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篆刻上課講義

書法篆刻社講義.doc

101學年度 壯圍國中 書法篆刻社         2012.09.04

  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鐫刻印章的通稱。中國的雕刻文字,最早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鍾鼎文……等,是屬於中國傳統造形藝術之一。因為印章的字體大多用篆刻,且印章鑑賞、把玩的發達,印章的雕刻與書法繪畫並駕齊驅,而形成了一專門性的藝術,我們稱之為「篆刻」。

 因印章字體大都採用篆書,先書後刻,故稱。金屬印章,一般先刻印模,隨後燒鑄;晶玉印章,古代用手工琢成,現用金剛砂琢蝕,即「電刻」;石、牙、角、木等印章,直接用刀鈍刻。

 篆刻是書法藝術通過刀刻以後的再現,是書法、章法、刀法三者綜台的藝術。種類有秦印、漢印、半通印、象形印、套印、六面印、迴文印、花押印、關防、閑章等。

 —————————————————————————————————————————

1.古金木:

 約在西周、東周時代,主要多為戰國時代的遺物。印材多以銅為主,亦有金、銀、玉石、犀、象、陶多種。當時作為官吏的信證或交易物質時用為信證。因印文為古代文字,有著渾穆古樸之美。

 

2.秦漢印:

 秦以後的印章改變了許多。皇帝的印章叫「璽」,臣子的印章叫「印」;漢承秦制,皇帝的印章也叫「璽」 ,官多半稱「印」,太守、御史、將軍稱「章」。官吏通常把印帶在身上,以便隨時作簡牘的「封泥」之用。因為白文印在封泥比朱文鮮明,故多半為白文。秦印風格蒼秀,漢印方正平直,佈局謹嚴,風格雄渾,皆為近代篆刻家仰慕的對象。

3.魏晉南北朝:

 因紙的發明,印章由封泥漸為捺印,改由用朱印的方式。因此魏晉南北朝的印章失去了漢印雄渾的風格,而形成一種粗放的型態。

 

4.隋唐宋的官印:

 至隋唐官吏已不佩印,而改發「魚符」。但官印的制度還存在,只是變為官署中常備的官印。這些官印大小相當於漢印四倍大,且變成了朱文方印,不似漢印的渾厚,而有纖細線條、流暢秀麗之美。至宋便有九疊篆體印文,但這種官印已缺乏藝術性。

 

5.唐宋的鑑藏印:

 在書畫鑑賞上,使用印章作為書畫鑑賞之用;約始於唐代。

6.文人篆刻:

 把書齋號刻成印是唐李泌,到元趙孟頫畫中落款處也都用印。元士大夫所培養的篆刻趣味,到明代更加濃厚。文彭他將一些精選的詩文佳句,刻在自己的印石內,以表現自己的風雅之趣,更將刻提升與書畫藝術並駕齊驅的新境界。

7.明末清初的篆刻:

 明末清初時,安徽出現的名家,因他們之間藝術風格都互通聲息,而形成派別,稱徽派皖派。另一批在江蘇重視精細的刀法,技法上以卓越華麗為特色,稱為吳派

 

8.清末與民國的篆刻:

 趙之謙能以漢印、徽浙兩派為基礎,加上自己的個性,獨樹一幟。吳昌碩、齊白石,其作風都能表現強烈的個性現代人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