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程計畫:宜蘭縣柯林國民小學環境教育中程(106-109年)計畫
一、依據
(一)宜蘭縣環境教育中程(106-109)計畫。
(二)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要議題─環境教育。
(三)落實執行環境基本法第 9 條,普及環境保護優先及永續發展相關之教育及學習 ,
加強宣導,以提昇國民環境知識,建立環境保護觀念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二、目的
(一)以「活力、湧泉、柯林心;人文、生態、萬長春」為願景,凝聚學校成員共識,增進環境教育小組運作功能。
(二)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發展符合當地特色之永續學校 。
(三)加強環境教學,培養全體親師生成為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提升環境責任感。
(四)落實推動校園生活環保工作,營造綠色學校之硬軟體設施與教學環境。
(五)促進學生對環境與永續發展之理念,建立積極正面的價值觀與態度,產生環保
行動。
三、目標
(一)以「活力、湧泉、柯林心;人文、生態、萬長春」為願景,凝聚全體教職員工共識,擬定環境教育年度計畫,落實環境教育小組運作功能。
(二)整合學校資源、結合地方文化生態產業,落實推動本校環境教育行動方案。
(三)強化本校環境教育師資能力,將環境教育從學校深耕,建立環境教育課程模組。
(四)因應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發展調適課程,建立「安全校園」。
(五)加強保護環境生態、推動自然環境資源永續利用,建立學生正確環境保育觀念為目標,對環境主動關懷,養成積極正面,主動解決的態度,進而實踐於生活當中。
四、辦理對象
學校全體親師生與社區民眾
五、辦理期程及實施重點:
本計畫辦理期程自民國106年至109年,為四年中程實施計畫。為有效推展本校環境教育,其逐年實施重點如下:
(一)106年
- 環境教育組織架構調整,以符合現階段環教業務推動。整合社區產業資源:柯林社區發展協會、冬山鄉農會四健會、三星鄉農會,整合環教教育認證場域:羅東運動公園、柯林湧泉、生態綠洲和武荖坑環境教育中心等資源,以利課程模組規劃與執行。
- 持續整合學校現有環境教育施作內容與設備,建置學校環境教育資源網及教學資料庫。
- 持續辦理環境教育研習,鼓勵學校教師參加環境教育人員認證24小時研習,以利環境教育活動推動。
- 落實年度環境教育計畫、節能減碳等計畫,實際扎根環教意識,並透過環境教育活動的實施與宣導,培養親師生節約能源、惜福、愛物及減碳之生活方式。
- 配合該年度政府堆行之計畫與規定。
(二)107年
- 為強化環境教育組織,提升環境教育組職實質運作,安排參訪環境教育推廣良好之學校,持續加強組織成員自我增能工作。
- 為有效結合學校資源與社區資源,配合環教多元議題,階段性整合與調整環境教育相關業務。
- 持續進行「環境教育」推動組織,開發、試行新課程,調整校內彈性課程和學校本位各項課程活動,並針對環境教育認證場域資源做相對應之教學設計。
- 整體性規劃垃圾減量、資源回收策略和愛護動物保育方法,培養學生愛護環境情操。
- 以柯林社區發展協會為主要志工團隊,推動綠色校園志工服務群,辦理志工環境教育講座,推廣環保正向觀念,培訓環保志工。
(三)108年
- 持續加強本縣環境教育資訊網多元整合之功能,提供各校作為推動環境教育之資訊互動平台。
- 整體性規劃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策略,培養愛護環境情操。
- 持續發展「武荖坑環境教育中心」、「蘭陽博物館環境教育中心」、「生態綠舟環境教育中心」系列課程方案,並申請其他專案補助經費,協助產果產出與編印。
- 依照環境教育中心各園區環境特色、環境教育目標進行展館空間規劃及年度性特展,協助課程方案的有效執行。
- 規劃縣永續校園行動方案,推動編列縣永續校園鼓勵計畫,逐年推動校本永續課程計畫,讓宜蘭縣的永續校園走出自己的特色。
(一) 109年
- 完成全縣環境與永續發展教育之網路資訊平台網絡與資料庫之建立,建置本縣特色校本環境教育推廣微電影分享平台。
- 運用環境教育終身學習護照,逐步擴大全民自主學習,並增進政府機關整合資源及合作,以強化環境教育的執行力。
- 結合蘭陽環境學習中心俱樂部,辦理每季特定主題工作坊,進行相關教學研究。
- 輔導其他具備潛力單位發展環境學習場域,持續與各已通過認證場所進行相關合作計畫,同時了解學校於各場所運用之情形。
- 運用年度環境教育成果展或研討會,取代現有環教考評,將主動替代被動進行年度環境教育成果分享。
六、期程架構表
項目年度 | 106年度 | 107年度 | 108年度 | 109年度 |
健全輔導機制 , 提升輔導知能
| 。結合宜蘭大學、東華大學、佛光大學等指導本縣環境教育輔導團進行永續校園及環境教育相關增能工作坊。 。建立輔導團與公部門及非政府組織之間的夥伴關係,並簽訂合作行動方案。 。強化本縣環境教育資訊網,推動結合網路資訊平台,建立系統化的輔導機制。 。落實環教輔導訪視轉型,實際協助學校扎根環教意識,並鼓勵學校以DFC(Design for Change)的方式,培養學生依學校個別情形,發現問題、找出策略、解決問題並與伙伴分享,以發展校各校本環教特色課程。 | 。評估環教輔導團增能成效與模式,持續推動輔導團增能工作坊。 。發展本縣環境教育教師認證制度。 。辦理本縣輔導團參訪外縣市績優環境教育團體或機構。 。國際環境教育資訊網建置:辦理國際環境教育網站設計競賽,並訂定獎勵辦法。 。結合環境教育輔導機制,持續協助全縣中小學,建立各校環境教育資訊平台。 。強化輔導團結合外部會組織,提升環教團實質運作規模。安排參訪環教推廣良好之縣市,持續加強推定輔導團團員自我增能工作。 | 。依據輔導團任務與發展需求,辦理專題性的輔導團增能工作坊。 。協助輔導所屬學校全面建置與維護環境教育資訊網,呈現各校推動成果。 。結合環境教育輔導機制,持續協助全縣中小學,建立各校環境教育資訊平台。 。持續推動政府機關、學校、民間團體及社區、大學、企業及民眾之主動參與,達成全民環境教育深耕之信念。 。整合東區三縣資源,辦理環境教育人員認證展延研習課程,輔導環境教育人員作展延研習時數的登錄。 | 。依據輔導團任務與發展需求,辦理專題性的輔導團增能工作坊。 。完成全縣環境與永續發展教育之網路資訊平台網絡與資料庫之建立。 。運用環境教育終身學習護照,逐步擴大全民自主學習,並增進政府機關整合資源及合作,以強化環境教育的執行力。 。建置本縣特色校本環境教育推廣微電影分享平台。 。運用年度環境教育成果展或研討會,取代現有環教考評,將主動替代被動進行年度環境教育成果分享。 |
充實環教資源 , 強化環境素養 | 。檢視各單位環境教育計畫,針對共同性資源進行分配與調整。 。檢視現有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方法及策略,落實具體行動方案。 。辦理本縣輔導團參訪縣內外績優環境教育團體或機構。 。整合縣內各局處資源,推廣環境教育相關業務。(含節能減碳) | 。整合各單位環境教育計畫,減少重覆與浪費,發揮最大效能。 。宣導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觀念策略,落實具體行動方案。 。辦理本縣輔導團參訪縣內外績優環境教育團體或機構。 | 。檢討本縣各單位環境教育計畫,規劃未來中程計畫。 。整體性規劃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策略,培養愛護環境情操。 。依據輔導團任務與發展需求,辦理專題性的輔導團增能工作坊。 。辦理本縣輔導團參訪縣內外績優環境教育團體或機構。 | 。檢討本縣各單位環境教育計畫,完成未來中程計畫。 。整體性規劃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策略,培養愛護環境情操。 。依據輔導團任務與發展需求,辦理專題性的輔導團增能工作坊。 。辦理本縣輔導團參訪縣內外績優環境教育團體或機構。 |
推廣課程活動 , 結合重大議題 | 。針對「氣候變遷因應與調適策略教育」、「山野教育」、「戶外環境教育」等國家重要政策進行相關宣導與主題研習。 。結合「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資源運用」概念,推展環境教育資源有效運用、行動參與、觀課以及多元評量等方式辦理全縣環境教育業務承辦人研習。 。針對本年度特定主題辦理教材及課程發展工作坊,並於年底辦理教材及教學活動推廣研習。 。辦理全縣性的地球日、國際環境日、水質監測等活動,推動節能減碳動手作的教育活動。 。以武荖坑環境教育中心為環教課程核心,整合在地相關環保議題之資源,協助規劃課程方案,提供優質環境教育課程與活動給各級學校學生及一般民眾。 。拓展綠博期間多元課程服務類型。 。建立武荖坑風景區及冬山河森林公園園區周邊水域及陸域環境之動植物資源資料庫,提供環境教育研究使用。 。推動空氣品質維護管理計畫。 。透過經費編列,有效推動環境教育整體工作。 。結合蘭陽環境學習中心俱樂部,辦理每季特定主題工作坊,進行相關教學研究。 | 。建立有效能的人力組織,強化授課師資結構及組織分工。 。邀請縣內外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師資辦理進階增能研習課程,或至優質典範之設施場所觀摩見學,提升種子教師戶外教學課程設計規劃與實際帶領操作之能力。 。申請教育部及環保署專案,針對「環境資源調查暨友善環境利用評估」、中心發展重要議題,規畫系列工作坊研習。 。持續進行「環境教育中心」專業領導工作坊,開發、試行新課程方案,調整中心各項課程活動,並針對環教中心所在地資源設計對應之教學教具。 。透過專案合作方式拓展環教中心相關資源,建立公私部門間優質夥伴關係與資源整合運用,並成為其他場域及夥伴單位的重要學習對象。 。培訓本縣環境教育志工,安排於環境教育中心場域協助課程執行。 。結合地方特色文化與生態創意產業,推動鄉鎮中小學策略聯盟,鼓勵校際之間師資與學生的環境教育交流活動。 。協助全縣各項環境教育與戶外教育相關計畫發展(如:水路課程、鄉土教育、海洋、戶外教學、山野教育、水資源與河川教育…等),並綜理及實施環教中心戶外教育現場教學工作。
| 。持續發展「武荖坑環境教育中心」、「蘭陽博物館環境教育中心」、「生態綠舟環境教育中心」系列課程方案,並申請其他專案補助經費,協助產果產出與編印。 。配合各學習領域(年度配合領域:自然科學及社會領域),辦理巡迴服務,提升教師專業效能,並提供教師可以參考運用的教學資源。 。擴大環境教育中心「教師專業研習」到校服務,規劃「水資源環境教育」以、「從遊戲理論、體驗教育及順流學習法談戶外環境教育」以及「生物多樣性與生態認識」等相關課程供各校申請利用。 。整合本縣環境教育認證機構(中心)資源,連結地方特色文化與生態創意產業,推動國內戶外環境教育遊學交流活動。 。結合本縣年度大型活動:綠色博覽會、綠色影展、兒童國際影展等推動環境教育工作,展現環保立縣、生活大縣的願景與積極做為。 。強化對外行銷管道,有效宣傳中心整體運作成果。 。規劃固定群體長期系列主題課程活動,並針對實施對象做前後期追蹤或實施成效評估。 。依照環境教育中心各園區環境特色、環境教育目標進行展館空間規劃及年度性特展,協助課程方案的有效執行。 | 。參與本縣環境教育重要施政會議(環境教育場所認證、環境教育行動方案、環境教育基金審議會等)。 。建立標準安全風險管理檢核機制、戶外教育之交通旅運、餐飲住宿、緊急救護等後勤配套措施。 。提升教師的戶外教學能力,培訓專業人力資源成立課程發展暨輔導團隊,以建立教學支援與輔導系統,發展優良教學案例,並建立資源共享機制,以落實戶外教育之成效。 。持續參與國內環境教育相關學術研討會,並積極進行研究投稿等學術與實務教學連結工作。 。輔導其他具備潛力單位發展環境學習場域,持續與各已通過認證場所進行相關合作計畫,同時了解學校於各場所運用之情形。 。透過國際交流之經驗,持續將資源進行點線面全方位之網絡連結,並運用公私協力模式,營造環境教育之國際平台。 。結合國家教育研究院之學習領域課程研發,鼓勵產、官、學、民間團體協作,以強化學校本位特色課程和其他戶外學習方案的規劃、執行,並訂定具體指標與評估方法,以確保戶外教育的品質。 |
推動低碳節能 , 健康永續校園 | 1.整合現有各校永續校園施作內容與設備,建置宜蘭縣永續校園資源網及教學資料庫。 2.結合宜蘭大學培養縣內永續校園規畫師,扎實建置永續校園人才庫。 3.盤點宜蘭綠卡推動項目,逐一落實節能減碳重點方案。 4.推動綠色學校及台美生態學校計畫,營造永續校園實作社群,讓永續校園落實具體。 | 1.規劃縣本永續校園教材與教學模組,讓校園永續工程與策略融入各領域課程。 2.以鄉鎮為單位,推動永續校園教師服務群,積極到各鄉鎮各校進行服務,協助各校改變現況,並創造生活美學永續校園。 3.進行宜蘭綠卡學習及生活行為素養分析,檢視師生節能減碳行動素養。 4.規劃跨國生態學校策略聯盟,進行整合式跨國環境教育交流研討或參訪。 | 1.規劃縣永續校園行動方案,推動編列縣永續校園鼓勵計畫,逐年推動校本永續課程計畫,讓宜蘭縣的永續校園走出自己的特色。 2.與縣內建築師、專家學者合作,逐一落實縣本永續校園計畫施作,讓宜蘭縣的永續校園規劃有方向、具有整體全面性。 3.將宜蘭綠卡透過家庭教育系統,普及於每個家庭,讓學生成為節能減碳種子,教導家長如何有效正確地進行節能減碳。 4.持續進行跨國環境教育研討與交流,增加更多元的環境教育策略。 | 1.運用自辦年度成果發表會,發表宜蘭縣永續校園中程推動成果。 2.持續傳承永續校園建置服務群精神與效益,讓服務群規劃長程計畫,讓社群持續經營。 3.發表宜蘭綠卡中程計畫成果,將綠卡正式推廣至每一個縣民。 4.辦理或參與跨國生態學校研討會議,讓宜蘭縣的生態學校推動成果被世界看到。 |
七、預期效益:
(一)、配合縣府層級環境教育專責推動輔導組織,有效整合各方資源與意見,形成環境教育推動及決策平台,使各項環境教育之推展能在各界有心人士推動下,穩定而長期進行,落實永續經營的本質。
(二)、持續辦理認證人員相關研習與進修機會,維持本縣各校皆有環境教育認證人員,並協助本縣公部門、社區民間組織、休閒產業取得環境教育場域設施認證,實現讓宜蘭成為一個環境學習城市的目標,落實「低碳綠活、韌性宜蘭」的願景。
(三)、培養縣內中小學教師對環境教育課程活動設計的能力,及建置教學所需的資料庫,透過網路資訊來進行資料的建置與分享,使本縣教師學生在進行戶外環境教育前能獲得必要的行前資料和教育,達成更好的教學成效。
(四)、透過獎勵補助方式,及完備教學資源,將精心規劃的環境教育場域和教材,結合縣內各級學校的戶外教學活動,順利地推廣到全縣,並蒐集課程評鑑的相關資料,不斷地進行修正改進,以達永續經營的目標。
(五)、透過縣內環境教育場域的規劃設計,結合縣內中小學教師的人力,對鄉鎮的自然環境資源進行基礎的調查和建檔,並逐漸增加擴充,提供各界研究之重要資料。
(六)、建立縣內中小學與民間組織、大專院校系所的合作夥伴關係,協助學校進行校園環境的規劃與環境教育教學。
(七)、提高本縣尚未申請教育部「永續校園」改造案的鄉鎮學校數,使更多的校園成為社區永續發展與教育的示範基地。
(八)、配合本縣環保局辦理「清靜家園全民運動計畫」、「環境創意教學工作坊」、「金秋環保知識擂台賽」等活動,以輔導學校進行生動活潑及多元性之環境教學與活動,促進學生採取負責任的環境行動。
(九)、從學校將環境教育推展到家庭、社區,營造健康、安全與關懷的生活環境。
八、執行與考核
(一)、各校配合有關資料,訂定校內環境教育實施計畫,報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備查。
(二)、配合縣內教育主管機關、環境教育輔導小組及中央教育、環保主管機關得隨時到府內各機關、社區與學校視察環境教育推行情形。
(三)、由教育部、行政院環保署依據本計畫辦理「推動環保有功學校、教師及學生」遴選表揚活動,獎勵環保績優學校、教師及學生。
九、本計畫奉縣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