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_3-1-4校園綠化美化情形(校園樹木維護宣導)

 

移動的森林行動車環境教育宣導

「移動的森林」,顧名思義就是將森林樣貌帶著四處跑,車廂外觀繪製成森林景致,連地底下的生態也一目了然,車廂內則有真實植栽的模擬森林,裡頭藏有許多環保昆蟲,搭配故事媽媽,進行繪本說演、森林導覽等宣導體驗活動。藉由這樣的活動除教導學生環境生態保育外,也告訴學生要多愛護珍惜樹木及校園植栽,並好好的照顧校園植物。








105_3-1-2校園綠化美化情形(植物標示及解說情形)

 

學校的精神象徵–柯樹

*柯樹介紹:樺木科,屬台灣赤楊,別名水柯仔,常見於溪床、河谷及泰雅族居住地區。原住民開墾地力衰減後立即栽植柯樹,土壤就可以變得肥沃,顯示柯樹耐貧瘠又有改善土壤的功能。相傳原住民用I-bu(台灣赤楊)來稱呼小朋友,期盼年輕的生命要像柯樹一樣,在艱困、惡劣、貧瘠的環境下,依然可以頑強滋生、成長及茁壯。

*復育計畫:柯林村因「柯樹成林」而得名,現在學校卻只剩校門口兩棵柯樹,有感於此,遂進行「柯樹復育計畫」,從每屆小一新生入學儀式開始,贈送孩子每人一盆小柯樹,註記上自己的姓名標籤,細心照料、灌溉呵護,等待長大後移植至柯樹專區,甚至是社區景點,喚回孩子對學校及社區的柯林專屬記憶!

植物標示及解說情形



105_3-1-1校園綠化美化情形(辦理植樹活動_柯樹復育計畫)

 

 小一傳承柯樹盆栽 再現柯林新生風華~種樹救地球

目標:

1.柯林國小因「柯樹成林」而得名,現在卻只剩校門口寥寥兩棵柯樹,因此學校欲進行「柯樹復計畫」,育擴大規劃「柯樹成長專區」,進行盆栽移植活動,喚起孩子們對學校及社區的柯林獨有記憶!

2.藉由植樹活動,增加校園綠蔭,增加美觀及調節空氣等功能,並為學弟妹營造未來美好的環境。

3.以實際行動藉由種樹與減碳行為,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喚起大家對於氣候變遷的重視。

4.藉由活動讓家長參與(新生入學活動與三年級的親子共讀),達到環境教育向上發展的流動。

進行方式:

1.在羅東林管處的協助下,提供近50株柯樹苗,從開學小一新生入學儀式開始,在老師及家長見證下,進行『入學送柯樹-種下新希望』活動,孩子每人一盆小柯樹,註記上自己的姓名標籤,細心認真照料,灌溉呵護長大,一周一月漸漸長大,迨三月植樹節時,尋求羅東林管處指導合作,擴大規劃「柯樹成長專區」,進行盆栽移植活動。

2.在三年級的方面: (1).播放德國「種樹男孩」救地球 11歲種下百萬棵樹(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2QetNVgy5s)與種樹救地球-為什麼要種樹?(大樹伯伯與小花栗鼠)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3vjW5w934I短片,讓學生了解阻止氣候異常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藉由植樹將危害大氣的溫室氣體降到標準值以下。

3.文章(附件)親子共讀與影片欣賞 (要求學生與家長一起觀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yeiuqE-UAo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我們來種樹 學生完成學習單並發表。

成果描述:

1.讓學生了解到溫室效應對帶人類及環境的影響,並致力環境保護。

2.讓學生了解到在近幾年來,溫室效應的影響越來越嚴重,全球面臨全球暖化的危機,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年攀升。如果不好好的正視這個問題,地 球會越來越熱,導致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許多國家會因此而被淹沒,會對人類造成極大的威脅,所以現在保護地球的行動已經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了。

3.身為地球上一份子的我們,應該要伸出援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以行動來為我們的地球退燒。因此我們想以”種樹”和生活中的”節能減碳”來做出實際的行動,藉著種樹和生活中能做的一些事,我們想要做到以下幾點目的: 1、減少溫室氣體(水、臭氧、二氧化碳、甲烷等)的排放量 2、節省能源 3、多種樹,減少溫室氣體(CO2)。

實施心得:

1.『傳承柯林』是學校的願景目標,小一新生照料樹苗,一起關愛柯林的希望,是柯林孩子特色課程的一環,期待柯林囝仔,珍愛大自然、懂得尊重生命,,對培育自己的這塊土地,永保關懷感恩之情,並致力環境保護。

2.學生在觀看德國「種樹男孩」救地球影片與種樹救地球-為什麼要種樹?(大樹伯伯與小花栗鼠)後,都非常認同種樹救地球想法,希望種樹的活動拋磚引玉,引起社區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並更積極的參與環保工作,成為環保小志工。

活動照片:


媒體報導:

 

 

 

 

105_5-4_辦理活動配合宣導節能減碳相關措施

5-4_辦理活動配合宣導節能減碳相關措施

一.辦理能源教育宣導與教學

1. 105.06.07節約能源宣導

效益: (一) 了解台灣現有的發電方式,認識綠色能源。

        (二)了解節約能源的目的,與節約能源的方法。

        (三) 透過節約能源的認識,進而體認身體力行的重要。

2.  104.10.23搶救北極熊教學設計

 

二.響應世界地球日:每日關燈1小時以上

105.04.22響應世界地球日

成效:身體力行為地球盡一份心力,每個年級利用午休用餐和打掃時間,關燈一小時以上,響應世界地球日.

 三.鼓勵全校親師生上下學多使用大眾運輸工具.騎乘腳踏車與走路

(一)使用大眾運輸工具上下學:搭乘冬山鄉免費巴士上下學(點圖可放大)

(二)騎乘腳踏車上下學並安排交通安全宣導與教學

1.交通安全宣導:校內學務組長進行教學指導,並聘請警察局交通隊到校宣導.

2.腳踏車騎乘與騎乘安全教育宣導

 

(三)徒步上下學

 

 

 

105_2-5_結合民間團體.地方產業和社區資源辦理環境教育活動,並有卓著之事蹟.

2-5_結合民間團體.地方產業和社區資源辦理環境教育活動,並有卓著之事蹟.

一.和社區資源合作

1.柯林社區發展協會

(1)畫柯林話柯林:增進社區參與,了解自己生長的環境,進而惜福珍愛自己的家園.

 

(a)計畫擬定,與社區營造員合作分工討論

 

 

(b)校內社區環境認識課程教學學習單:分為低中高三個年段執行

(c)畫作評選會:由學生逐一上台說明創作理念,說出自己居住環境最美的地方

(4)中秋晚會成果展

 (2)社區公約會議105.04.14:討論社區環境維護與營造

  (3)社區環境會議(悟元):105.04.21商討社區環境資源之維護與如何納入學校本位課程

 

 (4)柯林湧泉二池生態資源調查暨動植物標本製作研習105.08.20

 研習效益:(一)了解社區柯林湧泉生態資源(二)動植物標本製作方法

                 (三)如何指導學生認識與製作    (四)增進社區資源與人力資源互動互通

 (5)河川守護:安農溪岸上環境清潔105.04.07

地點:安農溪       成員:學校師生,學生家長,社區志工隊

實施方式:健行至安農溪,領隊教師說明活動目的,學生和師長們分工進行淨泉工作.

成效:邀請社區家長與志工一同健行至安農溪進行淨灘愛環境活動,希望透過老師和家長的以身作則,同時一起維護活動期間學童安全.希望讓孩子們

在實際的行動之下,認識自己的家園,體認環境整潔的重要性.

2.深溝水源生態園區宜蘭縣員山鄉105.5.20(綠色學校獲2片葉子

 二.地方產業

1.康泉生技公司參訪105.10.20

  教師隨社區委員會一同參訪社區生技公司,研擬融入環境教育課程之方案.

2.冬山鄉農會四健會:

(1)有機蛋品體驗105.06.24

冬山鄉四健會帶領學生了解如何選購優良品質的蛋,並指導學生動手製作蛋食品.

 (2)米食文化體驗:104.12.08~12.09米漢堡的製作(二梯次)

成效:四健會志工帶領學生透過實際參與體驗,認識米食的文化,加強對有機米食的認同,

(3)逗陣來種菜(四健會指導栽植菜苗):綠色學校獲3片葉子

 

3.三星鄉農會:原鴨生態米105.10.14

成效:透過實際耕作人員的經驗分享,學生了解農田的生態,也了解稻鴨米的由來與有機耕作的辛勞,進而珍惜米食.

4.羅東會:有機農業認識105.12.11.

成效:透過羅東農會講師的介紹,了解何謂有機農業,認識肥料的不同,化學肥料與農藥對環境的破壞,與人體健康的影響.

三.民間團體

1.傳統爆米香的製作過程體驗與品嘗105.01.15

成效:透過實際參與體驗,認識米食的文化,加強對有機米食的認同,

2.綺香園:有機米栽種法105.05.05

成效:透過農夫專家的專業介紹與經驗分享,了解有機米栽種之辛勞與困難,加強對有機耕種的認識與正確觀念的建立

 

105_2-8_實際行動參與解決地方環境問題之事蹟(參與校外環境服務活動,如清淨家園.淨灘.淨山.河川守護)

2-8_實際行動參與解決地方環境問題之事蹟(參與校外環境服務活動,如清淨家園.淨灘.淨山.河川守護)

一.河川守護:安農溪岸上環境清105.04.07

地點:安農溪

成員:學校師生,學生家長,社區志工隊

實施方式:健行至安農溪,領隊教師說明活動目的,學生和師長們分工進行淨泉工作.

成效:邀請社區家長與志工一同健行至安農溪進行淨灘愛環境活動,希望透過老師和家長的以身作則,同時一起維護活動期間學童安全.希望讓孩子們

在實際的行動之下,認識自己的家園,體認環境整潔的重要性.

 

二.清淨家園:105.11.16

地點:柯林社區

成員:中年級學生與老師

實施方式:以學校為中心,步行學校近五百公尺鄉間道路,進行農田灌溉渠道與水溝的功能與認識,了解水閘門用途.體認不僅飲用水要潔淨,灌溉農田的水質也要潔淨,環境整潔才能種出健康的稻米,我們也才吃得安全.

成效:透過學生親自觀察生活周遭環境的整潔衛生,學生了解維持環境整潔的重要,不可以往水溝和灌溉渠道亂丟垃圾,我們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

        學生也透過這項服務過程當中發現菸蒂是最容易出現的,足見吸菸影響健康和吸菸的環境衛生需要再加強宣導.

三.參與”兒童與氣候變遷教育倡議”連署105.10.31

成效:教師帶領環保小局長對全校師生進行宣導,加強低碳的環保觀念,

體認從小就能為環境盡心盡力.

105_4-2_參與推動宜蘭綠卡計畫成效卓著

105_4-2_參與推動宜蘭綠卡計畫成效卓著

本校屬於小型學校,但是仍積極推動環保行為認證之積點活動,

以全校學生72人成效高達85%

一.宣導宜蘭綠卡對獎積點活動方式

1.教師朝會宣導

2.學生朝會宣導與解說對獎方式

二.公開表揚本校宜蘭綠卡達人與班級

三.宜蘭綠卡積點成效

1.交通減碳~徒步上下學(點圖可放大)

 

2.環教終身學習護照與學習時數

 

3.環保知識挑戰擂臺賽(點圖可放大)

 4.參訪通過認證之環境教育學習場域(點圖可放大)

 

5.身體環保~健康體位管理(點圖可放大)

 

6.資源回收擔任環保小尖兵(點圖可放大)

 

7.健走運動(點圖可放大)

105_2-7_推動環境教育有功事蹟

105_2-7_推動環境教育有功事蹟

1.柯樹復育計劃與執行(環境教育認證合格人員推動)

(1)獲國語日報.自由時報與中國時報等三大報紙採訪刊登

 

 

(2)柯樹解說牌

記憶柯林之一        學校的精神象徵–柯樹

*柯樹介紹:樺木科,屬台灣赤楊,別名水柯仔,常見於溪床、河谷及泰雅族居住地區。原住民開墾地力衰減後立即栽植柯樹,土壤就可以變得肥沃,顯示柯樹耐貧瘠又有改善土壤的功能。相傳原住民用I-bu(台灣赤楊)來稱呼小朋友,期盼年輕的生命要像柯樹一樣,在艱困、惡劣、貧瘠的環境下,依然可以頑強滋生、成長及茁壯。

*復育計畫:柯林村因「柯樹成林」而得名,現在學校卻只剩校門口兩棵柯樹,有感於此,遂進行「柯樹復育計畫」,從每屆小一新生入學儀式開始,贈送孩子每人一盆小柯樹,註記上自己的姓名標籤,細心照料、灌溉呵護,等待長大後移植至柯樹專區,甚至是社區景點,喚回孩子對學校及社區的柯林專屬記憶!

2.畫柯林話柯林:社區營造計畫與執行

(1)計畫擬定,與社區營造員合作分工討論

 

 

(2)校內社區環境認識課程教學學習單:分為低中高三個年段執行

(3)畫作評選會:由學生逐一上台說明創作理念,說出自己居住環境最美的地方

(4)中秋晚會成果展

 

3.獲悠活誌採訪刊登:宜蘭特色學校專訪

 

4.舉辦校內環保知識王挑戰賽,課後指導學生參加環保知識王擂台賽.

 

5.柯樹意象空間彩繪藝術:103年曾榮獲社區美感生活活動績優學校營造美感校園環境

持續著美感生活的精神,帶領孩子們運用象徵學校的柯樹意象,彩繪我們的校園,美化校園.

 

6.綠色學校認證:共16片葉子

流浪狗之悲歌4片+逗陣來種菜3片+老師的小小叮嚀2片

+到深溝尋找樂水精靈趣2片+搶救北極熊2片

+垃圾減量行動劇1片+畫柯林話柯林2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