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自然史教育館+化龍新村遊樂場

112.09.13自然史教育館+化龍新村遊樂場

自然史教育館的「世界的琥珀」展覽透過本土教育視角,介紹琥珀的起源與全球多樣性,並特別強調台灣地區的相關發現,讓學生了解自然資源與歷史的關聯。參觀展覽後,全校前往宜蘭市化龍新村遊戲場,透過互動遊戲深化對地質與生態知識的理解。這次行程結合室內外學習,不僅拓展了學生對全球與本土自然資源的認識,還增強了他們在實踐中學習的興趣。

113年宜蘭演藝廳故事導覽活動

113.05.22宜蘭演藝廳故事導覽活動

宜蘭演藝廳的故事導覽活動結合本土教育,透過國語與台語的雙語導覽,提升學員對在地文化與歷史的理解。活動以互動式的方式進行,學生不僅能聆聽生動的歷史故事,還能參與討論,深入了解宜蘭的表演藝術與文化發展。雙語教學強化學生對母語的親近感,並促進在地文化的傳承與保存,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體驗本土教育的深度與多樣性。

113年大里校區班級團拍+草嶺慶雲宮祈福

113.04.03大里校區班級團拍+草嶺慶雲宮祈福

大里校區的班級團拍活動與草嶺慶雲宮祈福之行,結合校園生活與傳統文化,成為班級凝聚力的重要象徵。在即將完工的校園前拍攝團體照,記錄學生們的青春時光,隨後前往草嶺慶雲宮進行祈福活動,祈求學業順利與平安健康。這次行程不僅讓學生在自然與文化的環境中放鬆心情,還增進了對本土信仰文化的理解,深化班級情誼與對未來的祝福。

113年高年級龜山島校外教學

113.04.26高年級龜山島校外教學

本校高年級校定課程中,每年龜山島均設定為校外教學地點,期望結合本土教育的理念,提供學生一個了解台灣自然與文化的寶貴機會。課程涵蓋火山地形、生態保育與漁業文化,讓學生親身體驗台灣海洋與島嶼生態的獨特性。透過實地探索龜山島的地質奇觀與豐富生態,學生能加深對本土自然環境的認識與尊重,並學習到環境保護與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培養對家鄉資源的珍惜與責任感。

 

113年蜜月灣~區域水域海洋體驗課程

113.09.25蜜月灣~區域水域海洋體驗課程

蜜月灣的區域水域海洋體驗課程以本土教育為出發點,透過在地海洋環境的探索,讓學生深入了解台灣沿岸生態與海洋保育的重要性。課程結合實地體驗與本土海洋知識,教授水上活動的安全技巧,並強調環境保護的責任。學生在體驗海洋的過程中,不僅學會如何與自然共存,更提升對台灣海洋資源的珍惜與保護意識,推動海洋環境永續發展。

113年大里消防分隊防災防震課程

113.09.25大里消防分隊防災防震課程

每年度大里消防分隊的防災防震課程體驗活動皆以本土教育為核心,結合台灣地震、火災頻繁的特性,設計出具針對性的防災知識與應變技巧。課程內容涵蓋防震避難、緊急應變與本地災害特有的風險評估,透過實地演練與在地案例分析,強化學生的防災意識與應變能力。課程中也讓學生實際體驗水柱噴灑、消防裝著裝及煙霧體驗,期望學生能從中學習各項防災常識。

113.03.27大里消防分隊防災防震課程

113年金車文教基金會守護山林課程

113.09.24 G5、G6參加金車文教基金會守護山林課程

金車文教基金會的守護山林課程,由楊錦秀老師主講,強調本土教育的重要性。楊老師運用自身對台灣山林生態的深入了解,帶領學生探索本地自然資源,結合文化與生態保育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台灣獨特的生態系統。課程不僅傳授環境知識,更強化對本土自然與文化的認同感,啟發學生在地行動,守護山林,推動台灣環境永續與本土文化傳承。

 

 

113年自然史教育館+羅東林場校外教學

113.09.11 自然史教育館+羅東林場校外教學

本校每學年初均安排自然史教育館參觀活動,期望透過展示台灣的生態與地質歷史,強調本土自然資源的多樣性與重要性,培養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另外羅東林場以結合台灣林業歷史與當地森林生態,提供戶外教學及文化體驗,讓人們在實際接觸自然的過程中,理解本土環境與產業的發展脈絡。這些場域共同致力於以本土教育為核心,推動環境永續與文化傳承的觀念。

113學年度推動臺灣母語日教學實施計畫

宜蘭縣頭城鎮大里國民小學 113學年度推動臺灣母語日教學實施計畫

 

壹、依據:

一、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推動台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計畫

貳、目的:

一、透過多元方式之推展,落實母語教學,提昇學生運用母語之能力,擴大鄉土教學內涵。

二、激發學生了解鄉土文化,培養熱愛鄉土之情操,進而關心鄉土、愛護鄉土、建設鄉土。

三、充份瞭解本土語文化的內涵,尊重各族群文化,促進族群融合,建立平安和諧的社會風氣。

參、目標:

一、學生家長能支持鄉土教學活動。

二、營造說母語環境,使學習融入生活中,讓學生樂於學習母語。 三、學生能多了解鄉土俚語、歌謠,能用母語說故事。

四、學生能用母語與家長及學校師生交談。

五、學生能主動關心鄉土及社區事物,充分的了解鄉土語言文化之美與內涵。

肆、實施對象:本校一至六年級學生及教職員工。

伍、實施原則:

一、生活化原則: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活動儘量力求自然而不突兀矯作。 二、正常化原則:以不影響正常教學的情況下,來進行母語的推廣。

三、趣味化原則:在教學及活動辦理上採生動活潑的方式,提昇學生熱愛說母語的興趣。  四、隨機化原則:採用隨機與融入教學,增進師生說母語的能力。

五、鼓勵化原則:鼓勵學生開口說母語,養成學生說母語的習慣。 六、統整化原則:統整現有課程,以發揮教學的最大效益。

七、多元化原則:兼顧不同族群語言的需求,培養多元融合的社會。

陸、實施時間:

每週三為母語日,按課程安排實施一般教學及融入教學。

柒、實施方式:

一、成立推動小組負責母語日推動事宜。

二、實施語言:因學區內閩南語的使用普遍,採閩南語教學。

三、母語日當天下課時間及日常生活對話、打招呼、接待訪客等,以國語及母語交替運用,  增加趣味及互相瞭解;朝會報告可以較活潑之母語方式呈現,以製造出學習母語的愉悅  情境。

四、母語日當天各班利用導師時間配合節慶(24 節氣俗諺)與節日(如:母親節)安排學生

上臺唸或說母語俗諺,進行母語趣味猜謎活動或以閩南語朗誦唐詩。 五、於整潔活動播放母語童謠,透過活潑生動的曲調學習口語念唱。

 

六、各領域教學採用隨機與融入教學,增進學生鄉土知識及說母語的能力。七、在教學中廊設置「鄉土教學專區」專欄,定期更換內容。

八、利用音樂課或鄉土語言課教唱閩南語歌謠。

九、利用親師座談及學校相關活動日時,鼓勵家長在家儘量使用母語與孩子互動。  十、鼓勵教師進修,增進母語推動知能。

 

捌、工作推展及分工:

實 施 項 目實      施      內      容負責單位備      註
一、行政推動1 擬訂母語日實施計畫。 

 

 

教輔處

2.成立推動執行小組及召開相關會議。。
3.向家長宣導說明,爭取社會資源支援
4.計畫執行管核。
二、情境佈置1.在教學中廊佈置「鄉土教學專區」教學組
2.各班教室配合母語教學進行情境布置。各班導師
三、教學活動1.一至六年級每週實施母語教學,其他領域則視情況隨機融入教學。 

教學組

2.訂每週三為母語日,當天上下課時間及日常生活對話、打招呼、接待訪客等,均以母語應對為原則。 

教輔處

3.母語日當天各班利用導師時間安排學生上臺唸或說母語俗諺,進行母語趣味猜謎活動或以閩南語朗誦唐詩。 

各班導師

4.於整潔活動時間播放母語童謠 ,透過活潑生動的曲調學習口語念唱。 

學務組

5.配合唱遊或藝文教學,教唱鄉土歌謠。教學組
6.觀賞母語影片或相關視聽教材。各班導師
四.專業成長1.利用週三下午教師進修時間,辦理校內鄉土教學進修研習,以充實教師母語教學知能。 

教輔處

 

2.鼓勵老師參加教育處、及各校舉辦的母語教學研習活動。 

教輔處

3.辦理校內教師母語教學觀摩會,以收觀摩學習之效。教輔處
4.鼓勵任課教師自行設計母語教學教材或補充教材,進行相關之研究。 

教學組

5.設置母語及鄉土教學專櫃,提供教師教學之參考。圖書股

玖、預期成效:

一、透過母語教學能自然利用母語來進行溝通。

二、學生對本土母語俗諺及相關鄉土文化能進一步的認識並進而能欣賞並珍惜家鄉文化資產。

三、透過長期「母語日」的實施,學生能認識鄉土文化的內涵,並以服務社區為己任。

拾、考核:

一、定期接受教育處成立之母語教學諮詢輔導小組之督導考評。 二、校內成立母語教學推展小組,辦理校內教學考評。

拾壹、推行母語日活動費用由學校相關經費項下支付。拾貳、本計畫經校長核可後公佈實施,修正亦同。

附件一: 台灣母語日推動小組

職別職稱姓名工作職掌備註
召集人校長鄭適慶督導本小組之各項事宜
副召集人教輔主任吳啟新計畫規劃、諮詢、執行
組員總務主任簡子翔統籌推動母語教育經費運用事宜
組員教學組長方勇鈞1.協助推動執行母語日及活動的進行。

2.辦理推動母語教育之學藝活動。

3.規劃及建置母語日教育網頁事宜。

組員學務組長林佑庭1.協助推動母語日之音樂與教學活動。
2.執行母語日融入音樂課程事宜。
組員教師簡語鴋1.蒐集台灣俚語、諺語相關教材。
2.執行融入課程事宜。
組員教師莊慧敏1.蒐集台灣俚語、諺語相關教材。
2.執行融入課程事宜。
組員教師陳筱雯1.蒐集台灣俚語、諺語相關教材。
2.執行融入課程事宜。
組員教師張雅琪1.蒐集台灣俚語、諺語相關教材。
2.執行融入課程事宜。
組員教師陳映彤1.蒐集台灣俚語、諺語相關教材。
2.執行融入課程事宜。
組員教師李佳紋1.蒐集台灣俚語、諺語相關教材。
2.執行融入課程事宜。
顧問本土語教師陳美暖1.負責母語日推動與教學事宜。。

2.蒐集台灣俚語、諺語相關教材。

3.接受本校教師有關本土語文之徵詢。

參與頭城媽祖文化節遶境活動

高蹺隊是大里國小最具本土教育特色且成軍已久的傳統技藝隊伍之一,112年頭城鎮慶元宮舉辦媽祖祈福繞境活動,特邀請本校高蹺隊出陣參與遶境活動。活動過程中可見參與學生不論年紀大小均能熟練地踩著高蹺,甚至舉著校牌跟著隊伍前進。藉由此次機會也能讓頭城鎮民或外界人士都能知曉,大里國小一直致力維護保留「踩高蹺」這項獨特的本土傳統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