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礁溪鄉時潮休閒農業區

p1_01 宜蘭縣礁溪鄉的時潮,舊名「大塭底」,塭在台語的意思,即是「低漥有水之地」,因地勢低窪,加上此地仍會受到漲退潮的影響,使得這兒的居民飽受潮水之苦,農田常為海水淹沒久久不退,尤其以七至九月收成之時,颱風來襲,更是使農民辛勤耕耘難以維生。日據時期,在時潮設大塭庄與塭底庄。直到民國三十五年元月,臺灣省實行地方自治,第一任村長以“一日二時潮水”之故而定「時潮」村名,三月,在村民大會通過而得名。地區也沿用此一名稱,一來表示自己的所在位置,兩來表示念本,不忘自己的故鄉。

由於地區內地勢低窪,開墾的歷史,其實就是人與水奮鬥的血淚史。地區土地常年積水,雖然土壤養力肥沃,卻不利耕作,先民圈地圍田之後,必須先以水車排水、挖土填補,方能開始種植農作物,且由於當時陸運未通,一切出入均需倚賴鴨母船等船隻,交通相當不便。鴨母船是自古以來行於淺水區的交通工具,大船走到烏石港後內陸河川則利用駁船或鴨母船做為運輸工具。早年陸運未暢,時潮社區的交通出入大部均需倚賴“鴨母船”等船隻協助進出 其後更以“鴨母船“從事養殖、漁撈、貨物運輸等工作,因此時潮社區便有「鴨母船的故鄉」之稱。

日據時期,日本人為求有良好經濟收入,開始以木頭興建二十五連閘門,以防止海水倒灌,接續則興建九連、十一連等閘門,自此,時潮稻作收穫逐漸增加。西元1940 年(民國29 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為因應戰備需要,開始道路的興建,即今191 縣道。由於是勞動居民們動工興建,所以稱「公工路」,又因為是給陸軍用的,又稱「陸軍路」。此路開啟了圓區的陸運發達,也因此在近30 年內,促使地區的地貌大幅改變。

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將九連、十一連、二十五連等防潮閘門加以改造成鋼筋水泥重力式防水閘門,民國五十二年,政府為有效防止海水倒灌,在頭城河下埔排水線的河道上建築防潮閘門一座-礁溪防潮閘門,於民國六十年完工。至此,地區內水流穩定,淹水的情況也較以往改善,使地區的農作得以穩定豐收,居民的生命財產也獲得更多的保障。

作者: 林育鋒

致力推動資訊教育,不遣餘力 ,讓學生得到最大滿滿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