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人來說:「廟宇」與他們日常生活密切關連,是生命記憶的百寶箱。幾年前,位於省道旁的五結鄉二結村,居民們正想為他們心中的守護神—王公廟 換新家,對於現有的廟宇,有人主張要拆除,有人認為要妥善保留,不管意見如何,二結人不想讓「王公廟」與其他廟宇一樣被輕率地拆除。因為,小廟剝落的彩 繪、泛黑的雕梁、廟埕的老樹、過火的空地,點點滴滴都足以觸動村落子民的記憶,緊緊地把這裡的土地和人民繫在一起。 王 公廟口曾經是二結神區居民生活的舞台,幾棵濃蔭樹下仍是老人、小孩平日聚集奘戲談天的場所,廟埕一直是地方居民社會活動、文化傳承和宗教崇拜的中心,在這 裡成長的二結人大概一生中都不會忘記這個空間。廟裡不只是王公的神像而已,前輩藝師所留下來的雕刻、彩繪和木工,可以說是地方唯一的藝術殿堂。因為剛好位 在都市計劃道路上,雖有七十餘年歷史,但還不到法定古蹟的標準,因此難逃拆除的命 運,它可能會像台灣所有其他村廟一樣,好好的珍貴建築資產--被拆解流失,換成當前台灣庸俗文化之集大成的鄉村廟宇型態。但是,二結人鍥而不捨地試圖尋找 保存的各種可能性,近半年的居民參與、自決過程及其結果,從完全拆毀,到拆除重建,到最後決定以平移方式保存整棟舊廟,並在原址建新廟。 要移動一座廟是相當緩慢費時的一件事。首先,這座廟並沒有地基,匠人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將地面挖空重新構築基礎。為防建築體本身在牽動時受影響,整棟建 築內外均使用工字形鋼板固定。再在地底用千斤頂支撐,移高一尺多,然後工人開始鋪設可以滾動的圓木和其他器材。真正的移廟活動是在一九九七年九月廿七日早 上,千人費盡氣力也只能移動約一公尺左右。因為每移動一小段距離,整個地基下的滾木和器材都必須重新調整鋪設,而且由於移到廟埕的另一端時,廟的座向也得 做一百八十度的轉向。雖然距離只有廟埕的另一端,前後卻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王公廟的平移技術用的是典型的台灣傳統工法。 一座與居民生息相關數十載的傳統寺廟建築,有機會轉化為新的居民活動空間,繼續扮演新角色。比起台灣多數老舊寺廟被粗暴的毀滅,代之以俗艷的新廟,王公 廟開創了新模式。為了新廟,他們到全省各地參觀廟宇,決定邀請曾經為宜蘭規劃設計冬山河親水公園的「象集團」來從事設計。「象集團」的日本人也慎重其事的 與所有村民研究再研究,討論再討論。規劃出來的王公廟,呈半圓樓型,立面以黑色花崗石砌成,是極具顛履的設計,已經揚棄了傳統台灣普遍可見的閩南式屋脊翹 翅三川桁樑規格,新風格融入幾許傳統寺廟的元素。 新廟打破了舊有廟宇格局,結合而成一件大型的藝術創作。這個小社區正 在進行一項大膽的實驗計劃,擺脫傳統鄉村寺廟的思考模式,進行創新的廟宇建築計劃。大家都在期待著一座從來沒有見過的現代台灣村廟的出現,一個倚賴村民集 體智慧和創意所催化出來的王公廟。比起很多地方反文化資產的心態,二結的例子實在很值得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