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_3-7-2_校園食農教育-柯林超開心教育農場

校園食農教育-柯林超開心教育農場

目標:

1.推動有機教育課程,藉由照顧蔬菜,培養對蔬菜的認同感傳遞環境永續觀念。 2.透過食農教育改變校園師生飲食習慣,多蔬果少肉食,結合教案教學,能瞭解肉食與環境的關係。3.熟練栽種蔬菜的方法,讓學生從碰觸土壤中認識自然環境,熟悉自己的生長土地,將有機觀念帶回家庭4. 在栽種蔬菜期間不使用農藥,採取人工除蟲方式,培養學生友善對待環境的態度並培養知福惜福的情操(飯菜吃光光不浪費)。4.配合收成,在教學的最後,與學生約定待收成時,全班舉行火鍋大餐並做出料理與學生一起享用,每一位學生滿心歡喜並充滿期待。

進行方式:

1.活動期間:104年10月~105年1月,為期3-4個月,自栽種日起,學生必須每日前往澆水、抓蟲、拔草。 2.教學時間:一週一次,每次40分鐘,共6節課。 3.教學策略:栽種 ~ 觀察、討論、發表、紀錄 ~ 收成、享用栽種成果 ~ 心得交流 。 種植規劃: 時間 耕種實務項目 10/12~10/23 整地除草 10/26~10/30 種下菜苗 11/2~11/13 除草、抓蟲 11/16~11/20 疏苗間拔 11/23~11/27 A菜採收(配合自然領域植物觀察) 11/30~12/4 除草抓蟲 12/7~12/11 九層塔採收(配合自然領域植物觀察) 12/14~12/25 除草、抓蟲、鬆土 12/28~12/31 芥菜採收(配合自然領域植物觀察) 1/11~1/15 高麗菜採收(配合自然領域植物觀察) 1/18~1/22 土地涵養堆肥

成果描述:

1.透過食農教育課程,讓學生認識生活中的飲食習慣與環境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提升學生對環境保護的知識,並啟發尊重環境的意識與認知。 2.在下課時間會帶學生前往開心農園,進行觀察及紀錄的工作,其實學生每天都會前往開心農園澆花、拔草、抓蟲。學生對於種菜這件事非常在意,下課時間總會有人去察看菜苗,然後回來報告。蔬菜必須每天澆水,所以每天到開心農園看一看、逛一逛,成為學生的習慣。開心農園中種的是高麗菜,掛菜,A菜等蔬菜,蔬菜栽種體驗活動,帶給我們這些小小農夫大大的快樂。 3.菜園完成後,大家集思廣益為菜圃取名為超開心農場,因為老師的名字中有【超】字與栽種過程中【超】開心的,最後大家一起合照。

實施心得:

1.生活經驗的學習最珍貴與最難忘,誠如杜威所說做中學,學生平時在學校裡吸收許多有關蔬菜及生態的知識,不如讓學生親身體驗,有了深刻體驗,加深印象,如何不噴灑農藥,注意食安問題(近年來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農藥殘留問題嚴重),懂得選擇少肉食多蔬果的健康的料理,相信這才是學生一輩子帶著的能力。 2.學生在親手栽種蔬菜、照顧蔬菜的過程中,蔬菜栽種雖然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但是過程中歡樂不斷、驚喜連連,不只是學生,包括所有參與其中的人員,都非常享受這段忙裡偷閒的時光。從整地(清除石頭) 、鬆土與種下幼苗、澆水、長大、除蟲,幾乎每一天都能從超開心農園中得到歡笑,大家對超開心農園有認同感,而且種菜種得很有成就感。 3.蔬菜栽種體驗活動的最後一堂課,配合收成,在教學的最後,與學生約定待收成時,全班舉行火鍋大餐並做出料理與學生一起享用,每一位學生滿心歡喜並充滿期待,希望未來能在學生心中留下美好的回憶,也希望這份美好能繼續保持下去。

學習者心得:

學生1-我們大家都有用心幫我們的菜澆水,所以我們的菜一定會長的很好。 學生2: 腳在泥土的感覺軟軟的,我們今天認識高麗菜,掛菜,A菜等蔬菜 學生3: 整地(清石頭) 、鬆土與種菜苗、澆水、除蟲,種菜很辛苦,讓我覺得要愛惜食物、保護環境。學生4: 疏苗間拔、除草、抓蟲雖然很辛苦,但是辛苦是值得的,而且自己種菜對維護環境生態有幫助。學生5: 種菜好好玩,種菜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還能保護環境,而且我變得很會種菜,我知道種菜不要使用農藥,以免破壞環境。

DSC00982.jpg DSC0098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