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閩南語教支教師~陳美暖老師受邀參與華人文化研究期刊撰文,於「宜蘭地區民間信仰文化」專輯撰文論述龜山里民今昔民間信仰之異同。
本校閩南語教支教師~陳美暖老師受邀參與華人文化研究期刊撰文,於「宜蘭地區民間信仰文化」專輯撰文論述龜山里民今昔民間信仰之異同。
本校閩南語教支教師~陳美暖老師受頭城鎮公所邀請參與頭城鎮文化扎根與社造化計畫,此計畫旨在深入社區各處探訪具有代表性之耆老並進行訪談,最後整理成冊辦理發表。
本校直笛團在110~113年宜蘭縣音樂比賽中以鄧雨賢《四月望雨》四首曲作為這四年的比賽自選曲,充分展現學校教學與台灣本土文化互相結合的獨特韻味。這四首曲子曲調婉轉優美,展現自然生機與鄉土情懷。其旋律帶有濃厚的本土風格,情感深刻動人,反映了土地的生機與人們對季節變化的情感連結。透過直笛團的精心演繹,學生不僅展現了精湛的音樂技巧,也深入體會了這首曲子背後的本土文化內涵。藉由學習與演奏《四月望雨》,學生能更進一步認識台灣的自然風貌與傳統文化,並以音樂為媒介,促進本土文化的認同與傳承。
陳老師利用課餘指導學生認識生活中長輩留下來的俗諺,大多來自於自己母親的教誨,老師並運用親手寫的字帖來進行教學。
藝術老師於課堂教學主題「認識四季謠」結合台灣傳統文化,旨在引導學生透過音樂、歌謠欣賞四季變化與自然美景。課程融入台語、客語等本土語言,讓學生在學習吹奏歌謠的同時,感受本土文化的獨特韻味與傳統生活智慧。透過此教學,學生不僅能培養音樂素養,還能提升對地方語言與文化的認識與珍惜,進而促進文化的傳承。
全校活力動感十足的班級-二年忠班,為了在全校面前完美演出特地在語鴋老師指導下進行練習!
113.09.27老師結合國語課堂做歌唱練習
113.10.08正式歌唱前的排位練習
113.10.09週三母語日於學生朝會表演歌謠唱跳,由吳主任先做開場說明!接著就是可愛的學生表演囉!
本校總務主任具藝文專長且對廟宇文化著墨極深,平時持續協助編撰社區內頗負盛名的廟宇–草嶺慶雲宮(大里天公廟)人文手冊!
班級於中秋節前利用情境掛圖進行相關語詞認讀:
六忠:
五忠:
班級利用情境掛圖教導班級常規:
六忠:
五忠:
本校吳啟新主任不僅是大里國小教輔主任,更是土生土長頭城人。每年固定擔任頭城搶孤民俗活動大會裁判,當晚由學校教師身分轉換成在地民俗活動推廣者。除了在學校推動本土語教育課程,也能成為在地社區本土活動的推手之一。
莊老師帶領大里國小最活潑好動的班級-二年忠班,為了在學生朝會展示充滿童趣的閩南語唸讀表演,事前可是經過多次反覆練習以及小書製作,大家都是為了在正式演出時呈現最完美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