔導小組部落格中,提供老師作為教學參考。

想進一步了解100年度生活課程教學轉化優良案例,可按下方連結相關檔案:

生活課程轉化教學活動設計—班親會我來上菜 岳明蔡孟耘老師.doc

班親會我來上菜.pdf

 

生活課程教學轉化活動設計 —校園大發現 光復劉振倫老師.doc

校園大發現.ppt

 

葆琦教授以生活課程為例,說明如何做個稱職的召集人。

孟耘老師分享《班親會我來上菜》教學案例。

振倫老師分享《校園大發現》教學案例。

葆琦教授針對發表案例做整例評析,給予教學者具體鼓勵與建議,做為大家往後的教學參考。

 

 

 

「優秀的老師是充滿教學熱情的」—這句話可以在孟耘老師和振倫老師身上得到印證,兩位老師精彩的教學故事,感動了不少參與的老師,一起來看看老師們的回饋意見吧~

 

 

參與此次研習的心得(印象最深刻或最有趣?上課後的收穫?)

※課程轉化並不困難,花一點點時間,可以讓孩子學得更快樂。

good!

※老師分享教學成果過程。

※生活課程的轉化其實不難,可以多嘗試。

※確認「以孩子為主體」的教學是對的。

※生活課程以學生為主體,和學生實際生活結合。

※藉由其他老師的教學歷程可以重新檢視及檢討自己的教學。

※老師分享教案時,對於流程的介紹。若有機會,會想自己試作一次今天學到的教案。

※不虛此行!

※學習到實務的教學經驗。

※觀摩學習。

※教學轉化案例分享很實際,原來課程也可以如此玩,跳脫一些制式的流程,給自己一個多面的思維。

※為孩子搭建鷹架,讓他們能順利從經驗中有所成長,而非告訴他答案,有時候〝忍住〞真的很重要。

※校園大發現在活動中探索、體驗、省思,讓學生快樂的學習。

※班親會我來上菜能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

※翻轉很徹底蔡老師的班親會上菜規畫很細緻與彈性,執行很堅守原則,值得分享。

※本來是在班網看到相片,聽了老師的說法,更了解其動機,過程很有趣!可以做為自

  己的教學上參考。

※老師分享教學經驗,給孩子實際生活能力、解決生活問題,並促進親師生情感,活動完整。能給自己省思:「自己帶的教學活動有哪些需要改善?」

※班親會我來上菜是一個不錯的教學活動,下次班親會或許可以借鏡。

  ※小朋友自行完成一件事,放手讓孩子去做。

※生活課程轉化教學活動分享~班親會我來上菜,透過老師的活動規劃,孩子們也可以完成平時被認為不可能的事情。

※蔡老師的分享真的很棒,能多方思考給孩子的生活能力,又能展現成果,值得我學習,謝謝!

 

 

增能研習

1001202召集人研習–開啟兒童美感覺知

1001202()的生活課程召集人研習開啟兒童美感覺知研習,感謝長官的支持,還有生活課程的老師們熱烈的參與,活動圓滿順利完成。

 

有那麼多認真的低年級老師為了提升專業素養前來參與研習,這些老師班上的孩子很幸福呢!

 

 課程開始之前,每個人都得先拿一張畫單,畫出畫單上的指示,例:房子、樹、草、花、人

、蝴蝶、山、腳踏車。為什麼要畫這張畫呢?是不是要考考大家的美術底子?還是要做心理測驗呢?其實都不是啦!重點在於蘇荷兒美美術館針對這張畫單做分析,發現到不管小孩還是大人,對於繪畫都存在著刻板的印象,畫著尖屋頂加煙囪的房子、長蘋果的樹、五瓣花等,而對於某些不常畫或沒有深入觀察的物品,例如:腳踏車,則畫不太出來它的樣貌。因此,若能啟發視覺感官能力,相信呈現的樣貌一定更多元,創意更無窮。

 

 高手在這裡博正校長隨手一揮,美麗的一幅畫就出現了。

                                                 我無法定義美,但美出現在眼前,我立刻就知道~Aron speling

 

在專家的帶領下,提升了大家的美學素養。

   《葉子刮畫》實作體驗課程

            大自然是最偉大的美學導師。

            仔細觀察葉子,你可以發現不同形狀、顏色、質感,各具不同的美。

《葉子刮畫》創作示範

 

1. 找出5-7支一樣色調的蠟筆畫出葉子

2. 圖畫紙下墊報紙,可像彈簧床一樣的效果,蠟筆塗上後,容易推開。

3. 葉子的形狀可圓、可長,掌握基本形狀即可,不需打稿。

4. 葉子也可重疊畫,不過重疊對於兒童而言較難畫。重疊的葉子的形狀、顏色可以差異較大,重疊在前面,較容易呈現。

5. 蠟筆畫有一定厚度,再用竹筷刮出葉脈紋理。

6. 最後以粉彩筆打底,可考慮亮度高或補色的顏色彩繪,再用手推開,有類似煙燻妝的效果。

7. 粉彩易沾染,可噴上素描的保護噴漆。

 

 

實作體驗時間認真的老師女的美、男的帥。

 

在老師細心指導下,大家都完成獨一無二的曠世巨作!

看看參與老師們的回饋—

 

  參與此次研習的心得(印象最深刻或最有趣?上課後的收穫?):

※改變對美的觀感。    ※終於知道如何使用蠟筆及粉彩筆。  ※關於美感及色彩收穫良多。

※很有意思,可讓低年級孩子體驗畫圖的樂趣。  ※親自體驗感受很深刻※謝謝講師開啟我的美感覺知。

   ※美學要素的形狀、顏色、質感的表現方式及各種媒材的表現效果。在環境中發現美、培養美感。

   ※提升教師的美感。  ※對於美感有進一步的認識、色彩的運用、實作刮畫。

  ※老師本身專業非常重要,如能多一點實際課程的指導分享,會更具體※美的欣賞。

  ※如何引導學生〝畫畫〞。  ※美學的定義。  ※同樣的教法可隨即應用在課堂上。

  ※色系、色調、質感。  ※收穫良多※收穫多※很有趣的玩法,回去可以馬上試試。

 給主辦單位的建議:

    ※謝謝!   ※辛苦了※很用心,讚※辛苦了謝謝※謝謝主辦單位,您辛苦了!   ※續辦。

     ※凡有教生活課程的老師都可參加此次研習,不限於召集人。  ※教師美學指導。 ※謝謝辦理

     ※講師講解示範物品等,可先備實物投影,更清楚。   ※類似的研習可以多多益善。

     ※老師本身專業非常重要,如能多一點實際課程的指導分享,會更具體。 

     ※同類型的研習可重覆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