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經營】[接新班準備2]座位安排

座位安排是每次開學必須想好久的,要考慮的因素很多,除了位置(遠近、單獨、協助)、組成(性別、個性、程度),還有教室空間與容量,又要搭配我個人上課的風格與巡視喜好方式,更久以前我是經常在變換教室座位隊形的。

image

[@more@]不過,自從幾年前看到學習共同體的座位安排,我就愛上了。

四人一組,平時上課時坐如照片樣,需要討論時,小組的前面兩人向後轉即可,這樣的安排既穩定又有彈性。

中間黃色的箭頭是老師上課走秀的伸展台,不是啦!是老師上課巡視的大走道,走在中間,往兩旁看一看,全部都巡視到了,不必繞來繞去的。

黃色直線的ㄇ 是「內圈」,這個方法是從施信源老師那裏偷學來改良的,內圈是老師巡視時比較照顧得到的。而外ㄇ就是「外圈」,享有比較大的自主空間,例如:可以自己挑選座位、和誰坐在一起、課堂工作完成的動作較快,可以穩定、獨立做自己的事。

當課堂工作進行時,我會拉一張有輪子的電腦椅,滑到中間大道,一個一個緊盯著內圈,可以立即給予指導協助,而眼睛時不時的觀著外圈看一下即可。

「內圈」和「外圈」是會隨時調動的,「內圈」的學習穩定了,可以慢慢調往「外圈」,而「外圈」若讓老師無法忍受了,就會調進「內圈」,所以大家都要積極努力才行。

還有一種,是離老師近一點比較好的,因為我的座位是在教室後方,所以隨時需要提醒的、喜歡動的,會安排靠近老師的座位,方便老師隨時有跑腿的人可以呼叫。

image

我們的座位還有互助功能,AB兩人互為教練,例如:A是B的國語、數學教練,B卻有可能是A的美勞教練

image

這個小組同時還需要常常合作,我們有大量的討論課,他們需要一起學習如何與組員合作。

image

組員是經常更換的,我希望他們能夠在兩年內與全班的所有人都合作過,最長是一個月,最短則是兩週就會換。

通常是這樣進行的:

我會先評估哪些是需要在內圈的,安排調動一番,即使還是在內圈,也會換位置、換夥伴。

再給外圈的人去選,選擇時也是會設定一些小規則,例如:不能跟上次一樣的夥伴、要男女一組為夥伴、一組裡面不能全部都男的、跟你沒坐過的人當夥伴、上次坐左側的要換到右側……等。

有時,我會讓外圈的人先選,再填進內圈的。

要注意的是,左右兩側的不要一直都讓他固定在左側或右側,看黑板歪同一邊過久不好。

這是24人班級的座位安排,接下來的班級人數達28人,我得多挪一個空間再放一組,我應該會將多的這組放在教室後方,也就是照片的右下角,因為中央大走道不能縮減,那是巡視最省時的控制台。

~~~~~~~~~~~~~~~~~~~~~~~~~~~~~~~~~~~~~~~~~~~~~~~~~~

班級的座位安排,是穩定全班的重要力量,上課時老師可以一眼看清楚全班的學習狀況,課堂工作、討論時孩子們也可以互助、合作,我很喜歡這種座位方式,而且堅持中間走秀伸展台一定要留著,哈。

 

延伸閱讀

[接新班準備1]第一封信(點選可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