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教育事業與藝文活動

 


     
宜蘭地區的文教事業,萌芽於西班牙、荷蘭的傳教工作,至清代噶瑪蘭廳治時期,在官方的大力倡導,及地方上碩儒、鄉紳的積極鼓吹下,由仰山書院、文宗社等文教團體帶動了讀書風氣,隨後,各寺廟、家祠相繼設入教化民眾的行列。
     
蘭陽文風從此蒸蒸日上,文化水準日益提高,傳得「海濱鄒魯」美名。
     
噶瑪蘭廳改制為宜蘭縣後,縣儒學因運而生,從此宜蘭人進學者更多,累計至清末割台,宜蘭人金榜題名者多達一百六十多位;更難得的是出了一位進士,十三位文舉人,無怪乎欽差大臣沈葆楨讚譽:「淡蘭文風為全台之冠!」



    清代對噶瑪蘭族人的教化工作,也很重視,噶瑪蘭人考取生員也有五位。此外,加拿大籍牧師馬偕於光緒年間,深入噶瑪蘭人聚落,從事佈道與醫療工作,嘉惠噶瑪蘭人亦功不可沒。
清廷對泰雅人的教育工作,也曾略盡心力。1874(光緒元)年,叭哩沙喃(今三星)撫墾局浮州堡頂破布烏庄,草創學校,招募學童,雖採「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但仍未能抓住一心回到山林的童心,不久即因逃學者太多,學校教育自然沒落中輟。

      
甲午戰後,日本以武力佔據台灣,在殖民政策下,以推行「國語教育」、「改良習俗」為名,在各地積極推展初等教育和社會教育。蘭地共有公學校三十二所、日
語普及會四十二所及宜蘭「同風會」等教育團體,負責教化工作,另有專為山地村落設置的教育處所若干。至於中等教育則僅有宜蘭農林學校、蘭陽女中、宜蘭中學
及羅東農業實踐女子學校等四所。


●(上圖)日治時期的洲立宜蘭農林學校,
即今之國立宜蘭農工專科學校。
  公學校初設時,為了籠絡民心,台胞可研習漢
文,至中日戰爭爆發,下令廢止漢文科,漢文書房、書塾也迫廢止。在這個時期,宜蘭各地詩社崛起,成為民眾秘密研習漢文的重要場所。各民間戲曲劇團也蓬勃發
展,發揮社會教化功能,漢文化終能獲得延續,對日後蘭陽地區的文學及藝術發展影響也很大。


●(上圖)日治時期的台北州立宜蘭國中學
(宜蘭高中)學生在校門口留影。

 

     台灣光復後,在縣政府積極努力下,教育普及,被省教育廳指定為率先實施「九年國教」及試辦「國民中學畢業生自願就學高級中等學校」方案的實驗區之一。

除學校教育外,社會教育也蓬勃展開,如:宜蘭縣立文化中心設置後,成立蘭陽文
 
教基金會、台灣戲劇館、宜蘭縣史館與蘭陽國樂團、蘭陽兒童劇團、蘭陽戲劇團、蘭陽兒童合唱團等等;年年舉辦各種藝文活動,提昇文化素質;又如闢建宜蘭、羅東二處運動公園及冬山河親水公園,推行全民運動,倡導休閒風氣。各鄉鎮普設圖書館、社區活動中心,期使文化紮根,促進蘭陽文教事業的發展。

 


     在清代有陳淑均的「噶瑪蘭廳志」、柯培元的「噶瑪蘭志略」,號稱「蘭史雙璧」。日治時代則有「宜蘭廳志一斑」。光復後,1953(民國42)年,開始編纂「宜蘭縣志」,費時七年終告完成。1992(民國81)年,宜蘭縣政府又委託數十位學者,結合地方人士,著手編撰「宜蘭縣史系列」;這些都是探討宜蘭歷史的基本書籍。

 


      宜蘭縣文風鼎盛,早在清朝嘉慶年間,即有開蘭知府楊廷理創建仰山書院,培育蘭陽學子,使蘭陽文風大振。其後更有一百餘位好學人士,組織仰山社,定期集會,以文會友,對文化的提昇,自有其不可磨的貢獻。總括來說,有清一代在宜蘭留下詩文的名家,有蕭竹友、楊廷理、姚瑩、烏竹芳、柯培元、陳淑均、董正官、李望洋、楊士芳、李逢時等多人。

 

      日治時期,仰山書院被迫中止活動。1927年(民國16)年,頭城仕紳盧纘祥等十八人,取古時「十八學士登瀛洲」之義,創設「登瀛吟社」。宜蘭市仕紳
受其影響,亦成立「仰山吟社」。兩社於是輪月舉辦聯吟大會,一時詩文流風遍及全縣,蘇澳的「清聲吟社」、羅東的「東明吟社」也相繼成立。後來四社合併,成
立「蘭陽聯合詩會」,共推陳進東為第一任會長,經常擊缽聯吟,留下不少詩作傳世,以迄於今。
 ●創建於一八一二年的仰山書院舊照



        台灣光復以後,新文藝創作風氣漸漸興盛;文學新體裁現代詩取代了傳統詩;小說、散文等也均以現代白語法創作;兒童文學、兒童詩等亦蓬勃發展。使得蘭陽藝文風氣,大有風起雲湧之概。縣內人才輩出,作品豐富,不少作家相繼獲得全國性的文藝創作大獎,卓然有成的大家更不勝枚舉,足見蘭陽文風一脈相傳,至成猶盛。

 
      本縣民眾愛好音律,早期盛行傳統國樂、民俗曲藝,日治時代始傳入西洋音樂。而傳遍寶島的宜蘭民謠如「丟丟銅」、「烏貢貢」是最具鄉土色彩的民間音樂,傳唱至今,益見其魅力。

 

  宜蘭縣的先住民族能歌善舞,噶瑪蘭人的除瘟祭,泰雅人的口琴舞,集合音樂與舞蹈之美,可惜現已瀕臨失傳。

由義大利籍神父秘克琳手創的蘭陽舞蹈團,融合了中華民族傳統舞蹈、與西洋芭蕾舞藝,經常出國演出,曾多次獲獎,使蘭陽舞蹈盛名傳播於世界各地,為一支不可多得的舞蹈文化小天使。
 ●蜚聲國際的蘭陽舞蹈團與天主教教宗合影

 

   在書法界,以頭城康灩泉兼工八體,最享盛名。康曾組織「八六書法社」,是培育書法人才的先驅,功不可沒。又有江心慈者,曾任台灣總督府書道官,擅長楷書、行書及草書,著有字帖範本。
本縣畫家頗多,清代有滄海、阿椪及陳朝玉,擅長人物、花鳥。民國以來,更有水彩畫家藍蔭鼎,馳名世界。此外,縣內的美術社團也頗活躍,造就了不少美術人才,在藝術界嶄露頭角。

  
 ●康灩泉先生的書法真跡。 ●康灩泉留影於其書寫之「草嶺碑林」石碑之前。

 
  在雕塑方面,宜蘭市昭應宮的斗拱木雕,已被列為國寶,頭城慶元宮門堵、柱子的石雕,也頗可觀。陳朝玉的花鳥、陳銀生的人物,維妙維肖,早已膾炙人口。民國以來,本縣既有名揚國際的雕塑家,也有聲名遠播專佛像的民俗雕塑業。

 
 ●藍蔭鼎水彩畫作豐年秋收 ●位於宜蘭市區的孔廟全景

 

           清代的宜蘭城,曾是縣內最宏偉的建築物,也是台灣最呈圓形的城池。另有1878(光緒4)年落成的孔子廟大成殿,被台灣建築界譽為線條最美的建築典
範。宜蘭市的林氏家廟、葉宜興宅、頂埔的林朝宗宅,格局完整,皆是傳統建築的代表。宜蘭市中山公園內的獻馘碑,造型獨特,典雅莊嚴;頭城鎮盧纘祥宅,出自
名建築師宋祖平之手;頭城及二結穀倉,則為稻米文化的歷史紀念物;這些都是日治時代遺留給我們的珍貴資產。新近完成的冬山河親水公園、羅東運動公園,更集
合了造景、運動、遊憩於一處,具有國際水準。

 
●傳統歌仔戲表演●民間野台戲演出前的粉妝

 

   一、你的祖父母或曾祖父母受過日本教育嗎?請他們談談日本式教育與今日教育方式有何不同。

   二、 在藝文界卓然有成的宜蘭人中,你曾欣賞過誰的作品?能夠簡介它的特色嗎?

 

  
歌仔戲是流傳於台灣民間的唯一本土戲曲。相傳由本縣員山鄉頭分村大樹公附近一名叫「歌仔助」(據說原名歐來助)所創。

「歌仔助」是一名農夫,自幼就喜好音律,每當農閒之餘,常玩弄樂器,自彈自唱,頗得鄰人讚賞。好事者勸他把歌謠變成戲劇加以表演,最初僅由一、二位同好穿
便服分扮男女演出。演出形式簡單,服飾、道具、身段、唱腔都不講究,動作、歌詞也是即興之作,但以盛行於漳州民間的「四句聯押」式錦歌曲調做基礎,加上採
茶曲、車鼓調,成為詞曲通俗的「本地歌仔」。「本地歌仔」起初表演地點大抵在廣場上、大樹下,搭個簡單的場子就地演出,一般人稱之為「落地掃」。後來因漸
受歡迎,
開始在節慶或迎神賽會時加入演出,表演場地也跟著由地面搬到草台。為了迎合觀眾的喜好,唱腔曲調、身段動作越來越趨復雜,融入「平劇」、「亂彈」、「車鼓」等表演方式,因而形成自由、活潑、具有草根性的民間本土戲曲。

     
日治後期,歌仔戲的演出因與「皇民化」運動相牴觸遭到禁止,但人們仍利用深夜偷偷躲在暗處觀賞演出,興趣不減當年。光復後,廣播電台、電影廠商、電視
公司爭相禮聘歌仔戲團加入演出,歌仔戲發展達到最高峰。近來,由於各種新潮娛樂興起,搶走歌仔戲風采,歌仔戲日趨式微。有感於歌仔戲的沒落,本縣在文建會
協助下設立台灣戲劇館,全力推動薪傳計劃,收集典藏歌仔戲文,並指定本縣宜蘭商職、吳沙國中成立社團,由老藝人培育新生代,宜蘭文化中心甚至還成立了蘭陽
戲劇團,以延續、發揚歌仔戲的生命。
 ●員山鄉頭分村的大樹公,已因雷擊
  
傾圮,相傳為歌仔戲發源地。
  
 ●員山鄉頭分村的大樹公,已因雷擊而傾圮,相
  
傳為歌仔戲發源地
 ●野台戲歌仔的演出
●全國第一個公立歌仔戲團-蘭陽戲劇團首演●位於縣立文化中心內的台灣戲劇館內部 陳列情形

 
     

北管,原是中國大陸北方語系的戲曲,流傳至台灣後,被稱為「北管」;因唱腔復雜被喻為「亂彈」;而台灣地區首先學習此藝的多半為民間良家子弟,所以又稱為「子弟戲」。
       清道光年間,琴師簡文登在宜蘭設館,並傳授樂技,由於使用樂器和主祀神明不同,分成「西皮」、「福祿」兩派。兩派對於唱腔、身段、樂曲都極講究,是一種高難度的表演藝術。日治時代受到日本政府的鼓勵,北管發展達到最高峰。目前,北管有日漸衰微的趨勢,但本縣仍是全台灣北管樂的大本營,愛好此道人士正極力挽救,並研擬發揚之道,其中羅東福蘭社曾於1989(民國78)年榮獲「民族藝術薪傳獎」,受到全國肯定。

  
 ●精緻的傀儡戲木偶 ●北管戲曲的演出

 

      
 傀儡戲是一種由人操絃拉偶的表演藝術,俗名「嘉禮」。原是閩南地區婚喪喜慶、酬神普渡、鎮邪祭煞時不可少的儀式,其表演形式繁多,而在台灣流傳者以懸絲傀儡為主,分為南、北二派。如今保有這項特殊技藝的地區分別是高雄、宜蘭。

高雄地區的傀儡戲以潮戲或白字戲仔調音樂伴奏,戲偶較小,動作靈活,多半在婚禮酬神、節慶廟會等場合演出,劇情簡短。宜蘭地區傀儡戲較精緻,以北管音
樂伴奏,戲偶較大,妝扮較考究,線索發弄較巧妙細膩,演出劇情較完整的亂彈劇目,多半在開廟、入厝或過火、呼魂等祭煞場合演出。

傀儡戲的演出大多在祭煞場合,顯然宗教上的意義大於娛樂性,而觀賞時忌諱頗多,所以戲迷較少。再加上日治時代曾遭到禁演的厄運,至今傀儡戲仍未能復
興。眼見這值得驕傲的特殊技藝,幾將絕跡,本縣台灣戲劇館為了保存此一精緻的傳統文化,特別蒐集、陳列有關傀儡的文物資料,供人們參觀研究。
 
 ●傀儡戲演出之一。
 
 ●傀儡戲演出之二。

 

一、
您觀賞過民間曲藝的表演嗎?最喜歡那一類型的活動呢?
二、 請參觀宜蘭縣立文化中心、台灣戲劇館了解地方戲曲的淵源與發展。並談談你的心得。
三、 您對於目前在婚喪喜慶或迎神賽會中不時出現的庸俗甚或淫晦的歌舞演出有何感想?

 

 

 
        歲時節俗慶典與宗教信仰,是全世界民族共通的精神生活現象,各種禁忌以及祭組、拜神或禮佛等「祈求賜福」的心靈活動,是世界各民族的通性,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我國是一個崇拜自然,敬天法祖,慎終追遠,注重孝道的民族,反映到日常生活上:一年之中,由年頭到年尾有許有的祭祀節俗;一里之內,由莊頭到田尾有形形色色的廟宇,蘭地人民承襲中原遺風,民俗信仰與宗教活動非常普遍。

  
 ●驅邪避惡的石敢當,通常置於要衢轉角處。 ●位於宜蘭市文昌宮神龕內的
     
文昌帝君、關聖君滿漢文牌位。
●位於頭城的慶元宮,是宜蘭地區最早創建的廟
   
宇(相傳建於嘉慶元年)。

 

        蘭地民間較重視的年節,多源自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其中以過年、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冬至最普遍,祭祀活動大致延續古俗,和全國各地差不多;地方色彩較濃的民俗活動有二龍村龍舟競渡慶端午和頭圍搶孤祭中元及蘇澳歡渡中秋佳節的盪鞦韆大賽。

 
      
目前除了大同、南澳兩鄉先住民大部份已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洋宗教外,蘭地人民多信奉佛教或道教,綜合看來,平均達到一村一寺廟,一月一大拜地步,各
寺廟主祀神祇大致有一般性的神明如:釋迦佛祖、觀音菩薩、福德正神、關聖帝君、玄天上帝、玉皇大帝、大眾爺、城隍爺、開臺聖王、三官大帝及石敢當等,還有
較具地方色彩的鄉土守護神如:天上聖母、開漳聖王、張法主公及三山國王等。

 
        本縣礁溪鄉二龍村的「扒『閩南語划的意思』龍船」,是本省最具特色與古趣的龍船賽。
       
二龍村上有淇武蘭與洲仔尾二庄,因執著於傳統龍船賽而得名,庄民都視其為年度大事。二庄的庄民各擁有比賽專用的龍船,平時放置「龍船厝」悉心維護;每
逢端午,才抬至稻埕,經集合庄民後,由年高德劭者帶領祭拜點睛,並選好吉日良辰後,抬舟下河,遊港一周,祭拜河神,始準備正式比賽。
       
依傳統,比賽時辰一定在午後,參賽隊伍也只有淇武蘭與洲仔尾二隊,不准外人及女子參賽。比賽方式極特殊,只敲鑼,不打鼓,划船姿勢全部站立,不設計時
員、裁判員、發令員;賽程不只一趟,往往事先約定,來個十趟或八趟,始罷休,因競賽激烈,所以庄民可輪流上陣。
       
比賽時,雙方依約上船,各就各位。一切就緒後,當一方船舵手對準好方向,立刻輕打船身三下,提醒隊友預備出發,船頭奪標手兼敲鑼手自認有獲勝把握後,
隨即敲鑼發令前進,否則按兵不動。若有一方不肯敲鑼,則先行出發的隊伍必須折回起點,待雙方自覺勢均力敵時再重新出發;出發後,在未越過裁判線前,任何一
方均可要求止船停賽,折返起點,重新再賽,若已越過裁判線,則須奮勇前衝,以求奪標獲勝。由於競爭激烈,船抵終點時,常難分軒輊,在沒有裁判員、計分員的
情況下,勝負全憑觀眾和隊員自行認定,二庄庄民往往自認已方才是勝利者。
       
這麼激烈的競賽,爭的是被庄民視為最神聖、吉利的「平安旗」及那輸人不輸陣的運動豪情而已。難怪,二龍村的扒龍船那麼引人入勝。

 
 ●礁溪鄉二龍村「扒龍船」盛況 ●頭城「搶孤」熱鬧、激烈之場面

 


「吃飯像搶孤」,這是糾正吃相不雅的常用語。在台灣,以「頭城搶孤」規模最大,也最神祕剌激。此一傳統民俗活動,源於漢人離鄉背井渡海來台,歷盡艱辛入蘭開墾,由於天災、疾疫及人禍的關係,命喪斯土,無人祭祀,魂無所歸的先民比比皆是,故在每年農曆俗稱鬼月的七月,舉辦普渡,而頭城是漢人入墾的第一個據點,於是擇定傳說要關鬼門關前的鬼月最後一晚,由頭城一帶八大庄的居民,集資辦理超渡法會,然後開始搶孤。

孤棚是由十二根孤柱、倒頭棚、十三座孤棧含旗竿組合而成,傳統材料為帆船桅桿、籐皮、木皮、竹子,孤柱表面則塗滿牛油;總高度至少在十層樓以上,極為壯觀。參加搶孤者每五人為一隊,每隊一根孤柱,只准攜帶繩索;待午夜子時,鑼聲響起,各隊即以疊羅漢方式,爭相攀爬,首先奪得旗竿上的「順風旗」者為優勝,過程驚險刺激,是地方盛事。

搶孤頗具人飢己飢、普施仁道的慈悲精神,又是一種富有挑戰性的運動競技,可惜自1949(民國38)年後,因搶孤容易發生意外而停辦了近半世紀。1991(民國80)年9月7日(農曆7月30日),宜蘭縣各界為紀念開蘭一九五周年而恢復舉辦,北台灣為之轟動,是晚到場觀眾達十萬人以上,盛況空前。

 
●「蘭陽樂舞出鄉關」台北演出盛況

 

 一、
您認為民俗活動具有何種意義?您覺得這是種迷信的行為嗎?
 二、
您曾看過二龍村的扒龍船嗎?您認為這種「輸人不輸陣」的競渡方法與其他
          地區的龍舟賽相比,何者較具趣味性與公平性?
三、
您看過「搶孤」嗎?請說出您對這個活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