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閱讀,讀什麼?

閱讀可從任何科目、何任素材著手,可大可廣,可精可深。對於自然科教師而言,除了以科學為出發點之外,要怎樣才能問到文本的精髓又不失科學的意涵,實在是考驗著自然科教師。

先以廖炳焜老師在「板凳奇兵」書末的PIRLS(或PISA)的提問摩寫。

大約可以這樣轉換:

  • ○○○的心境是怎樣?【自然科】某某植物動物的處境怎樣?牠們面臨什麼樣的困境?
  • 心境如何轉變?【自然科】環境有什麼變化?防疫觀念有什麼變化?環保的觀念有什麼變化?
  • 怎樣才算是○○○?【自然科】詢問「條件」,燭火要能夠繼續燃燒,必須有哪些條件?
  • 最高、最低、至少、至多、最具影響力……從哪些對話可以看出來?【自然科】最主要影響因素是什麼?為什麼你這樣認為?(你的理由是什麼?)
  • 什麼是「坐冷板凳」?如何才能擺脫坐冷板凳?【自然科】什麼是蒸散作用、燃燒三要素…
  • 如果是你遇到類似的情況,會怎麼做?【自然科】對這類問題多半有標準答案。皮膚沾到酸,該如何處理?

歸納起來,可以分成幾類:

  1. 找出困境
  2. 找出轉折處
  3. 找出條件
  4. 找出極端值(「最…」)
  5. 解譯專有名詞
  6. 相似情況的應對(學習遷移)
  7. 說出感受

 http://docs.google.com/viewer?url=http%3A%2F%2Fblog.ilc.edu.tw%2Fblog%2Fgallery%2F35458%2F35458-4145535.pdf&embedded=true


無獨有偶,最近學測結束,羅大佑與李宗盛二位大師的曲風入了題,於是對於閱讀測驗的切入點有許多討論。

先來看看考題:

閱讀測驗

學測國文/閱讀測驗原作者:連自己都選不出正確答案

確實,對這些歌曲越了解,恐怕越不容易選出答案。

準備好看答案了嗎?

Image 001

野山羊

銘傳國小楊老師部落格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