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能研習

研習紀錄–103年度生活課程教師專業成長12小時培訓研習

103年度宜蘭縣生活課程輔導小組於暑假7/10-711期間,辦理一梯次生活課程教師專業成長研習12小時培訓課程,共計有43校87位老師全程參與12小時課程,並完成實作任務,取得研習證書,在此恭喜所有辛苦參與此次培訓課程的老師們。

  1. 研習課程內容及講師:

一、課綱精神與教學實踐:秦葆琦教授。

二、教科書分析與主題教學:董蕙萍老師。

三、主題教學案例分享與分析:吳明素主任。

※教學案例分享:

1.《成長的喜悅》/光復國小強怡芬老師

2.《樂活跤踏車》/宜蘭國小陳惠美老師

3.《金橘飄香》/四結國小吳明素主任

四、主題教學實作與分享:吳明素主任、參與研習學員。

秦葆琦教授講授生活課程課綱精神與教學實踐

董蕙萍老師分析生活課程教科書與主題教學

強怡芬老師分享教學案例

吳明素主任講授生活課程案例分析

陳惠美老師分享教學案例

課堂小討論,思考案例的評量基規準

主題教學規劃實作

實作討論,每一組的老師們都好認真

各組主題教學規畫實作發表

各組主題教學規畫實作發表

研習回饋單

研習回饋單

兩天課程安排課綱精神、教科書分析、主題教學等到課程實作與評析等面向課程,讓老師們對生活課程有完整的了解。尤其「主題教學實作與分享」的課程,更是檢視參與老師們整個研習課程後,對生活課程課綱精神覺知的一個重要活動。期待老師們回到教學現場後,真正落實課綱精神於課堂中,展現專業與自主。

貳、參與研習教師回饋:

一、此次研習內容最有收穫之處:

1.對生活課程支課綱精神與主題教學有更精進的認知。只要願意,主題教學設計與實作並不難。

2.各項實際教學案例分享。小組實作構思、動腦設計、溝通合作。日本教學參考資料分享。

3.生活課是低年級最有趣的課程,透過這次研習,可以知道其他老師的智慧與創意。

4.複習課綱的精神與內涵。增刪課本內容,轉換成在地的生活課程。

5.了解生活課程主題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多面向的活動設計。教案實例分享、參與實作。

6.對生活領域的精神及課綱有更深入的了解。能了解主題式活動規劃的要件及目標的訂定。更有能力去規劃生活課程。

7.對主題教學更有概念。認識異國的生活課程。了解不要受限課本的框架,可自創符合學校及學生情況的相關課程。

8.各組活動設計分享,受益良多。

9.能在研習中獲得許多創新的靈感。能了解生活課程的內涵。

10.教學單元活動分享。

11.案例分享。講師的熱忱。

12.看到各種活動範例。對生活課程理念更進一步認識。

13.主題式教學。

14.認識生活教學方式的不同面向與多元的評量規準。案例的分享讓我學到生活課要以兒童為主體來設計。不必依教科書照本宣科,可以學校特色並以學生為主體來轉化課程,並以真實情境來引導小朋友學習。

15.生活課程三大領域要相連結還要單獨教授。要以兒童為主體是重要的。各組分享收穫良多。

16.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以學生應習得能力為教學導向依據。

17.生活領域逐漸走向主題統整真的有幼小銜接的感覺。

18.分享其他國家的教學方式。課程如何轉化為己所用。如何藉由體驗,探索成長學習。

19.知道生活領域學習的特質(自然,社會,藝文)。能運用教科書做課程轉化,使學習更有成效。

20.了解生活課程的可塑性、精神。與不同學校的夥伴激盪出不一樣的點子。

21.對生活課程的課程規畫,教學有進一步的認識,可以幫助實際教學運用。透過實作更能對課程的規劃有實質的幫助。

22.對於生活課程有不同的角度認識,以及教學重點的轉變。

23.主題教學實作。案例分析。教科書轉化。

24.分工合作。注重團隊學習。認識國際的觀點。

25.課程會以學生為主,能以體驗、探索活潑教學。

26.了解生活課程的教學重點。了解如何適應各地各校之特色轉化教科書。

27.了解生活課程可操作的主題面向,以及精神脈絡。

28.能從案例分享中獲得新啟發。

29.了解生活課程如何設計活動。教科書可做刪減、保留或增加。

30.以主題式發展課程。舉實例分享讓學員清楚課程的設計及學習單大方分享。認識他校老師。

31.教學分享。教案實作。

32.案例分享。實作。能力指標轉化。

33.對課程統整有更完整的概念。

34.團隊合作、協同教學的重要。生活課程之綱要與教學實踐。主題教學之案例分享。

35.生活課程是主題式的。要把課本轉化。

36.了解生活課程的三個面向。

37.第四階段(各組討論、寫教學內容、分享)、第一階段(課綱精神與教學實踐)、第三階段(教學案例)。

二、研習心得:

1.很熱絡的討論,可以集思廣益。

2.包羅萬象的生活課程是最活的課程。希望未來的課程安排可以讓孩子能學得更多學得更快樂。

3.很棒,頗為充實、實用。

4.對生活課程有較完整的認識,知道許多活動設計的案例,也能試著自己設計。

5.這次研習收穫很多,除了學到主題式的教學,也從教學同儕之間學到很多教學經驗。對於未來的生活教學會有更好的概念,也更有把握也會將上課所學的知識應用於教學上。

6.經由講師的上課與分享案例,對生活課程有更深入的了解。並了解如何設計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設計與如何轉化教科書以適應各校特色。

7.對生活課程有更多的認識。時間很緊湊,但課程很有趣也很有意義。

8.從理論出發,實際教學經驗分享重點,最後教師設計及分享都會讓老師把生活課程的研習重點立即實踐,開啟生活課程的創意泉源。

9.敬謝。輔導員的努力是學員們學習的楷模。教科書轉化能力加強很多。

10.期待自己有機會真實從低年級的生活課程之帶領。

11.所謂的玩包含了多少專業呀!!辛苦了!

12.生活課主題課程需以兒童為主體來培養兒童的生活能力,研習後我會嘗試以主動課程來上生活課。

13.Thank you!

14.謝謝!

15.這是充電的研習,雖然未來一年並沒有低年級的課,但是課程有許多觀念、實作案例都是課堂上很棒的點子。

16.能與一群夥伴一起在教學活動設計中撞擊出火花激盪出創意和靈感相當感動。

17.這兩天聽了很多主題案例的分享,如何轉化成符合自己學校、班上的課程而加以運用,是個難題!但研習期間尋回的教學熱情,讓我願意試著去做做看,謝謝大家的努力。

18.課程過於緊張,要吸收消化的東西很多,幸好透過網路學習平台自行慢慢學習。

19.課綱精神更加了解,對生活課程內涵更加聚焦。兩天研習下去,吸收到許多活動設計、鋪陳,摘錄了帶領的技巧,從中體認到除了吃喝玩樂活動呈現,還需掌握五個能力主軸面向,才能落實生活課程所賦予的目標。

20.小組討論設計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協助在實際情況中體驗、探索、發現問題、試著解決問題,以多面向的評量,肯定孩子、激發孩子潛力。

21.兩天的學習,感謝老師精心的安排與分享,讓教學現場的我有更清楚的認知,重拾創作與統合的能力,讓教學更能貼近學生的學習經驗。感恩!

22.感謝承辦人讓我對生活教學注入活水,教學能更深入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