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折紙遊戲 – 3D金字塔迷宮

這個 Flexagons 網站介紹一些有趣的摺紙遊戲,翻來翻去就有不同的效果,例如下面這個示範影片裡,有個符號翻一翻位置就從外面變到裡面。

[翻譯] 授業研究 – 直角座標 – 多重數線

本文由彰化縣二林高中附設國中部蔡慶鴻老師於數學教學活動與遊戲創作社群分享,翻譯自部落格 Slam Dunk Math 的文章 The Co-ordinate Grid – Multiple Number Lines – A Lesson Study。本文字數多,僅翻譯前言及活動操作過程,若有謬誤,請不吝賜教。 [@more@] 學課研究 (LESSON STUDY)   所有與數線有關的優秀素材都在  #MTBoS,我想這可能對於我的班在這年 (2015-16) 的第一個學期學習十字交乘法會是個有趣的想法。原本課程設計的操作時間是一節 75 分鐘的課,我恰好這學期在兩個 10 年級的班級再次操作這個課程,因為太投入以致使用了二節課,這會比原本設計的一節課時間更容易管理也比較不匆促。   這是幾前年我在安大略省巴里 (Barrie Ontario) 的數學教師夏季營隊中學到的,原本的創意發想歸功於羅賓麥卡菲 (Robin McAteer)。我特地邀請羅賓參加這個學課研究 (她是我們董事會的指導教練,而我是超級大粉絲),並且我想她會給予一些深刻的見解 (她總是會給)。另外,一如既往,羅賓匯整我們的報告,並且總結概述課後回饋單 (exit cards)。這篇文章夠深度都是要感謝她。   這堂特別的課有些不同,讓我告訴你為什麼。通常我們會用一星期規畫課程,並在隔週操作執行及提出報告。這堂特別的課在 2016 年 1 月 7 日的下午規畫設計,然後在隔天 2016 年 1 月 8 日的早上執行。理由是因為我們有個特地從洛杉磯來參與我們二天的客座,朱迪斯基妮 (Judith Keeney),她在 2014 年於奧克拉荷馬州舉辦的推特數學營 (TwitterMathCamp) 發表授業研究的時候,我遇到了她 (並與她一拍即合)。她很有興趣對於我們學校的這次學課研究參與觀察及分享。   我們兩個在 2015... » read more

[心得] 完整的一堂「數學活動課」─以密室逃脫應用於國中數學課程

  我參與的數位輔助學科閱讀計畫,每學期必須要有成果發表,包含文本閱讀/問題解決、體驗式學習/5C活動及數位教材/工具應用。上學期我將這些元素分成二個單元操作,以學習共同體和常見的 Plicker 即時反饋系統,讓學生從九章算經學習勾股問題,聚焦於閱讀能力的練習與培養,呈現給大家靜態的課程。這學期打算將重點放在體驗式學習及數位工具應用,將構思已久的密室逃脫活動融入在數學學習裡,呈現動態的課程。 [@more@]   數位工具與體驗式學習的融入在任何單元都可以,本文閱讀的部份就難了點,不像國文或社會的融入般簡單,選擇合適的單元是第一個難題,尤其要搭配目前學生的進度,現在這個時候的進度大約是三角形全等與應用。文本閱讀有五個要素,我思考之後,認為與密室逃脫的活動對映,分別是: 預測:從既有的故事脈絡、結合背景知識,透過線索及圖形,解讀訊息以預測解題策略。 摘要:將題目重點關鍵內容摘要下來。 澄清:從線索的提示去澄清解題的方向。 提問:由提問去反思,歸納問題的解決方案及用到的知識。 反思:從所學的內容及歷程,能反思理解的歷程及概念的釐清。   設計密室逃脫的課程,要尋找能緊扣學生課本內知識,讓學生在遊戲過程中不覺得是在算數學,這樣的謎題不太容易。目前蒐集的一些密室逃脫謎題包羅萬象,如果拿到綜合課或班會課也可以操作,就會變得偏向班級活動設計而不是數學學習課程。舉例來說,八年級下學期的數學單元有尺規作圖和三角形的觀念,如果能設計一套題組都與這些觀念有關,教學演示的時侯,才能解釋這是屬於「數學科」的觀課,而不是參觀一個教學活動。   第一次讓學生在課堂上解謎,不清楚他們「靈光一閃」的解題速度,所以試驗了兩個班。大約十分鐘做一題,他們產生了很棒的心流經驗(flow),兩個班都玩到鐘響下課還很專注,以下的影片是其中一個班級的片段。   p.s. 心流經驗(flow)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當心流經驗發生時,人的行動力與意識會緊密結合,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這次公開教學,因為有許多外校的教師來觀課,就寫了一個 APP,將密室逃脫的概念擴展到整個校園跑透透,也就是戶外版的實境解謎,讓學生分組拿著手機,依據提示在校園內趴趴走,就像 Pokemon GO 一樣,走到指定的地點會出現題目。   如同之前提到,要讓學生在遊戲中不覺得在算數學,這樣題目不容易找。我也不想讓學生走到戶外,回答的仍是課本或考卷上的問題,因此絞盡腦汁想了四題,讓學生走到指定的地點出現的題目,一定跟那個地方的環境有關,而且也跟現在八上的全等三角形單元有關。(為了配合現在課本進度的觀念,我覺得好難)   圖片裡的左上角是手機畫面,蒐集三顆幸運星就可以跟老師拿取最後的關卡信封,找出寶藏。右上角是題目畫面,寫的比較隱晦,讓學生在小組間能透過溝通協調而團隊合作,從題目的預測、自我提問、澄清面對的問題,進而能反思課本所學與生活中的連結。照片左下角就是走到指定位置將會看到的一面牆,也是解謎的線索,學生只要在 APP 裡輸入答案即可判斷(如右下角)。    這場觀課預想可能的問題有兩點,一是當天下雨的應變;二是學生的解題速度無法預估。如果換室內場地幾乎就是另一套的觀課內容了,目前打算下雨也要撐傘照玩 (因為有其它報名參加的老師前來觀課,必須考慮。如果是自己的課,隨時調整到天氣適合的時侯再進行活動也可以);解題速度的部份,時間倒數計時可以控制解不完的情況發生(時間到就無法再輸入答案);解太快的組別,就是先回到教室填寫學習單了。   光準備一節課的公開觀課研習就忙了好多天,其實平常我還是都用傳統的板書授課,教課本,講解考卷,沒什麼不同。很佩服有些老師常態性的在課堂翻轉活化,每堂課都那麼的精彩,這部份我還需向大家看齊。準備的時侯,我曾拿閱讀理解的部份向國文老師請教,也跟其它科許多老師討論活動進行的方式,並且不停的測試不同手機是否都能正確執行 APP 裡的定位,在校園裡走了一遍又一遍,也帶一些老師先行試玩。   觀課之前,我與另一位數學老師商量,使用同一個 APP,不同的題目內容,簡化的上課流程,在她的班測試這個遊戲。遊戲結束時,聽到一些學生說好無聊,沒有想像中的有趣,我當下聽到有些打撃。後來發現這些學生的手機沒有開啟定位功能,因此沒有找到定位的題目區,也沒有成功解答任何一題,或許是這樣沒有獲得正向的成就感才會覺得無聊。課後同事給我看她要求學生寫的心得感想,幸好也有些正向的回饋。   課前準備讓學生異質性分組,以第一次段考的數學成績為基準,每組內都要有前後各二分之一的學生佔半數,每組確認帶手機的數量,並事先安裝好軟體,軟體內有開啟密碼,學生無法事先得知內容。由於前面的許多測試發現的問題,我都在事前先一一向學生說明,例如一定要確認手機的定位有打開,教導他們怎麼開啟定位,並說清楚活動流程,遊戲規則…等等。為了營造學生的期待感,我剪接了一個預告片放在學生的臉書,也在這裡跟各位分享。為什麼叫「惡靈一村」,因為正式觀課的學生班級是 201 班。   這場的公開觀課的流程,首先在教室內,從一個故事說起,讓學生有身歷其境的感覺,接著才開始解謎。限時 30 分鐘,最後回到教室裡,先解答各題,再讓學生互相分享破關心得及頒獎。有些老師參與了這個活動在戶外跟著趴趴走之後,最後沒有跟著回教室。可能他們誤解以為我的重點放在那個遊戲 APP,其實我的重點在於怎麼呈現一堂完整的「數學活動課」,上課分別有前段的開場鋪陳,中段的活動設計,後段的收尾方式。否則就會只見到表面的東西,看不到這堂課的本質。不過這也不能強求…. 只是覺得有點可惜而已。「說課、觀課、議課」若能全程參與,會有更多收獲,尤其是議課的時候,各自陳述心得及建議,非常寶貴。   這節觀課的事前獲得許多人的支持及幫忙,在觀課進行中的時候,則是自己一個人操作及掌控全場,我想讓其它老師知道,這是一個人也能辦到的活動,平常大家上課的時候,教室裡也是只有一位老師而已,協同教學的情況不多,如果當下我自己忙不過來,那其它老師就會認為這不可能在他們的課堂上進行這種活動了。   最近宜蘭一直下雨,一切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人為因素可以控制,天候因素我們無法克服,只有祈禱。結果當天中午下雨又打雷,我只好撐傘測試在下雨天是否能正確執行定位功能。後來戲劇性的逆轉勝,下午第二節開始觀課的時候,陽光普照 ☀ 天氣好得不得了,這節課出乎意料的順利,心裡非常感恩!   特地花時間來觀課的老師,要讓他們不虛此行,可能是點燃教學的熱情,或是激發自己教學翻轉的想法。而我,傾力花了很多時間準備這堂課,也要留下些什麼,不能像燦爛煙火稍縱即逝。這篇心得是給我自己的省思與記錄,如果也能讓正在讀文章的你萌生一些想法,就更值得了。 最後與各位分享這堂數學活動課的 7 分鐘濃縮剪輯影片,從影片中可以看到濕漉漉的地面卻有著和煦的陽光,Thank God!

邏輯遊戲─腦年齡測試

會考後的數學課,讓學生玩玩邏輯遊戲,測試腦年齡。 腦年齡測試01 瞬間記憶http://flashfabrica.com/f_learning/brain/brainload.swf 腦年齡測試02 計算符號http://flashfabrica.com/f_learning/brain2/brain02.swf 腦年齡測試03 識別顏色http://flashfabrica.com/f_learning/brain3/b_load.swf [@more@] 搭配 Bruce 提供的樂透&賓果抽獎機,就可以隨機抽點學生來玩了。  

[軟體推薦] 從網路下載教學影片並且剪輯合併

許多老師會從 Youtube 下載影片輔助教學,有時候,也有同事問我,怎麼下載 Facebook 的影片? 從 T客邦 看到一篇文章,介紹「EagleGet」(老鷹下載器)。它整合IE/Chrome/Firefox 三大瀏覽器,輕巧好用,操作簡單。可調整多線程設定來加速下載一般檔案,而且內建影片下 載功能,讓你輕鬆下載YouTube、Facebook、Vimeo…等知名網站上的影片,還能自由選擇影片的解析度喔! [@more@] 影片檔下載之後,教師可能只想使用其中一小段影片內容,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上課的時候,直接播放影片,再拉動時間軸到指定的片段。只是這樣一來,原始的影像檔佔用較多的容量空間,檔案一多,也是挺麻煩的。 若是先剪輯需要的片段,除了降低檔案容量之外,還可以將兩三個小片段串在一起,合併成需要的教學影片。  Avidemux 是一套好用的影片剪輯軟體,不但免費,也有網友製作正體中文版。剪輯影片、合併片段,操作簡便,網路上也有一堆使用教學可以參考。 如果老師想要加上轉場特效,加上字幕,只好使用 Windows Live Movie Maker 這類商業軟體了。如果覺得 Movie Maker 太陽春,想買會聲會影、威力導演又嫌太貴,可以試試 Pinnacle VideoSpin 這套軟體。免費版本只推出到 2.0,之後就停止更新,目前官網已找不到免費版本的連結,似乎已經整合成付費的 Pinnacle Studio。不過其它免費軟體下載網站仍有收錄可供下載。

Flash ActionScript 3.0 學習筆記

動態文字顯示不出來,原來是預設是「消除鋸齒」,就算設定嵌入字體也不行,要改成「使用裝置字體」才行。 新建影片片段元件時,要輸入名稱,這是實體對象的名稱,會放在元件庫裡。另外要再取名一個「實體名稱」,這個才是程式可以呼叫的名稱。兩個名稱不能重覆。 如果進行滑鼠監聽按鈕,沒有移除監聽的時候,如果按鈕沒有反應,就會出現錯誤訊息如下。TypeError: Error #1010: 詞彙未定義且沒有屬性。    at Main/SetData()    at Main/nextBtnMouseClickHandler()

[Flash AS3] 以外部 as 檔呼叫元件庫裡的影片片段

Actionscript 3 物件導向的好處之一,是將程式碼寫在外部文件中,大部份的書藉都是寫在影格裡做介紹。太久沒練習會忘記這簡單的步驟,在此做些記錄。 首先,建立一個空白的 abc.fla 檔案,並在屬性裡的類別命名 Abc。這時候另外新增一個 Abc.as 的檔案(通常 as 類別檔的第一個字母習慣用大寫)。然後在裡面輸入以下程式碼: package { import flash.display.MovieClip; public class Abc extends MovieClip { private var blankk:Blankk = new Blankk() ; public function Abc() { addChild(blankk); } } } [@more@] 只要執行 abc.fla 發佈的 abc.swf 檔,等於執行 abc.fla + Abc.as 這兩個檔案。也就是說,abc.fla 會自動呼叫 Abc.as 裡面的 function Abc() 裡面程式。 假設元件庫裡已新增一個黑色的方塊,名稱為 blankk,同時指定其類別為 Blankk,這樣就可以在 abc.swf 中的左上角出現一個黑色的方塊了。也可以另外設定一個 Blankk.as 的檔案,控制 blankk 元件。

[Flash ActionScript 3] 偵測圖形是否碰撞重疊

用滑鼠可以拖曳黃色和綠色的平行四邊形,拖曳到正確的相對應框框裡,就會顯示 Ture,差太多就顯示 False。程式碼如下: [@more@] left_move.addEventListener(MouseEvent.MOUSE_DOWN, movieleft); left_move.addEventListener(MouseEvent.MOUSE_UP, Stopleft); right_move.addEventListener(MouseEvent.MOUSE_DOWN, movieRight); right_move.addEventListener(MouseEvent.MOUSE_UP, movieStop);   function movieRight(e:MouseEvent) { right_move.startDrag(true); } //右邊拖曳 function movieleft(e:MouseEvent) { left_move.startDrag(true); } //左邊拖曳 function movieStop(event:MouseEvent) {     right_move.stopDrag();     txt.text = String(right_move.hitTestPoint(right1.x,right1.y,true)) ; } //滑鼠放開時停止拖曳,並偵測是否碰撞 function Stopleft(event:MouseEvent) {     left_move.stopDrag();     left_txt.text = String(left_move.hitTestPoint(left1.x,left1.y,true)) ; }

[Flash As3] 按鈕旋轉物件

  [@more@] setSquare.addEventListener(MouseEvent.MOUSE_DOWN, StartMove); setSquare.addEventListener(MouseEvent.MOUSE_UP, StopMove); rotation_btn.addEventListener(MouseEvent.MOUSE_DOWN, StartRotation); rotation_btn.addEventListener(MouseEvent.MOUSE_UP, StopRotation); function StartMove(event:MouseEvent) {     setSquare.startDrag(true); } function StopMove(event:MouseEvent) {     setSquare.stopDrag(); } //如果滑鼠按下按鈕,就開始旋轉 function StartRotation(event:MouseEvent) {     stage.addEventListener(Event.ENTER_FRAME,addnum); } //增加旋轉角度 function addnum(event:Event):void {     setSquare.rotation +=  1; } //滑鼠放開按鈕時,結束旋轉 function StopRotation(event:MouseEvent) {     stage.removeEventListener(Event.ENTER_FRAME,addnum); }

[Flash ActionScript 3] 滑鼠點選以移動三角板

先畫一個三角板,轉換成影片片段,並將實體名稱取為 setSquare,然後在影格裡輸入程式碼。 [@more@] 另一種方式是將影像轉換成元件,將元件名稱取為 setSquare,並在屬性中選擇「匯出給 ActionScartp 使用」,並給予「類別」名稱。 這個方式是舞台(Stage)之內一開始沒有圖形,當 as3 程式呼叫時,才將元件褲裡的影像擺到舞台裡面(Line 4)。 Line 2: 指定變數 setSquare 為 Set_square 類別 Line 3: 將類別建立 setSquare 實體物件 Line 4: 顯示物件 如果要旋轉三角板,可以搭配偵測滑鼠滾輪的 delta 值,向上滾是正數,向下滾是負數,代碼及結果如下: setSquare.addEventListener(MouseEvent.MOUSE_WHEEL,onWheel); function onWheel(event:MouseEvent){ setSquare.rotation+=event.del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