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手冊-嘉南民謠

教學重點

  1. 日軍入侵之背景。
  2. 教唱重點:
    1. 歌譜教學。
    2. 歌詞教學。
    3. 本曲旋律之構成僅由La Do Mi三個音形成,故音程的跳動較大,教師可先行教習旋律中音程跳動較大之部份,尤其連續的三度跳進或五度大跳之部份。
    4. 本曲為風格感傷悲哀的「羽」調式,宜輕緩演唱。每個樂曲之晚後一個音亦可稍做延長。

 

一 隻 鳥 仔 哮 救 救 的 故 事

        日本早對台灣懷有覬覦之心,明治即位不久,便希望藉著侵台之役「宣揚國威」,以此改善國際地位,於是發生了「牡丹社事件」。光緒20年(1894),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戰敗的清廷簽下「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

        當時台灣紳民萬分激憤、群議譁然,不願見台灣之割讓,組織「台灣民主國」,但日軍登陸後,「台灣民主國」首都失陷,前後只維持十三天。

        台北雖然失陷,日軍繼續往南推進,民間仍紛紛組成義勇軍,奮力抵抗,雙方皆傷亡慘重。 《割台記》描述如下:「日軍政新竹,相拒月餘,大小二十餘戰,互有傷亡。日人購奸民導僻徑,抄台軍後路,分統(副將)楊紫雲戰歿……日軍奪八卦山,俯瞰彰化城,彰化降,日軍連陷雲林、苗栗二縣,進逼嘉義,誤入山谷,民團林義成等,塞口盡殲之。」

        嘉義淪陷後,義勇軍們彈盡糧絕,孤立無援,終至黯然離散….. 這首歌謠,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

        一般認為「一隻鳥仔」、「一隻鳥仔哮救救」及「六月田水」是同一曲牌所衍生的民謠,這三首的音組織皆以La.Do.Mi 為主,同為小三和弦的型態。至於它們真正的發源地,歷來頗多爭論。

        「一隻鳥仔哮救救」的由來,一說源自宜蘭、一說源於嘉義。因為宜蘭地區有一首與丟丟銅旋律相近,卻名為「一隻鳥仔」的曲調,而「本地歌仔」(最原始的歌仔戲)中也有名為「一隻鳥仔」的曲調,更增添了這首歌謠起源地的諸多臆測。

        人們對這首曲調的詮釋,最初是描述孤夜無伴的男子,深夜輾轉難眠的情景,後又因時勢而衍生為民眾抗日的悲歌。

《譜例一》

《譜例二》

五 聲 音 階 及 調 式

        中國五聲音階是由宮、商、角、徵、羽所組成,相當於西洋音樂唱名的Do、Re、Mi、So1、La,這五個音輪流起調一次,可以排成五種不同的調式,分別記譜如下: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