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
教
學
與
宣
導
活
動
20%
| 1.實施戶外環境教學及生態旅遊。
| 2
| 2
| 1.環境教育融入九年級校外教學。
2.羅東農會、林場參訪,了解皮蛋、豆奶製作過程與本縣林業的發展歷史。
3.舉辦教職員環境教育活動:雷公埤、望龍埤參訪,了解當地生態與地理環境特色。
|
2.實施環境教育本位課程,研發環境教育教材、教學模組、環境議題行動研究,並將環境教育融入各科教學。
| 3
| 3
| 1.環境教育納入彈性學習課程。
2.班會討論提綱加入環境教育議題,讓學生進行討論。
3.能源教育融入科展: 化學科「藻藻發電—海藻萃取液製備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研究」與物理科「手搖式閃亮棒」獲獎。
4.獲環保局補助,與無尾港文教基金會合作進行「土壤是活的」教學計畫:緣起、內容、預期效益。
5.落實防災教育,進行防災演練。
| |
3.辦理環境教育研習並有辦理回饋意見調查及成效評估分析,及擬定改善計畫。(溫室氣體減量、能源、水資源、生物多樣性、全球化議題….)。
| 3
| 3
| 1.環境教育融入九年級畢業旅行。
2.針對全校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節能減碳議題宣導。
3.安排羅東農會、林場參訪,了解皮蛋、豆奶製作過程與本縣林業的發展歷史。
4.參與101學年度低碳樂活「主題學習營」。
5.舉辦環境教育影片欣賞:林鵰紀錄片。
| |
4.辦理環境教育活動並有成效評估分析(主題式、節日大型宣導、藝文競賽….)。
| 3
| 3
|
2.參與102學年度低碳樂活「主題學行營」。
3.舉辦環境教育暨健康促進七星山健行活動。
| |
5.結合民間團體、地方產業和社區資源辦理環境教育活動,並有卓著之事蹟。
| 2
| 2
| 1.與無尾港文教基金會合作,進行在地食材研習與「土壤是活的」教學計畫:緣起、內容、預期效益。
2.與無尾港文教基金會合作進行在地食材—米苔目製作。
3.社團課邀請無尾港文教基金會暨淡江大學教授林銀河老師到校位學生授課。
4.本土語言設請黃逸樹老師到校指導
| |
6.推動環保有功事蹟。(如環保有功教師、學生社團、學校、能源績優學校…)。
| 2
| 2
| 1.參加102學年度宜蘭縣科展,以能源教育為參展主題,於國中組化學科「藻藻發電—海藻萃取液製備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研究」與物理科「手搖式閃亮棒」獲獎。
2.參加環保智會王競賽,一人獲得入選。
| |
7.編製環境教育有關之著作或刊物。
| 2
| 2
| 1.電子校刊納入作文競賽優良文章。
| |
8.實際行動參與解決地方環境問題之事蹟。
| 3
| 2
| 1.以能源教育為參展主題,於國中組化學科「藻藻發電—海藻萃取液製備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研究」與物理科「手搖式閃亮棒」獲獎,期能解決實際問題。
2.環保志工協助校園社區打掃環境。
3.本校棒球隊協助校園後門、社區道路清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