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教學重點
- 介紹恆春民謠。
- 教唱重點:
- 歌譜教學。
- 歌詞教學。
- 本曲為一首典型的五聲音階「徵」調式。
- 本曲與其它民間歌謠一樣,由於歌詞的即興創作,旋律亦因字音的平仄而有所更動。但大體上,仍依循一個主要旋律的原則下而更動部份音高。
- 嘗試演唱其它不同歌詞的「思想起」。如下:
- (一)女: 思想起,日頭來啊滿天紅
枋寮哪過去哩哆是楓港,哎唷喂希望阿哥來痛疼,哎唷喂
哎唷痛疼小妹做工人,哎唷喂 - (二)男:思想起,四重溪底啊全全石
梅花哪當開哩哆會落葉,哎唷喂
小妹想君未得著,哎唷喂
哎唷恰慘拖命吃傷藥,哎唷喂 - (三)女:
思想起,恆春大路啊透溫泉
燈塔哪對面哩哆馬鞍山,哎唷喂
阿哥報去妹無伴,哎唷喂
哎唷親像轆鑽剌心肝,哎唷喂 - 四)男:
思想起,恆春過了啊是車城
花言哪巧語哩哆不愛聽,哎唷喂
阿妹講話若有影,哎唷喂
哎唷刀鎗作路也敢行,哎唷喂
- (一)女: 思想起,日頭來啊滿天紅
恆春,舊名瑯。早在明鄭時期就已設兵屯墾,但僅限於點狀開墾。至清治後,嘉南平原已開發殆盡,移民們只好南下另闢良田,但直至廿世紀初,才有大規模的漢人入墾。
恆春地區三面環海、一面臨山,地理環境隔絕,同治十三年,沈葆禎南下巡視時,經當地士紳爭取,才將瑯易名為「恆春」,並設為縣治。
早期這個區域與外界的往來,除山路外,就只有行船渡海了,直至近代,才有公路與外界相通,從民謠發展的角度觀之,也因為它地形的隔絕,未受外界影響,再加上本地有福佬人、客家人、魯凱族、排灣族及西拉雅族,人同族群在長期共處及通婚下,形成了民俗歌謠一個相當獨特的區域。
思想起代表的就是融合各族群特色所產生的歌謠,在恆春地區,這是一首幾乎人人都會哼唱的曲調,民眾可依據這首曲調的基本架構,自由、隨興的發揮。
陳 達 的 故 事 |
曾經有一首民歌,是這樣唱的: 唱一段思想起,唱一段唐山謠, 走不盡的坎坷路,恰似祖先的步履。 老歌手琴音猶在,獨不見恆春的傳奇…. |
《月琴》 |
曲中的老歌手,說的就是陳達。 |
在被許常惠、史惟亮發現之前,陳達僅僅是個身有殘疾、貧病交迫的老人而已,他撥弄著一把殘破的月琴及蒼涼瘖啞的歌聲,讓音樂家為之驚豔,也喚醒了民眾對民謠的反省。
生於日治時代的陳達,有著原住民的血統,一生貧病。晚年的他,眼睛已半瞎,牙齒也幾乎脫落,但他卻能將「思想起」、「恆春調」等民謠曲調搭配即興想出的歌詞。款款唱出令人心動的歌謠。
史惟亮曾說:「他是一個作曲家,因為他要適應歌詞,而能自由修改一個既有的曲調。他是詩人,因為他能即景生情,創造活生生的歌詞來描寫感情、講故事或說道理。他也是自彈自唱的演唱家。」
一九八一年四月十一日,陳達在楓港因車禍過世。
留下的是後人無限的懷想….當我們略知陳達時,他早已離開人世多年了,而台灣到底還有多少值得我們珍視的民族塊寶在日漸消失中,而你我還渾然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