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歌仔戲的原鄉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羅東鎮1



  用唱歌的方法來說故事,在西方國家稱為歌劇,在中國叫京戲,在台灣則有歌仔戲。
歌仔戲是台灣民間戲曲中,唯一在宜蘭發展的「歌劇」,曾經引起台灣普遍的共鳴。所以,宜蘭可以說是歌仔戲的原鄉。

歌仔戲依不同的表演形態,可分為落地掃、野台歌仔戲,內台歌仔戲、廣播歌仔戲、電視歌仔戲。各式各樣的演出型態,使歌仔戲的面貌展現不同的趣味。
 

清末民初時期,宜蘭流行著一種傳自福建的民歌小調。有能歌善彈的人,將這些民歌小調改編成有故事的歌曲,並以輕便方式自拉自唱。從抒發感情的彈唱變成
一種有角色對白,有樂器伴奏表演,隨地唱演起來。這樣的表演方式就是「本地歌仔」,相傳發源於員山鄉頭分村。

歌仔戲的曲調好聽易記,唱白淺明易懂,受到觀眾的喜愛。因此,原來只在鄉村演出的野台戲進入城市戲館表演,表演的目的也從答謝神明,變成供娛樂觀賞的
職業性演出。近年來,部份歌仔戲團更應文化中心、國家劇院邀請演出。例如本縣蘭陽戲劇團在宜蘭演藝廳的表演就普獲觀眾好評。

最早表演本地歌仔的人,遇人群聚集的地方,便以竹竽圍成表演區就地演出。所以稱為「落地掃」(土腳作)。有一次,廟會酬神戲剛演完,舞台上空空的,表
演歌仔的演員藉機跳上台去唱演一番,想不到受到觀眾熱烈的喜愛。就這樣,落地掃從泥土地走上野台表演。直到今天仍有許多歌仔戲團應各地廟宇之邀,演出答謝
神明的野台戲。

戰後,歌仔戲受到全台灣觀眾的熱烈喜愛。當時不但發行許許多多的歌仔戲唱片,廣播、電影及電視歌仔戲更是風靡全台。
電視歌仔戲進入每一個家庭,呈現與過往不同的新面貌;觀賞歌仔戲成為一般家庭的日常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