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俗諺教學】阿母ㄟ話

 老師利用課餘指導學生認識生活中長輩留下來的俗諺,大多來自於自己母親的教誨,老師並運用親手寫的字帖來進行教學。

1.       根節沒蝕本。

譯:預先計畫才進行者,失敗比較少。

2.       福地福人居。

譯:只有人有福氣的話,不管住在哪裡,那個地方就是一個有福氣的地方。

3.       桌頂拈柑。

譯:用手指頭拈取桌上的橘子,比喻事情極其容易。

4.       吃緊弄破碗。

譯:吃得太快導致不小心把碗打破了。 言下之意就是欲速則不達。 

5.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

6.       離鄉不離腔。

譯:雖然離開故鄉,卻很難改變故鄉的口音腔調。

7.       好天著積雨來糧。

譯:天氣晴朗的時候,別忘了儲備雨天需要的糧食;引申為平時要儲蓄,已備不時之需。與成語「未雨綢繆」意思相同。

8.       好田地不如好子弟。

譯:有萬貫家財,不如有優秀的下一代。

9.       氣囝氣無影。

譯:父母對小孩不管是打罵還是生氣,都是為了愛。

10.  字是隨身寶。

譯:學問是隨身的寶物,貧者因之而富,富者因之而貴。

11.  虎死留皮人留名。

譯:比喻人死後留美名於後世。

12.  食職怨職。

譯:對於目前的工作覺得很厭煩,很想換個新環境。

13.  囥酒會芳,囥病會重。

譯:酒越放越香,但生病若延遲不就醫,病情就會加重。

14.  樹頭徛予在,毋驚樹尾做風颱。

譯:樹根要是穩固了,就不怕樹梢被颱風吹襲。比喻要固本。

15.  坐予正,才會得人疼。

譯:坐姿端正,才能得人疼愛。

16.  有錢食鮸,無錢免食。

譯:這句台諺的主旨並不在形容鮸魚的經濟價值,而是在明諷沒有節制的生活方式。有錢的時候揮霍無度,山珍海味,大吃大喝,等到沒錢時,再勒緊褲帶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苦日子。

17.  燒磁食缺碗。

譯:比喻商人為了賺錢,捨不得用自己製造的好產品,而使用較無價值的瑕疵品。

 

18.  食肉滑溜溜,討錢面憂憂。

譯:借錢的人,有錢時,吃肉吃得很痛快,但當你向他討債時,他卻一副苦瓜臉,喻借錢花用容易,還錢難。

19.  應人較慘欠人。

譯:答應人家要做的事,絕對不可反悔。

20.  路佇喙。

譯:凡不識路者,只要向路人請問,便有識路人指引到達目的地。亦喻不知道或不懂的事,須不恥下問,才能得到學識和進步。

21.  近溪搭無船。

譯:不懂得就地取材,反而捨近求遠,造成效率不彰或坐失良機。

22.  食愛照三頓,睏愛按時陣。

譯:有規律的生活,才有健康的身體。

23.  千金買厝,萬金買厝邊。

:形容敦親睦鄰之重要。



104學年度推動台灣母語日計畫

附件七~1學校推行母語日計畫

宜蘭縣頭城鎮大里國民小學104學年度推動臺灣母語日教學實施計畫

壹、依據:

一、教育部95.6.21台語字第0950087762C號函辦理。

 二、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推動台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要點

 三、95.6.25府教課字第0950077378號函辦理

貳、目的:
一、透過多元方式之推展,落實母語教學,提昇學生運用母語之能力,擴大鄉土教學內涵。
二、激發學生了解鄉土文化,培養熱愛鄉土之情操,進而關心鄉土、愛護鄉土、建設鄉土。
三、充份瞭解本土語文化的內涵,尊重各族群文化,促進族群融合,建立平安和諧的社會風氣。

參、目標:

   一、學生家長能支持鄉土教學活動。

    二、營造說母語環境,使學習融入生活中,讓學生樂於學習母語。

三、學生能多了解鄉土俚語、歌謠,能用母語說故事。

四、學生能用母語與家長及學校師生交談。
五、學生能主動關心鄉土及社區事物,充分的了解鄉土語言文化之美與內
涵。 

肆、實施對象:本校一至六年級學生及教職員工。

伍、實施原則:

一、生活化原則: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活動儘量力求自然而不突兀矯作。

二、正常化原則:以不影響正常教學的情況下,來進行母語的推廣。

    三、趣味化原則:在教學及活動辦理上採生動活潑的方式,提昇學生熱愛說母語的興趣。

四、隨機化原則:採用隨機與融入教學,增進師生說母語的能力。

五、鼓勵化原則:鼓勵學生開口說母語,養成學生說母語的習慣。

六、統整化原則:統整現有課程,以發揮教學的最大效益。

七、多元化原則:兼顧不同族群語言的需求,培養多元融合的社會。

陸、實施時間:

每週三為母語日,按課程安排實施一般教學及融入教學。

柒、實施方式:

一、成立推動小組負責母語日推動事宜。

二、實施語言:因學區內閩南語的使用普遍,採閩南語教學。

    三、母語日當天下課時間及日常生活對話、打招呼、接待訪客等,以國語及母語交替運用,增加趣味及互相瞭解;朝會報告可以較活潑之母語方式呈現,以製造出學習母語的愉悅情境。

    四、母語日當天各班利用導師時間配合節慶(24節氣俗諺)與節日(如:母親節)安排學生上臺唸或說母語俗諺,進行母語趣味猜謎活動或以閩南語朗誦唐詩。

    五、於晨掃時間播放母語童謠CD,透過活潑生動的曲調學習口語念唱。

    六、各領域教學採用隨機與融入教學,增進學生鄉土知識及說母語的能力。。

    七、在教學中廊設置「鄉土教學專區」專欄,定期更換內容。

八、利用音樂課或鄉土語言課教唱閩南語歌謠。

九、利用親師座談及學校相關活動日時,鼓勵家長在家儘量使用母語與孩子互動。

 十、鼓勵教師進修,增進母語推動知能。

 

捌、工作推展及分工:

<td style=”width: 42.75pt; padding: 0cm

                 

負責單位

   

一、行政推動

1 擬訂母語日實施計畫。

教輔處

 

 

 

 

2.成立推動執行小組及召開相關會議。。

3.向家長宣導說明,爭取社會資源支援

4.計畫執行管核。

二、情境佈置

1.在教學中廊佈置「鄉土教學專區」

教學組

 

2.各班教室配合母語教學進行情境布置。

各班導師

三、教學活動

1.一至六年級每週實施母語教學,其他領域則視情況隨機融入教學。

教學組

 

2.訂每週三為母語日,當天上下課時間 及日常生活對話、打招呼、接待訪客等,均以母語應對為原則。

教輔處

 

3.母語日當天各班利用導師時間安排學生上臺唸或說母語俗諺,進行母語趣味猜謎活動或以閩南語朗誦唐詩。

各班導師

 

4.於整潔活動時間播放母語童謠CD,透過活潑生動的曲調學習口語念唱。

學務組

 

5.配合唱遊或藝文教學,教唱鄉土歌謠。

教學組

 

6.觀賞母語影片或相關視聽教材。

各班導師

 

.專業成長

1.利用週三下午教師進修時間,辦理校內鄉土教學進修研習,以充實教師母語教學知能。

103.01.21宜蘭創新活化教學:海洋特色本土語言

clip_image002[4]clip_image004[4]

本土語言:魚類學生期末分享                                          本土語教師解釋說明、搶答。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學生班級內分享                                                             *認識魚類的多元評量~繪畫

2014-01-21 13.26.13 2014-01-21 13.26.18 2014-01-21 13.26.25 2014-01-21 13.26.31 2014-01-21 13.26.37 2014-01-21 13.26.43 2014-01-21 13.27.25 2014-01-21 13.27.46 2014-01-21 13.26.072014-01-21 13.28.15  2014-01-21 13.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