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 Uncategorized

2022.11.19 一起,TETE~Teach English Through English 研習摘要及心得分享 By Clara

全英語教學一日工作坊

講師 北市新莊國中曾麗娜老師 ‧ 助講 宜蘭凱旋國中陳育萱老師

研習重點 + 迷思破解 + 心得分享 + 實作經驗

撰文者:宜蘭國中 楊芳宜老師

一、「全英教學」這個中文翻譯真的…!

很可惜的讓英文老師們望之卻步,甚至讓很多明明已經在做的老師不知自己就是TETE呢!

所以這篇分享文就讓它只出現到這裡,接下來我們都稱它TETE吧!

二、TETE可以是40%、50%、60%、70%的英語課堂比例,讓我們從教學目標師生舒適度開始,定決心開始後要堅持並持續增加比例

課程中,Lina老師問:怎樣的課堂英語比例才符合TETE?學員們透過slido回答,平均是70%這個官方答案 ,老師加碼問那如果今天是段考完第一節課要檢討考卷呢? 老師帥氣地說當然用中文了! 這答案真是解救了我呀!

圖片一出處:Lina老師簡報、https://www.mshouser.com/teaching-tips/8-strategies-for-scaffolding-instruction

上圖可說是今日研習的精華!這些鷹架理論都能轉化為TETE的策略。

 

(1) 單字教學- PPT, always PPT. TETE first step, 開啟電子書

Visuals and Realia + What is it? + Say_________.+電子書Flash Card

研習後的單字課,利用電子書的Flash card上單字,Flash Card的設計會先秀出圖片,反覆提問What is it? 學生回答單字,當學生念錯時,用I say, you say. 請學生覆誦單字;下一頁簡報會秀出例句,也有音檔會朗誦單字與例句;穿插例句中的collocation教學提醒(underline or circle),即做到一節TETE了!

 

Lina老師在研習中提供What is missing? 單字活動

Step one:利用電子書中的圖片再複習一次

Step two: 再利用speak out the missing picture 活動讓學生加深記憶。

First round                                                                    Second round

(2) 文法教學 YouTube resources.+ Sentence Starters + Practice(Better in context)

Lina老師在研習中提供多個Grammar 教學影片,影片內容講解清楚之外,「語速中等偏慢+適切的英語+例子充足」是TETE的最佳條件!

圖片出處Lina老師簡報

TETE的目的是讓學生多聽、多說,依然是student-centered(不是英語老師show fluency),尤其面對程度不等的學生如何確定有效教學?

TETE讓英語教師最擔心的其中一個是學生「聽不懂」,所以適切的教學英語用語應該要「簡單、簡短」、「善用肢體語言」、「示範」等(此概念亦符合圖片一)、「確認指令 ICQinstruction checking questions)」

例如:直接用手勢指示(哪二人一組),然後說: “Do you have the same answer?”,千萬不要複雜化指令說: “Check with the person next to you and see if you’ve got the same answer.然後問ICQ確認學生是否理解指令(通常問WHQs或Yes/No Qs),例如: “Will you two work together?”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next?” (原文摘自:台南市立永仁高中 蔡孟芬)

什麼是ICQ呢?

ICQ = instruction checking question. They are used in language classes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have understood instructions that a teacher has given. They are simple questions that should require only an answer that is one or two words. ICQ’s are ideal for eliciting feedback from students.

(原文摘自:https://www.eslactivity.org/icq-instruction-checking-questions/)

相信透過designed languages + modeling + ICQ,將會提高TETE的效率與效能,而這部份也將在教師不斷的使用TETE而更加精進,更令學生受益。

圖片出處Lina老師簡報/pear deck模板

也能這樣確認ICQ! 當班上大部分學生1/3甚至1/2舉3時,不妨切回中文頻道吧!

實作學習單分享

在工作坊下午的實作時間,我與小組老師們練習了一次TETE試教,我們選了翰林3下Unit1的對話,我們設計了針對學習對話後的產出活動,以下為學習單連結,提供給老師們參考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yJ_mQ2TfpYPvXgdQdGqFdwo9glucOwME

 

(3) 閱讀教學

電子書在課文文本上有最豐富的多媒體資源,更能應用在TETE。課文影片、各式QA確認理解的提問、延伸的影片、歌曲、繪本等資源,和閱讀理解的Graphic Organizers都能視學生程度來改寫與應用,是我最推薦老師們入門TETE的課堂選擇。以目前我的教學,也是教對話和閱讀時,師生在課堂使用英語的比例是最高的,學生漸漸習慣老師在教授課文時會有很多的提問活動,學生也漸漸知道老師希望能聽到英語的回答,在面對學生說「我不知道怎麼說。」時,我會引導到課文中的單字和句型來讓學生覆誦,因此仍回到TETE的備課精神Plan your objectives + Design teaching languages,以當天工作坊實作共備的討論來當例子:

  • Pick:選擇一課的對話或閱讀
  • Plan:設定教學目標與對象(思考學生差異化)
  • Design:設計適切的語言
  • Practice:在課堂執行/與夥伴備課討論
  • Reflection:學生回饋/夥伴回饋

(凱旋國中 陳育萱老師提供TETE實作步驟)

透過思考提問問題與答案,能先預設學生會答不出來的狀況,學生說聽不懂時,可以如何再簡化問題用語、再加入肢體語言、事先想好例子等等,若是是針對文本理解的WH-questions,可以讓學生指出文本中的答案,播放句子音檔讓學生跟念來回答,若是較深的critical thinking questions可以事先透過設計好的答句讓學生先用選的,來縮小思考範圍,引導學生再加深思考等等。

以下提供Lina老師課堂針對Reading Teaching的簡報(有豐富的句子能在TETE使用)

資料來源: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王宏均教授

 

三、Classroom languages

最後這部分是老生(師)常談了,但感謝我學校同事Ellen老師讓我有另一翻新思維,我們若是當導師,可以試試也在下課時間和學生使用英文呢? 這不是才是最自然的狀態嗎? 讓我想到我自己反而容易在規勸(罵)學生時講出英語!然後學生就會立刻學起來(果然罵人是最快吸收新語言的方法…);學生在教室追趕跑跳碰,我最常說「去操場跑!Go, to the playground, go, be free.」學生就學起來了 “Go, be free. 去操場”;有人亂用班級電腦時,學生會直接說 “Turn it off”因為導師我常常在以中文說關掉時,得不到回應…進而更大聲的說TURN IT OFF!才會被強制關機,學生也把這句學起來了。

課室英語資源分享: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Ty38vtoIgRGOGP9f9rjK-n_Agm1-qoN3 國中小課室英語有聲書版本

 

         讓我們每一節英語課都比上一節多使用一點英語,老師/學生都多一點點,1.01的進步法則,1119是TETE的工作坊研習日,這日期很有意義,一一一久,長長久久TETE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