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學期環境教育校本特色課程教學計畫】
單元或主題名稱 | 在地人文 | 教學者 | 林麗雅 | ||||||||||
教學年級 | 二年級 | 教學節數 | 9 | ||||||||||
議題融入 | 環境教育 | 教材來源 | 自編 | ||||||||||
教學目標 | 一、清楚明白的口述一件事情 二、發言不偏離主題 三、了解住家及學校附近環境的變遷 四、能依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說出來 五、認識並欣賞周遭環境 | ||||||||||||
分 段 能 力 指 標 | 教 學 資 源 | ||||||||||||
【語文】 2-1-1-4能在聆聽時禮貌的看著說話者。 3-1-1-1能清楚明白的口述一件事情。 5-1-7-2能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所觀察到的訊息。 【自然與生活科技】 1-1-4-1察覺事出有因,且能感覺到它有因果關係。 1-1-5-2嘗試由別人對事物特徵的描述,知曉事物。 3-1-0-1能依照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說出來。 【環境】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3-1-2能具有好奇心,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角色,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 | 簡報(介紹學區附近廟宇、二十四節氣) 垃圾袋 學習單 農民曆 節氣卡片 | ||||||||||||
相對應 能力指 標代號 | 教 學 流 程 | 時間 分配 | 教學 資源 | 評量 方式 | |||||||||
【語文】 2-1-1-4 | v活動一:孝威廟宇─介紹學校附近的廟宇
利用簡報的方式介紹學區附近的廟宇及特色。
◎艮安宮:玄天上帝 ◎五福宮:神農大帝 ◎勝安宮:玄天上帝 ◎城隍廟: ◎保安宮:玄天上帝
◎艮安宮:乾隆時代居民為了祈求平安所蓋的。剛開始是毛竹蓋的土角壁茅屋平房。後來改建木造瓦頂磚石壁,朝東北。民國二十六年時,改變座向,變成朝東南。 |
5分
20分
|
簡報
簡報 |
課堂討論口語評量
課堂討論口語評量 | |||||||||
【語文】 2-1-1-4
| ◎五福宮:原本是在榕樹旁的一間小土地公廟。因土地公廟被榕樹樹根包住,為了將土地公移出並翻修廟宇(升廟格),所以請神農大帝當五福宮的主神。土地公則成側神。 ◎勝安宮:民國前45年(西元1867年)邱姓居民出海捕魚,發現一尊帝爺公神像,居民帶回供奉在海邊的罟寮。後來由於颱風侵蝕,罟寮被破壞,所以暫時供奉在邱姓居民家。二十多年後,邱姓居民搬家,其餘邱姓族人就出錢買地蓋廟。剛開始為茅舍,民國二十九年因颱風破壞,所以改成木屋。民國五十三年改成水泥造。 ◎城隍廟:原本名字叫大眾爺祠、大眾廟。廟的由來傳說有兩個。第一個是傳說二百多年前(乾隆時期)很多大陸人到台灣開墾,但是因為船隻簡陋,所以有很多船難。很多罹難者漂流到冬山河和蘭陽溪交會處,沒有人認領,當地居民出錢蓋祠安置。第二個是傳說嘉慶年間,祖先到台灣開墾,會將大眾爺神像在船上參拜。由於神蹟顯赫,所以信徒出錢在冬山河和蘭陽溪河口蓋茅屋供奉。 ◎保安宮:傳說多年前一位林姓居民由大陸到台灣開墾,為了祈求在海上能平安順利,於船上祀奉玄天上帝 ,並在落地後繼續供奉。由於林姓居民所供奉的玄天上帝神蹟顯赫,當地居民特出錢蓋廟,並一起祭拜林姓居民所供奉的玄天上帝。
◎東方廟宇特色: (1)講求對稱的建築:以主神的眼神焦點和前金連成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兩邊的建築對稱。習俗以建築物的左邊為尊,稱龍邊。右邊居次,稱虎邊。 (2)封建階級的建築:廟宇建築有最簡單的一門四壁,到尊貴的五朝門。一般冊封帝后者可建五門,稱五朝門。分別是龍門、三川門(中港門和小港門)、虎門。將軍、王爺廟建三門。土地公廟僅可建單門。 (3)安全防禦的建築:民間以抬高地基,可防淹水,更可顯現地位,各殿的階梯以奇數為主,因習慣稱奇數為陽數。另用石壁、石窗防禦盜賊,增加安全感。 |
15分 |
簡報
|
課堂討論口語評量
| |||||||||
【語文】 2-1-1-4 3-1-1-1 【自然與生活科技】 3-1-0-1 【環境】 1-1-1
【自然與生活科技】 1-1-5-2 | (4)傳統美學的建築:廟宇以吉祥圖案配合石雕、木雕、彩繪等裝飾,發展出居家美學與權威象徵的建築物。屋頂上用彩色瓷片剪出各種戲劇故事及吉祥圖案的剪黏。 (5)聚集一堂的神明:早期來台移民創業維艱,籌建廟宇不易,為因應居民心靈的需要,而將各種神明聚集一堂,所以廟中有主祀與附祀神明的組合。進而佛、道神明共祀一廟,如觀世音菩薩附祀於道教廟宇中,這種包容的組合成為臺灣宗教信仰的特色。 ◎回教代表廟宇─清真寺,有圍繞的柱廊,中心一個大拱頂。 ◎基督教─教堂,以尖頂建築為主,屋頂有十字架標誌,除了耶穌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跪拜神像。 ◎佛教─佛教建築以塔狀建築為其突出特徵,現存的塔可分二類,一是印度式的,但也帶有中國特色;二是另式擴要採取中國原有樓閣形式,平面正方形和八角形居多,一般為七至九層。結構有木塔、磚塔、磚木塔、石塔、銅塔、鐵塔和琉璃磚塔等。 ~第一節結束~
◎觀察五福宮舊址,並察覺植物生長與生活環境的影響。 ◎觀察舊的五福宮廟門與新的五福宮廟門差異。 ◎觀察五福宮建築特色。 ◎協助清理廟宇附近的環境。
◎觀察艮安宮外觀與方位。 ◎觀察廟門、計算艮安宮前階梯數是否為奇數。 ◎觀察艮安宮建築特色。 ◎協助清理廟宇附近的環境。
~第二、三節結束~
b.辨識回教、基督教、佛教與家鄉廟宇的建築。 c.寫出實際走訪的心得與感想 d.上台發表與分享心得 ~第四節結束~
|
5分
10分 15分 10分
5分 10分 15分 10分
10分 10分 10分 10分 |
垃圾袋
學習單
|
口語評量
實作評量
課堂討論 紙筆評量 | |||||||||
【語文】 2-1-1-4 3-1-1-1 【自然與生活科技】 1-1-4-1 1-1-5-2 【環境】 3-1-2
【語文】 5-1-7-2 【自然與生活科技】 1-1-5-2
【語文】 2-1-1-4 3-1-1-1 5-1-7-2 【自然與生活科技】 1-1-4-1 1-1-5-2 【環境】 3-1-2 | v活動二:節氣介紹
介紹二十四節氣的制定方式與由來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曆法家所獨創,用來指示一年中氣候寒暑變化的週期,以補救我國以前使用陰曆日期,無法配合季節變化的缺點。 →古代人們注意到一年四季中,夏季的陰影似乎較短,冬季時則較長,隨著季節變化,竿影長短會跟著變化,因此取中午時竿影最短的那天為夏至,取竿影最長的那天為冬至,另外在春秋兩季裡發現,各有一天晝夜時間相等,便定這兩天為春分和秋分,接著陸續又制訂了一些節氣,到了兩漢時期二十四節氣就已完備了。
2.節氣對對碰 老師公佈二十四節氣的名稱,請學生猜猜看,哪些節氣在春季出現,哪些是夏季、秋季與冬季? 春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夏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3.常見節氣個別代表的意義 介紹二十四節氣中較常見的節氣其代表的意義。 a.春季: 立春:春季開始,表示萬物開始有生氣。 春分:春季過了一半,晝夜長短相等,古代曾稱春分與秋分為晝夜分。 清明:天氣逐漸和暖,春暖花開,草木開始萌發茂盛,大地一片氣清景明的現象。 b.夏季: 立夏:夏季開始,此時已出現溫暖的氣候,萬物迅速生長。 夏至:炎熱的夏天真正到來,是白天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因此日影是一年中最短的,過了夏至日,白天漸漸變短,夜晚慢慢加長。 c.秋季: 立秋: 秋季開始,氣溫將由熱轉涼,涼爽舒適的秋天就要來臨。 秋分: 秋季過了一半,此時陽光直射赤道上,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晝夜長短相等。 d.冬季: 立冬: 冬季開始,冬是終了,作物已收割貯藏,農事完成。 冬至: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日影是一年中最長的。 ~第五節結束~ |
10分
10分
5分
5分
5分
5分 |
簡報
節氣卡片
簡報 |
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 口語發表
課堂討論 口語發表 | |||||||||
【語文】 2-1-1-4 3-1-1-1 5-1-7-2 【自然與生活科技】 1-1-4-1 1-1-5-2 【環境】 3-1-2
|
以常見的節氣為基礎,介紹其節氣俗諺。 ◎春季節氣俗諺: 「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麥子後插秧」:春分這一天如果下雨,就表示秋季會豐收。農人只要在春分日忙種麥子和插秧,就可以期待秋天的豐收喔! 「春分有雨病人稀,五榖稻作處處宜」:春分如果下雨,人們就會特別注意天氣的變化,增添衣物。而農作也因有雨水的滋潤,會更容易生長喔! 「清明風若從南起,預報田禾大有收」:清明日吹南風的話,稻作就會豐收;如果吹北風,則可能會歉收。 「清明晴魚高上坪,清明雨魚埤下死」:清明這一天如果天氣晴朗,日後雨水就會多;相反,則可能會有乾旱。 ◎夏季節氣俗諺: 「立夏起東風,十塘九塘空」:如果立夏這一天吹東風的話,今年就會少下雨,並且會有乾旱,農夫們可就要傷透腦筋了。 「立夏得食李,能令顏色美」:「立夏」這一天許多婦女都會將李子榨成汁,混在酒裡喝,這種酒據說能夠養顏美容,所以稱為「美容酒」。 「小暑驚東風,大暑驚紅霞」:小暑時節如果吹東風,大暑時節如果在傍晚時紅霞滿天,這都是颱風來臨的前兆,民眾們一定要做好防颱準備。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小暑過後,天氣就會一天比一天還炎熱喔! ◎秋季節氣俗諺: 「雷打秋,年冬高地半收,低地水漂流」:立秋這一天如果打雷,對二期水稻收成會有不好的影響。 「處暑,會曝死老鼠」:「處暑」這時節的天氣非常炎熱,一點都沒有秋天的涼意,酷熱的天氣甚至會把老鼠「曬」死呢! 「一雷破九颱」:「處暑」時節颱風最多,老一輩的人認為「只要打雷就不會有颱風,有颱風就不會打雷。」,雖然這個說法缺乏科學根據,不過這可是古人根據經驗法則所歸納出的心得喔! ◎冬季節氣俗諺: 「立冬收成期,雞鳥卡會啼」:「立冬」時期正值收成季節,放飼的雞或野生鳥群有不虞匱乏的穀物可吃,所以常會生機勃勃的頻頻啼叫呢! 「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冬至是古代的過年,所以才說吃了湯圓就算是長了一歲。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大寒這一天如果天氣不冷,那麼寒冷的天氣就會向後展延,來年的春分時節天氣就會十分寒冷。 ~第六節結束~ |
10分
10分
10分
10分 |
簡報 |
課堂討論 口語發表 | |||||||||
【語文】 2-1-1-4 3-1-1-1 5-1-7-2 【自然與生活科技】 1-1-4-1 1-1-5-2 3-1-0-1 【環境】 3-1-2
| v活動三:我們的在地特色農產 1.節氣與農產的關係 請學生從家中帶農民曆到校,藉由農民曆認識不同節氣下的各種農產。 a.何謂農民曆? 農民曆是中華民族老祖先的智慧結晶、累積無數經驗而成之的一本曆法,有規則、系統教導後代子孫如何在生存環境內認識時序、萬物自然消長收藏的行事參考。 b.農曆與國曆的介紹 國曆的由來-地球繞著太陽公轉,而有規則的時令變化,陽曆即依此時令而制定,經過數千年來不斷的修正,我國則於民國元年,為順應時代潮流而改用此曆為國曆。 農曆的由來-我國以農立國,在傳統社會中,農民多喜用農曆(民間俗稱舊曆),並依此為民俗節慶及耕種等農時的準繩。雖然我國自民國元年採用世界通行之陽曆作為國曆,但一般民眾仍習於沿用農曆,許多的歲時節慶,仍活躍於生活中,這種兩曆合用的生活方式也早己為國人所習慣。
一年共分為廿四個節氣,依序是立春為節,雨水為氣;驚蟄為節,春分為氣;清明為節,穀雨為氣….。亦即總共有十二個節和十二個氣。而節氣除提供農家農耕時機、農作栽植種類的參考之外,也表示了氣候的變化與季節的輪替。
~第七節結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