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手冊-朝天子


第三十課  朝 天 子


欣賞

教學重點

  1. 歌譜教學:
    1. 因曲調音域較廣,教師可依學生音域移調演唱。
    2. 最後一個樂句:「逍遙樂天世間無」一句,亦可移低八度演唱。
  2. 歌調教學:因為北管戲所使用的唱唸為「中州音」(一般稱為「戲語」或「官話」)若非經
    長時間的語言學習,無法演唱。本教 材針對此點委請專人以國人慣用之「福佬話」重新編詞,以利教學
    之便。
  3. 說  明:由於北管傳統唱腔艱深、難懂,故將北管嗩吶曲牌「朝天子」編為演唱曲,以符
    合學生普遍之程度。另將二首北管戲代表性之唱腔譜列於下,提供教師參考。


台 灣 的 北 管 戲 曲

        
清代中葉以降至台灣光復之前,北管戲曲曾是台灣民間最盛行的傳統曲藝,二百多年來喧囂熱鬧的北管戲
曲響徹台灣時空,無論婚喪喜慶、廟會節令,激烈喧騰的北管樂曲,是台灣傳統的「熱門音樂」。

        
中國大陸並無「北管」之劇種,台灣早期文獻史料亦無「北管」的名詞,其實「北管」原本祇是「南管」
的對稱,而所謂的「管」可能就是「曲館」之意。民間稱呼演唱南音、南樂的曲館為「南館」,後來以訛
傳訛變成「南管」或「北管」之稱。

        
台灣最早流行的戲曲音樂是南管,南管曲藝精緻典雅,曲文優美,甚受文人雅士喜愛,一般基層民眾難以
吟詠,且南管優雅、舒緩的音樂節奏並不符廟會熱鬧需求,因此,在清乾嘉年間,花部亂彈傳入台灣之後
,所謂的「北管」迅速取代「南管」,成為台灣最流行的戲曲藝術。

        
北管其實是一個泛稱,泛指早期傳入台灣所有以中州音(正音)演唱的各種聲腔,均統稱為「北管」,因
此北管戲曲內容非常龐雜,凡是福佬、客家以外的所有樂曲均被歸為北管範疇,其中最主要的是「亂彈」
戲曲,台灣民間所稱的北管多專指亂彈,一般民眾也都以為北管戲曲即是亂彈戲曲。台灣俗語;「呷肉呷
三層,看戲看亂彈」,可見亂彈在台灣戲劇中的重要性。

        
按清,李斗《揚州畫舫錄》記載:「兩准鹽務例蓄花雅兩部以備大戲。雅部即崑山腔,花部為京腔、秦腔
、弋陽腔、梆子腔、羅羅腔、二黃調統謂之亂彈。」雅部專指崑曲,原有尊崇崑曲之意,其他各種聲腔均
歸納為花部,統稱為亂彈,換言之,清中葉所謂「亂彈」是指非崑曲之各種聲腔。《花部農譚》則言:「
梨園尚吳音(即崑曲)」,然而「吳音繁縟,其曲雖極諧於律,而聽者使未看其文,無不茫然不知所謂。
」而「花部者,其曲文俚質」「雖婦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氣為之動蕩。」花部亂彈以其俚質通俗故能
廣受一般民眾喜愛。

        
台灣的北管,其實是包涵花部亂彈和雅部的崑曲,狹義的北管是專指「亂彈」而廣義的北管定義還包括崑
曲(俗稱細曲)、四平腔和其他非福佬、客家語系的各種聲腔。因此它的內容不僅是亂彈而已。

        
北管戲曲所使用的語言一般稱為「官話」或「戲語」,是介於國台之間的特殊語言,觀眾難以理解,比如
「魁星走動」唸成「ㄎㄨㄟˊ ㄒㄧㄥ ㄗㄠ.ㄉㄨㄥ」,「何不獻上」唸成「ㄏㄜˊ ㄅㄨˋ  ㄏㄧㄢˋ
.ㄙㄤ」,即非國語也非台語,一般認為是「變質京音」或是湖廣地方話,北管戲曲的角色有上六大柱、
下六大柱之分,上六大柱是指小生、老生、正旦、小旦、大花(淨)、三花(丑);下六大柱則有老旦、
花旦、公末、付生、二花、付丑。北管發聲方法分粗口、細口兩種,其中小生與旦角使用細口(假嗓),
其他角色則使用粗口(本嗓)。

        
北管音樂概分西皮、福路兩大類,西皮屬皮黃系統,民間稱為新路;福路屬梆子系統,民間稱為舊路。北
管曲牌數量眾多,且各有不同用途,曲牌吹奏以嗩吶為主,民間俗稱為「牌子」。北管樂器通常因地區、
派系、規模之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常用之文場樂器有:吊規仔(西皮派)、殼仔弦(福路派)、三弦、楊
琴、嗩吶、噯仔、笛子等,武場常用樂器則有:單皮鼓(或稱北鼓)、梆子、搖板、木魚、堂鼓、通鼓、
大鑼、小鑼、響盞、鐃鈸(分大鈔、小鈔)等。除北管戲曲使用北管音樂之外,早期台灣的布袋戲和北部
的傀儡戲、法事科儀也是爰用北管樂曲,因此北管是台灣民間最普遍的傳統音樂。

        
北管劇團分為職業戲班和業餘社團兩種,職業劇團一般稱為「內行班」,演員多由童伶組成,以演戲為職
業,民間稱北管戲為「大戲」或「正音」,在一般民眾觀念中,北管戲被視為最正式、隆重的戲劇,因此
舉凡建醮、入廟等較莊嚴的宗教儀式,通常要演出北管戲以示隆重。

        
業餘的北管社園一般稱為子弟團,成員來自社會各階層,稱為「子弟」,有別於職業劇團演員,至今北管
子弟軒社仍是台灣最普遍的民俗社團。北管曲藝盛行時期,台灣東北部、北部、中部都曾經發生派系對立
事件,如宜蘭、基隆、花蓮、台北地區的西皮、福路之爭;台中、彰化地區的軒、園對抗等事件,其中又
以西皮、福路之爭最嚴重,當時西皮派以軒、堂為名(如暨集堂、敬樂軒),主要樂器為吊規仔,供奉田
都元帥,福祿派則以社為名(如福蘭社、總蘭社),主要樂器為殼仔絃(椰胡),以西秦王爺為戲神。兩
派子弟經常發生糾眾械鬥事件,雖然清廷派兵鎮壓,雙方仍爭鬥不以,成為台灣戲劇史上最嚴重的對立事
件。
隨社會型態的轉變,北部戲曲早已沒落,西皮、福祿均已衰微,西皮福祿之爭就不了了之,原
本盛極一時分布各地的子弟軒,目前不超過百團,而尚能粉墨登場表演子弟戲的軒社則不出5團,多數北
管子弟社團都已名存實亡,或已淪為喪葬陣頭,原本「輸人不輸陣」,重視榮譽不求利益的「子弟精神」
,也早已蕩然無存。 

  <本文取材自林茂賢/鑼鼓喧天話北管>

 

北管音樂

        
台灣的北管,是很籠統的名詞,一般性的說法是:除了閩南語系、客家語系的戲曲及音樂都稱為北管。然
而由北管工尺譜叫南管工尺譜通用,加上慶弔及戲曲、宗教等後場藝人的活動,使北管的範圍及種類樂險
龐雜、交疊甚或混淆,甚至前述閩客劇種之鼓介、過場譜、樂器亦難免於受其影響。

        
廣義的北管包括了下列每一個種類,甚至包括了京劇(外江)、閩劇,最狹義的北管指的是吹打樂的牌子
,而各地區、各社團所認定的北管又有或多或少的界限和歧異。

  1. 細樂曲: 簡稱「細曲」,又名崑腔曲,曲風與戲曲之崑腔相似而不同。
  2. 細樂譜: 又名崑腔譜、弦子譜。與北管譜交疊混用,有套曲、有單曲,標題性音樂。
  3. 十音: 又名13腔、十全腔、聖樂、崑腔陣,採用細樂譜及其絲竹樂器再加上叫鑼與繹、雙音、雲鑼,
    並以管領奏,後引進雙清、 揚琴及各式胡琴,立奏與行奏時更有彩旗、彩爐、彩燈以點儀式之盛大,是
    典型鼓吹樂的形式。
  4. 戲曲唱腔: 包含明、清以來崑、亂劇種,有福祿、西皮、二簧、梆子、吹腔、崑腔、4平亦有地方小戲
    如蘇北的王婆罵街、安徽的蓮花 落及鬥草等。
  5. 空牌: 鑼鼓演奏曲。
  6. 北管譜: 一般性器樂譜。
  7. 牌子: 原有唱詞,漸以嗩吶一支代唱,久之,以更多甚至成群之嗩吶加入後,除了戲劇演出之必要均省
    略唱詞,曲牌有一江風、浪淘沙等,這是台灣最常見的吹打樂。

        
北管包括民族音樂中歌樂、器樂、戲曲等類型即器樂中弦索、絲竹、鼓吹、鑼鼓、吹打五大型態,更橫跨
了宗教儀式、社會功能、生命禮俗、藝術表演等四大面向,以其多元、多源的面貌與種類更富學術文化價
值,實有賴更多的音樂工作者發掘、傳習與再生。


《譜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