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 Uncategorized

南澳分享之How to use “Seesaw” in class By Wei Ting

感謝輔導團給我人生第一次擔任講師的機會,與其說是一場研習,不如當作是一場教學分享會,因為時間寶貴只有一小時,而且聽眾只有兩位南澳英語老師Ann & Becky再加上Kendra,真的是小而美:D

“Seesaw”是我在某次不可考的研習中接觸到的平台,當天聽完後剛好有機會就用了,後續也並非一直用,而是覺得「有需要」時就會想到這個平台。

Why “Seesaw”?

The answer is: Jamboard + Google Classroom + No account needed!!! “Seesaw”之所以讓我想要用的原因是它像Jamboard一樣能讓學生在老師提前製作的版面(template)上書寫想法或答案,但功能遠遠超越Jamboard,學生還能錄音、錄影、貼連結、配對等,而且畫筆類型和顏色十分多樣化,學生很喜歡在上面揮灑創意。至於提交內容方面就很像Google Classroom,但更厲害的地方是可以透過縮圖一覽學生的繳交狀況,也可以設定學生之間彼此能欣賞提交之內容。”Seesaw”最最最令我讚賞的其實是學生「不需要帳號」就可以進入的功能!!!雖然不用帳密登入,但學生一樣可以保有個人的學習紀錄,只要老師建立好班級、設定好學生名稱,這些課堂紀錄就會一直留存著。

當然”Seesaw”同樣有所限制,它無法像Kahoot、Quizlet或是Pear Deck有立即的作答統計,也沒有如LearnMode的語音辨識評分功能;再來它是全英文介面,一開始使用的時候,老師需花時間向學生介紹各功能,我將此限制視為一種沉浸式的全英語學習,學生多多少少在過程中熟悉了操作所需的英語單字,例如:Add Response, Activities, Edit, Delete, Recording, Photo, Video, Upload, Link…老師們如果想進一步了解關於”Seesaw”的操作方式,可點選以下連結前往”Seesaw“ Help Center,裡面有詳盡的分類解惑,或是可直接前往”Seesaw”的影音頻道,從影片中學習如何操作。https://reurl.cc/5K3b3n

教學平台百百種,每一個都有其適用的地方,提供老師們一個新的平台,當您想要Jamboard + Google Classroom功能並存時,不妨探索”Seesaw”,找出既能達成學習目標又能操作順手的教學方式。

未分類 / Uncategorized

繪本心得分享: The Proudest Blue- A Story of Hijab and Family

繪本心得分享: The Proudest Blue- A Story of Hijab and Family

by楊培倫

The Proudest Blue: A Story of Hijab and Family

作者: Muhammad, Ibtihaj/ Aly, Hatem (ILT)/ Ali, S. K. (CON)

原文出版社:Little, Brown Books for Young Readers

出版日期:2019/09/10

語言:英文

ISBN: 978-1-78344-972-9

前言從回教傳統習俗戴頭巾談起

 

前言從回教傳統習俗戴頭巾談起

會入手此本繪本完全是因為書籍封面用色打中我心。非裔小女孩搭乘紙船徜徉在海上,頭戴藍色頭巾的女孩眼神自信、沉著。好奇心驅使回教女子生活在西方世界中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也想知道我可以如何應用這本繪本與學生討論「平等」,於是,這本書就跟著我回家了。

一、美國首位頭戴hijab參加奧運女子軍刀隊競賽的真實故事改寫

背景知識

Asiya選擇了藍色頭巾做為她首次戴頭巾出現於公共場合的選擇。這天她遇到了不同的挑戰。同學中有人不解問她頭上的配件是甚麼、有人指著她的頭巾笑、更有人當著她的面要將她頭上的「桌巾」扯掉。Asiya的母親是個有智慧的女子,早在她戴頭巾出門前,就已經教育她這是一件既特別又正常的事。也因為母親給她的勇氣,讓她能在一天歷經過數件事件後,心靈強大,帶著微笑下課。

容我賣個關子,希望大家有機會讀讀原文,感受簡單的句子卻能直擊內心的感動。

 

二、我們的教育裡有好好教大家「平等」對待彼此了嗎?

有鑑於在台落地生根的外籍人士年年成長,各位的班級學生中或多或少都有父或母為外籍人士,諷刺的是,若是較弱勢的外籍配偶子女,往往社經地位較為低下,聲音常被「淹沒」。

這是一個大哉問,在期待團體間能「平等」對待彼此前,孩子們的家庭教育、社會的氛圍及教育人員是否能持開放、接納的態度面對各種不同的文化展現其特色,與當地文化碰撞並融合?

英文課在所有科目中,最能跨域談到不同的議題。由老師們的課程活動融入,散播種子並在學生的心裡發芽,在不久的未來,這群世代面對更多元的文化時,能以欣賞彼此差異的方式、自信展現自我,優遊自在。

 

三、如何將此繪本應用於教學中?

    1. 建議可從伊斯蘭教最常見的傳統下手,將全班分組分配報告各主題,以跑組的方式讓每組呈現圖像及口頭向其他各組說明。
    2. 衡量各班的情況,若班上有越南、印尼、泰籍或其他國籍的學生,可以學生為主軸,了解當地文化,信仰,飲食習慣及語言。食物是最好入手的活動,「小吃嘉年華」的任務,應該能讓孩子們愛不釋手。
    3. 針對年紀較大的學生,可以讓學生分組條列所處生活中常見的「不平等」,討論如何有技巧地不失禮貌回應,以及面臨到這些言論時,心裡所需具備甚麼樣的勇氣。

結語:

Building an inclusive classroom helps to achieve successful learning exper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