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木屐-一個社區總體營造的生活工藝振興計劃

 


澳近山有個地方從前叫做「白米甕」,意思是盛產稻米的谷地。日治時代台灣人受日本影響流行穿木屐,因為白米甕附近有森林,也逐漸發展為木屐材料的供應地。
隨著時代的變遷,木屐業沒落了,稻米早就不再盛產,「白米甕」的地名也斑剝隱退,沒多久以前開始被人習稱為「白米社區」。

 
新的白米在蘇澳地區都市化和工業化的衝擊下,舊聚落逐漸被低矮的街道式居民所取代,年輕人大部分離村出外,與台灣大部份傳統的村落面臨相同的困境。他們
的未來在那裡?他們是否都得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故鄉在地圖上消失,在工業化的潮流中淹沒?現在居住在這裡的白米人也都得嚴肅地思考這些課題。就這樣,白米
社區重新面對「木屐」來思考。

圖片5-26白米木屐展示

圖片5-27:白米木屐館展示集錦


屐原來是個實用的生活必需品,但是早已喪失了這種角色。如果要對它有所改變,就必須重新賦予木屐一種新的生態定位。就在這種思考邏輯下,木屐終於從一件生
活日用品轉化為一種文化藝術的手工藝品,在木屐上做彩繪,讓居民和小孩有一個發掘創意和想像力的活動,社區每個家庭都重新體驗木屐角色的轉換。

 
白米人不知不覺間重新發現了「木屐」,一種文化性、藝術性、生活工藝性的「木屐」。不只是把宣告死亡的木屐復活了,同時也讓社區社會再生了。彩繪木屐重
新給白米帶來新的個性與魅力,也為台灣的地方文化創造出一種新的面貌。單憑這一點,白米已在台灣地方文化發展史上占有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

 
白米彩繪木屐讓人想起西方的復活節彩繪蛋殼、荷蘭到處可見的木屐工藝。我們似乎也看到了白米的木屐踢踏舞,白米的木屐節。白米不再是輪廓模糊的地名,它
將透過木屐,呈現豐富的地方表現、社區容貌。一種生活文化的創造深深地嵌在台灣的國土一隅,也鑲綴在福爾摩莎美麗的耳垂上。美麗與生活和產業,原來是可以
如此共生,合而為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