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服飾

 
台灣原住民與山水為伍,服飾中融合天地間自然的色彩,加上古老制度及文化的洗禮,使得原住民的服飾,展現極致的美感,織布的材料以苧麻為主,再利用天然
植物染色。由於製作麻線的步驟繁複,現在已經很少人用傳統方法做麻線;在與漢人、日本人接觸後,原住民也開始利用毛、棉等不同色線,與麻線交織使用,使得
衣物的顏色更加鮮明多彩,且圖案更加突出。

  泰雅族群因為地域的隔絕,布匹的紋飾和色彩有很大的不同,南澳地區的泰雅族人,喜好使用紅、黑、藍的顏色織成平行的橫條,線條色彩的靈妙穿梭其中,萬千變化中也有化繁為簡的哲學,呈現另一種樸質的美

圖片5-4a圖片5-4b
泰雅服飾:南澳地區泰雅族人喜好使用紅黑藍的顏色織成平行的橫條。

圖片5-4c水平織布機。


灣漢人衣飾的風格由早期的承襲大陸,日漸演變出本土的特色。欣賞台灣早期的傳統服飾,不僅要注意它的外在形式,衣物上的圖文,更是包含了特有的寓意。在傳
統社會中,大部份服飾都是婦女手工縫製的。女孩子的好手藝,通常也是其聰慧伶俐的代表!從前尚有「不會做衫,不能嫁人」之說!

  童帽是小孩子滿月時,外婆送的賀禮。童帽的形式很多,其中狀元帽形似屋宇,兩側以垂珠、絲帶裝飾,帽子除了有保護頭部的作用外,從上頭一針一線精緻的繡工,可以想像長輩對新生兒的期待及祝福。

  除了喜慶場合,傳統衣裙通常都是青黑色系。圖5-6是女性穿著的大祹衫。在衣服的表面我們可以看到。雲紋的繡邊與寬直的布條形成對比,整件衣服變得較為柔和、飄逸。繡花只裝飾於襟邊、袖口…等處,有集中視覺的作用,將觀者的視覺焦點集中在精緻的繡花上。

圖片5-5童帽。圖片5-6大祹衫:大祹衫是短衫的一種,它的開襟方式是右衽大襟。也是女性上衣最常見的剪裁方式。

圖片5-7a

圖片5-7b

肚兜:即是現今的胸罩,在台灣多為閩南女子或小孩穿著。基本形制有菱形、扇形、正方形等。

圖片5-8馬面裙:裙身前後各有一長方形裙門,故稱為馬面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