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昭應宮

 
  

昭應宮由於兩側臨接民房,所以面寬窄而進深長,但是依然不會失去整體的空間感--你可以仔細觀察一下,三川殿的高挑明亮,與正殿的寬敞深幽,所營造出的感覺如何?

  接者,請你看看昭應宮的屋頂,上面有華麗眩目的剪黏。而三川脊更是特別,在脊上再加一條脊帶,兩脊之間雕花鏤空,愈加增添華麗的效果。

圖片7-9:昭應宮俯瞰圖(手繪)。

圖片7-10:屋脊剪黏--剪黏就是以鐵鉗將各式各樣的碗盤剪成小片,在讓嵌到未乾的灰泥上,來達到裝飾屋頂的效果。

圖片7-11:西施脊--廟宇的屋脊原本就非常醒目,在脊上再加一道脊,即稱為「西施脊」,有更加漂亮之意。事實上,昭應宮三川殿的西施脊,讓整體三川殿更加高聳華麗,就是最好的例子。

三川殿前看門面

  三川殿是寺廟的門面,最容易為人所觀察,也是寺廟中最華麗的部分。下圖所呈現的即是「昭應宮」三川殿前值得細細品味的藝術作品,下次有機會到「昭應宮」去,千萬別忘了佇足觀賞一下。

圖片7-14門簪:位於門楣上的門簪,表現的是「鯉躍龍門」,魚身作翻騰狀,顯得異常生動。

圖片7-15龍柱:這對龍柱材質為泉州白石,龍身盤繞,造形雄渾,你可拿「昭應宮」正殿龍柱相比較,看看兩者有何差別?

圖片7-16大門彩繪:「彩繪」不僅止於表面性的裝飾表現,為廟宇的門面添妝了美麗色彩,更重要的是,透過油性顏料來保護木頭,避免受潮腐朽。

圖片7-17石獅:「昭應宮」門前石獅的材質為青斗石,形態略顯修長,尤其頸部很順暢地連接了頭與身軀的扭轉,看起來極為活潑可愛。獅座之下的「櫃臺腳」,有承受重量的作用,造形多半以渾厚樸拙的手法來表現。

圖片7-18:麒麟堵。

圖片7-19:櫃臺腳。

圖片7-12:吊筒又稱為「垂花」,先民多把懸在樑下的柱子雕成倒墜蓮花或花籃。圖片7-13:螭虎香爐及博古堵

 
 

昭應宮的裝飾

  跨入三川殿抬頭一看,你將會發現樑柱是直接承載昭應宮屋頂的主要結構。在樑柱延伸的地方,匠師們都會大展身手,運用各式技巧從事木頭接合的工作,而且不用任何一根鐵釘!

  尤其,「昭應宮」的大木結構屬於看架斗拱的製作方式,被專家們譽為:「臺灣同類型廟宇的代表」。此一類型的廟宇喜愛用螭虎來裝飾斗拱,因此,在樑與柱接合之處,你將會看到一隻隻螭虎再向你打招呼!

看了三川殿前後的建築,是否發覺許多眼熟的故事、器物出現在昭應宮的牆柱上?其實,傳統寺廟內許多建築裝飾往往是信眾們祈福心願的表達。昭應宮內的裝飾物稍作統整,約可分為四類:

  (一)動物類裝飾:除了一般現實中可見的動物外,也包含了一些「想像的」動物,例如龍、鳳凰與麒麟都是先民加以理想化,賦予種種神秘色彩,被視為吉祥幸福的象徵與國家祥瑞的象徵。因此,在文人詩詞裡、寺廟宮延建築的裝飾上,或民間工藝表現中都佔有一席之地。

圖片7-20:螭虎香爐:此處構圖雄健,線條明晰,雕紋深沉有力,為全臺罕見造形優美的螭虎木雕作品。

 

  在昭應宮的六角形柱珠每一個都有動物裝飾,尤其,在有限的空間上隱約表現山石感的地景,老虎身體姿態稍做對角線的傾斜,尾巴上翹,像是下山模樣,非常可愛。

圖片7-21:吊筒花籃(鳳凰)。

圖片7-22:柱珠(虎)。

圖片7-23:門枕(靈龜)。

圖片7-24:雀替(鰲魚)。

(二)
植物類裝飾:先民利用植物圖樣和利用動物圖樣的原理是一樣的,取其具有吉慶祥瑞寓意的意義。例如「昭應宮」在門前雀替是朵朵盛開的金黃色菊花,配以綠葉,
加上背景為鮮紅的木質構件,形成鮮豔奪目的對比色。事實上,菊花自古就被認為能輕身異氣,令人久壽,在民間工藝裝飾圖案中也就常被引用。

圖片7-25:雀替(菊花)。

圖片7-26:六角柱珠(花草)。

 

  (三)人物類裝飾:「昭應宮」的斗拱上的人物極為特殊,是一般稱為「憨番抬廟角」的人物。一說是匠師把好鬥嘴的「老番角」塑造在牆頭上,讓他抬屋角沒面子;另一說是荷蘭佔據臺灣時使用的黑奴,因為孔武有力,塑造他們來撐廟的屋角正適合,又能有不同的裝
飾趣味。

圖片7-27:憨番抬廟角。

(四)器物類裝飾:許多器物均是取其諧音與寓意,而受到善男信女的採用;當然,宗教上常用的法器也廣為匠師們使用,例如「昭應宮)即裝飾有盤長、念珠等圖紋。

圖片7-28:圓形柱珠(盤長)。

圖片7-29:方形柱珠(念珠)。

 
除了裝飾性題材外,一般來說,匠師在大門門面、牆面、樑柱上都會施以彩繪,除有實質保護作用,亦讓傳統廟宇建築的色彩豐富了起來。而「昭應宮」的彩繪,
正也提高了其活潑的生命力與美感。例如,在台灣很難得找到像「昭應宮」將通樑上畫滿了花草的作法;正殿樑柱上的螭虎、人物,用色典雅;尤其,正殿斗拱附近
的花草,有一種南畫沒骨法之韻味,值得細細品味。

  臺灣的傳統廟宇建築在整體造形上較重視曲線的效果,予人一種精華美麗
的感覺。尤其,把審美與文化精神融入傳統廟宇建築之中,所產生的裝飾藝術,不但材料精緻化,而且題材豐富,深具教化功能。因此,它了包含先民趨吉避凶、祈
望之境、人文化成及彰顯神人等特色,是一座常民文化的殿堂,集文學、音樂、繪畫、雕刻…等等綜合藝術於一身,欣賞時,可從上下分段、左右區分、核心環
套等角度細細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