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_辦理環境教育研習並有辦理回饋意見調查及成效評估分析,及擬定改善計畫

宜蘭縣孝威國小102學年度第2學期(103上半年度)

教師學校環境教育研習

 

  • 實施時間:103年4月9日(三)下午13:00~17:00
  • 實施對象:本校全體教職員工
  • 實施方式:影片觀賞、共同討論
    • 活動流程:

    13:00~13:20 開場與影片介紹

    13:20~15:00 影片欣賞

    15:00~16:00 共同討論影片內相關議題

    16:00~17:00 年段討論影片可融入的領域與主題

※教師簽到表


※活動照片

※省思與回饋

項目

題目(以下為範例,可視需求自行增加)

學員滿意度

5

()

4

()

3

()

2

()

1

()

研習主題

能增進自我專業知識提升。

25

75

0

0

0

研習主題合乎需求,輕易對課程有初步概念。

30

70

0

0

0

研習安排

研習訂定之時間恰當,方便參加。

100

0

0

0

0

研習場地規劃及座位安排恰當。

100

0

0

0

0

課程內容

講師講解清楚,深入淺出且生動有趣。

10

80

10

0

0

課程內容吸引我的注意,且能與聽眾有良好的互動。

80

20

0

0

0

自我成長

我很用心參與此次研習,且深入了解課程內容。

60

40

0

0

0

我還會積極參與相關研習,提升自我知能

80

20

0

0

0

其他

您對本次活動的具體建議是:

希望可以繼續舉辦相關研習

檢討及後續改善

這樣的影片適合低中高年段來欣賞,依據年段的不同可以探討的議題也很多,可惜時間不足,僅能探討到適用的議題與提問的問題,如果時間充裕應可以再延伸進行教案的撰寫。

 

 

 

宜蘭縣孝威國小環境教育教材討論單

Ù應用的電影:羅雷司

Ù電影簡介: 羅雷司》是一則有趣又感人的冒險故事,強調在自然和進步之間求取平衡的重要性。電影圍繞著羅雷司發展,他是個詼諧又討喜的角色,盡全力保護樹木和棲息於其 中的動物。在萬事樂砍下一棵樹之後,羅雷司從殘幹中冒出,生氣又焦急地告誡這個年輕的創業家。羅雷司身為森林守護者的工作受到考驗,因為有抱負 的年輕萬事樂砍下一棵毛樹,並為了發展他的遠大事業揚言要砍下更多毛樹。羅雷司生氣地指責萬事樂威脅到大自然的疏失行為,從他們的最初互動看來兩人很不對 盤,雙方都想擺脫彼此,不過隨著時間他們逐漸開始互相喜歡,然而羅雷司最後仍敵不過萬事樂不計代價想建立自己野心事業的貪婪行徑,即使這代表會砍下所有樹 木而破壞毛樹谷,於是萬事樂變得力不從心並徹底失望。幾年之後,世界上已看不到任何樹木,此時泰德悄悄溜出已完全人工化的絲呢鎮,展開尋找萬事樂的冒險旅 程,因為他想要知道如何把活生生的樹帶回家園,以完成夢中情人奧黛莉的心願。

Ù應用的年段:______________

Ù應用的內容:

可探討的議題

可結合的領域

建議實施方式

   
   

103_五年級下學期環境教育校本特色課程教學計畫

【五年級下學期環境教育校本特色課程教學計畫】

單元或主題名稱

掌中偶戲—作夥來演戲

設計者

張芳嫺

教學年級

五年級下學期

教學節數

12節

議題融入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布袋戲偶角色的沿革。

二、學生能透過語文學習及本土語發音條件,編寫符合布袋戲演出創意劇本

三、依據劇本人物設計,分組設計創意布偶人物及佈景

四、推選各組人選,進行排練並實際演出

分 段 能 力 指 標

教 學 資 源

語文:

D-2-6-7 練習利用不同的途徑和方式,收集各類可供寫作的材料,並練習寫作。

藝術與人文:

1-3-2 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完成有規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1-3-7 在表演戲劇活動中,表現積極合作的態度,並表現自己的才藝潛能。

綜合

2-2-9蒐集有關生活週遭鄉土文物或傳統藝術、生活藝術等藝文資料,並嚐試解釋其特色與背景。

3-2-10認識社區內的生活藝術,並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在生活中實行。

  1. 多媒體:布袋戲演出短片觀摩
  2. 錄音及音響設備
  3. 電腦、單槍設備
  4. 宜馨閣舞台
  5. 布袋戲偶

相對應

能力指

標代號

教 學 流 程

時間

分配

教學

資源

評量

方式

藝文 1-3-2

藝文 1-3-7

v活動一:大家來看布袋戲

【準備活動】:老師上課前先下載或準備好影片

1.欣賞各種布袋戲演出(傳統、創意、電視版)

2.討論與發表:請小朋友討論每一種布袋戲演出

效果與表現型差異性

【老師引導學生從人物角色(傳統故事)、舞台布幕設計(比較過去與現在)、音效(錄音與傳統口白)、演出場地(廟會活動)、服裝或布偶設計等去觀察討論】

3.透過簡報統整與分享以上內容

4.分組模仿劇中人物口白與對話演出

擷取播放過的影片一小段對話,邀請2組同學上台練習,並提示學童注意語調、動作、說話速度等進行演練。【完畢,老師給予鼓勵】

 

~第一節結束~

 

10分

 

10分

 

 

5分

 

5分

 

10分

 

單槍設備

網路資源短片

 

布袋戲偶

自編簡報

網路資源短片

 

發表情形

 

 

 

演出效果

相對應

能力指

標代號

教 學 流 程

時間

分配

教學

資源

評量

方式

 

 

 

綜合 2-2-9

語文

D-2-6-7

 

 

 

 

 

 

 

 

 

 

 

 

 

 

 

 

 

 

 

藝文 1-3-7

綜合3-2-10

v活動二:劇本設計與編寫

1.分享上學期劇本編寫的作品。

※ 分享前,老師先說明劇本票選標準:

文句流暢度20%

場景設計與人物安排20%

故事效果與吸引力30%

劇本獨特創意設計30%

 

2.最佳編劇劇本票選

※說明未來將以票選結果的劇本為主,設計及編

排戲劇演出。

採無記名投票方式票選–

公開表揚入選劇本,並給予獎勵

3.以學生為中心,做劇本的編寫與修改。

※和學生討論劇本設計及改編應注意事項

例如 1.劇本場景大綱規劃(時間 地點 次序)

2.故事人物的個性分析

3.製作布偶服裝道具材料清單

 

共同完成劇本編修

1.劇本編修確定,每人影印一本,熟讀並分組演練

1. 指導學生依興趣分組討論劇本演出與音效設

計,並規劃每個人負責的項目及工作進度。

*分組活動【演出、道具、音效】

演出組:布偶人物腳色分配與動作練習

道具組:設計演出場景順序與製作道具

音效組:依據劇本錄製口白與音效

 

~第二~四節結束~

2.分組練習活動(場地分配):

演出組:腳色演出分配,並著手進行布偶設計

製作及動作練習

道具組:依上節規劃的場景順序,討論製作布

幕與道具採購

音效組:依據劇本的編寫修飾口白對話並開始

製作或尋找配樂與錄音工作

 

~第五節結束~

 

20分

 

 

 

 

 

 

10分

 

 

 

10分

 

10分

10分

10分

10分

 

 

 

 

20分

20分

 

 

 

 

 

 

10分

10分

 

10分

 

10分

 

 

各組設計編寫的劇本

 

 

 

 

 

 

 

 

入選劇本

 

 

 

 

 

入選劇本

 

工作進度表

 

 

 

 

工作進度表

 

 

創作劇本

討論、參與情形

 

 

 

 

 

 

 

 

討論、參與情形

 

 

 

 

 

討論、參與情形

 

 

 

 

 

 

 

討論、參與情形

藝文 1-3-7

綜合3-2-10

v活動三: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

主要活動練習與設計:

演出組

道具組

音效組

時間

1.劇本場景設計

2.材料蒐集與採購

1.規劃布幕場景製作材料與採購單

2.提出請購單

1.準備錄音設備與器材

2.熟讀劇本對話演練

20

 

20

1.分配布偶繪製

2.布偶服裝設計

1. 場景設計圖

2.場景轉換設計

1.人物腳色分析

2.討論人物特性

20

20

完成布偶製作

 

道具設計製作

口白對話鍊習 與試錄

40分

1.布偶動作演練

2.人物動作模擬與音效撘配

道具場景搭配演出無誤實際與演練

音效和演出組搭配

40

 

~第六—九節結束~

 

v活動四:彩排與演出

  1. 依各組工作執行,進行演出的準備
  2. 指導學生依工作分配及順序進行彩排

※搭設布幕、舞台、音效音樂輸出

  1. 實際彩排演出與錄影(老師協助錄影供大家彩排後檢討與討論)

4. 檢討與討論

※老師請各組說明各組活動進行過程與困擾或

需要改進舉補充地方

5.音效組協助製作演出節目單,邀請家長及全校參觀演出

 

v活動五:作夥來演戲【邀請全校欣賞表演

1.故事人物介紹、劇情介紹

2.正式演出

3.戲棚下的故事:演出者邀請台下的觀眾上台演練操作

4.心得分享

 

~第十~十二節結束~

本單元結束

 

 

 

 

 

 

 

 

 

 

 

 

 

 

 

 

 

 

 

10分

 

10分

 

 

 

20分

 

 

 

 

 

5分

15分

10分

10分

 

演出順序及工作進度表

 

 

 

 

 

 

 

 

 

 

 

 

 

宜馨閣舞台

 

音響設備

 

 

 

 

 

 

 

宜馨閣舞台

 

 

 

 

 

 

 

 

 

 

 

 

 

 

 

 

 

 

參與情形

團隊合作

 

 

 

討論、參與情形

 

 

 

參與情形

團隊合作

 

103_六年級下學期環境教育校本特色課程教學計畫

【六年級下學期環境教育校本特色課程教學計畫】

單元或主題名稱

冬山河逍遙遊

設計者

吳宏寧、翁健庭

教學者

吳宏寧、陳淑珍

教學年級

六年級

教學節數

12節

議題融入

環境教育、資訊教育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目標

一、培養孩子健全人格。

二、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三、富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培養孩子懂得感恩、包容。

分 段 能 力 指 標

教 學 資 源

社1-3-2:了解各地風俗民情的形成背景、傳統節令、禮俗的意義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社1-3-4:利用地圖、數據、座標和其他資訊來描述和解釋地表事像及其空間組織。

社1-3-8:比較不同生活環境的交通運輸類型。

健體3-2-1:表現全身性身體活動的控制能力。

健體3-2-3:瞭解運動規則,參與比賽,表現運

動技能。

資訊教育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資訊教育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1. 網站(鐵馬奇兵單車資訊網):

http://www.ebike.com.tw/index.php

2、網站(師大單車社):http://www.ntnu.edu.tw/

cyc/03lesson/03lesson_01_stru.htm

相對應

能力指

標代號

教 學 流 程

時間

分配

教學

資源

評量

方式

 

 

 

 

 

 

社1-3-2

 

 

 

 

 

 

 

 

 

 

 

 

 

 

 

 

 

 

社1-3-8

 

 

 

 

 

 

 

 

 

 

 

 

 

 

 

 

 

 

 

 

 

v活動一:認識單車

前言: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暢遊冬山河,要徹底把冬山河的沿途景觀盡收眼底,必須要準備良好且適當的交通工具,相信單車是最適合的工具。

※認識單車:分為以下三點介紹:

1. 介紹單車發展史

前言:自行車從發明、使用到現在短短只有兩百年的歷史,這兩百年間人類在不斷的嘗試與研發過程中,將玩具式的木馬車發展成人類主要的交通工具,再從交通工具轉換成今日各式新穎休閒運動自行車。在內燃機動力取代人力之後,自行車的前景突然變的黯淡無光,幾乎成為科技創新發展過程中遭到汰換的產品,但經過自行車愛好者與製造商的努力,現在的自行車則是兼具交通運輸與休閒運動的熱門工具,至此,自行車發展的目的也從最早的娛樂用途變為交通代步及休閒運動用途。

a、自行車的發明

b、臺灣自行車產業的發展

c、自行車的類型

d、結語

2.綜合活動:心得與分享

~第一節結束~

3. 單車結構及名稱:(附件一)

a、向學生介紹單車結構大致可分為32個部位。

b、介紹完後,教師指某幾個部位,學生是否可回答得出來。

c、學生分享印象最深刻部份。

d、動動腦,測驗部位名稱。

~第二節結束~

4. 單車簡易維修

在騎乘單車時,排除外力碰撞的因素,較易遇到的故障狀況是破胎與鏈條脫落。

a、破胎之維修:遇到破胎時,單車有前後輪快拆裝置,可輕易的拆下輪胎,拿出修理工具包裡的備用內胎更換,打完氣後就可迅速的上路,而破掉的內胎則利用晚上或休息時再補胎﹔沒有快拆裝置,就只能在現場慢慢的補胎了b、破胎維修之分組動手體驗。c、鏈條脫落之維修:鏈條脫落的主因是變速不 當,所以在變速時踏板要保持往前踩踏,不要往回空踩,因往回空踩極易造成鏈條脫落﹔將脫落的鏈條重新掛回齒輪盤,手握腳踏板回轉一圈,鏈條就可掛回到齒輪上了。d、鏈條脫落維修之分組動手體驗。

~第三節結束~

10分

 

 

 

 

 

 

20分

 

 

 

 

 

 

 

 

 

 

 

 

 

 

 

10分

 

 

 

15分

5分

 

 

10分

10分

 

10分

 

 

 

 

 

 

10分

10分

10分

 

 

 

 

 

 

 

 

 

 

單槍、網站

 

 

 

 

 

 

 

 

 

 

 

 

 

 

 

 

 

 

 

學習單

 

 

 

 

 

 

 

 

觀察

實作

 

社1-3-4

 

 

 

 

 

 

 

 

 

 

 

 

 

 

 

 

 

 

 

 

 

 

 

 

 

社1-3-2

 

 

 

 

 

 

 

 

 

 

 

 

 

 

 

 

 

 

v活動二路線景觀介紹

前言:冬山河線自行車道,顧名思義即是沿著冬山河畔的車道,路段從冬山火車站至親水公園附近五結大閘門之間,而車道兩旁以栽種風箱樹為主。近臨五十二甲、河口濕地生態多樣性,逢水鳥季節時,是賞鳥的最佳地點。這裡有著平埔族噶瑪蘭人的聚落,人文背景豐富,回味已疏離的地名-加禮宛。

  1. 冬山火車站:台灣鐵路管理局位於北迴線宜蘭冬山火車站,重新打造第一座高架火車站,外觀以拱形交叉鋼構造,連續圓弧型的棚架設計,頂部有白色薄膜覆蓋輕而透光,遠眺猶如一座大型的瓜棚,也是全台灣首座”瓜棚式”月臺 。
  2. 五十二甲:位於利澤簡老街的西邊,冬山河南側。相傳這裡昔日開墾的土地面積有52甲,其名稱由此而來。
    根據噶瑪蘭廳志記載:「五十二甲溪四水匯聚成渠,至奇利簡渡頭,合加禮遠港入海,以田得名。」
    五十二甲原為冬山河舊河道流經之地,水患嚴重,長久以來皆為低窪濕地。如今大部分稻田已成沼澤地,成了候鳥與水鳥的絕佳棲息場所。候鳥季節時,常可見綠頭鴨、琵嘴鴨、蒼鷺…等鳥類的身影。
  3. 綜合活動:心得與分享

 

~第四節結束~

 

  1. 清水閘門:平緩和順的冬山河緩緩地流向大海,其中,有一個叫做下清水的地方,它是冬山河下游入海口處最低窪的所在。1969年,防潮大閘門落成使用,20孔閘,每孔2.5公尺,對調節水量發揮極大的功能,自此以後,山洪暴發或海水倒灌成災,便成為冬山河下游居民過往記憶。1981年,因負荷量需求,又開工設置大型自動閘門,防汛防洪功能,更形增強。
  2. 冬山河森林公園:冬山河森林公園位在冬山鄉冬山河的上游,台9省道及冬山河道之間,園區面積約為十六公頃,以自然森林樣貌為主題,整治冬山河坡面及綠化周圍環境,並設置健康運動場、兒童遊樂區、賞鳥平台、步道及旅遊中心等設施,欣賞遠處山嵐,河面波光粼粼,環境相當優美。
  3. 綜合活動:心得與分享

~第五節結束~

 

 

 

 

5分

 

 

 

 

 

 

15分

 

 

 

 

 

15分

 

 

 

 

 

 

 

 

5分

 

 

 

 

 

 

15分

 

 

 

 

 

 

15分

 

 

 

 

 

 

 

10分

 

 

 

 

簡報

 

 

 

 

 

 

簡報

 

 

 

 

 

簡報

 

 

 

 

 

 

 

 

 

 

 

 

 

 

 

簡報

 

 

 

 

 

 

簡報

 

 

 

 

 

 

 

 

 

 

 

 

 

 

 

 

 

 

 

 

 

 

 

 

 

 

 

 

 

 

 

 

 

 

 

 

 

 

 

 

 

 

 

 

 

 

 

 

健體3-2-1

 

 

 

 

 

 

健體3-2-3

 

 

 

 

健體3-2-1

 

 

 

 

 

社會1-3-4

 

 

 

 

 

 

 

 

 

 

 

 

 

資訊

教育4-3-5

社1-3-4

 

資訊

教育4-3-6

v活動三:單車闖關遊戲

1、第一關:暖身活動,學生依序騎單車繞五育館兩圈。

2、第二關:平衡活動,學生在約長10公尺,寬2公尺

的長方形內,須大於15秒,才能騎出長方形外,且

在15秒之中,不能超出長方形,違者再來一次。

 

~第六節結束~

 

3、第三關:我會蛇行,在寬敞的場地設置6個角錐

(5個間隔),每個間隔距離2公尺,學生依序繞著

角錐S形彎曲前進,不限時間,碰到角錐須重來一次。

 

~第七節結束~

 

4、第四關:排隊我最行,每組約4-5人,學生依序每隔

5秒換下一位出發,繞著五育館內部周圍,每組繞

兩圈;行進中,若後面學生的車輪碰到前面單車的

車身,則全組須再來一次。

 

~第八節結束~

 

v活動四:冬山河單車行規劃

前言:學校位於冬山河附近,想必學生多多少少有到

周遭環境閒逛,對其美麗的風景留下深刻的印象。

  1. 讓學生畫出印象中冬山河單車車道路線圖。

 

~第九節結束~

 

  1. 挑選幾個較好作品上台發表,給予獎勵。
  2. 從中統計哪幾個風景點是大家較常去過,再問學生

    都是和誰去比較多?為什麼想去那邊?

     

    ~第十節結束~

     

  3. 學生上網找資料,還有哪些風景點未到過且值得造

訪?它們的特色在哪裏,把它們記綠下來。

 

~第十一節結束~

 

  1. 學生回家利用課餘或假日時間,親子一起去實地參

觀並把路線、風景記錄下來(可用畫下來、拍照或

攝影方式來記錄),到校後把自己的資料整理,規

劃自己理想的冬山河單車路線。

  1. 挑選幾個較好作品上台發表,互相欣賞。

    ~第十二節結束~

 

15分

25分

 

 

 

 

 

 

25分

 

15分

 

 

 

25分

 

 

15分

 

 

 

 

 

10分

 

30分

 

 

 

 

15分

25分

 

 

 

 

15分

25分

 

 

 

25分

 

 

 

 

15分

 

單車

3-5輛

 

 

 

 

 

 

交通錐

6個

 

 

 

 

 

 

 

 

 

 

 

 

 

簡報

 

圖畫紙

 

 

 

 

 

 

 

 

 

 

 

學習單

 

 

 

 

學習單

 

實作

實作

 

 

 

 

實作

 

 

 

 

實作

 

 

 

 

 

 

 

實作

 

 

 

 

分享

 

 

 

電腦操作

 

 

 

 

觀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