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手冊


第二十四課 阮若打開心內門窗


必修

教學重點

  1. 介紹「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的創作背景。
  2. 教唱重點:

    1. 歌譜教學分二部。
    2. 歌詞教學。
    3. 本曲的旋律創作,已完全脫離傳統五聲音階,並逐漸習慣於使用升降變化音來增加情感的表達。
    4. 第廿五至廿八小節需注意切分音。
    5. 第三十小節的變化音應注意演唱的音準。
    6. 教師可針對男女學生不同之音域條件,進行移調演唱。


時 代 背 景

        
從1950年代開始在積極的進口替代工業發展策略下,許多新工廠創設,年輕人為貼補家用或實踐理想,也紛紛投入都市的就業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這首歌曲應運而生。

        
到1960年,農業的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比例之50%,而到1973年則降至30%;工業部門的就業人口原佔20%而提高至34%;服務業的就業人口比例更提高至35%,工業與服務業的發展擴大了女性勞動的就業機會(從1960年代中期的32%到70年代初期的38%),根據統計食品、紡織及電器三項製造業就吸收了女性就業人數的一半,而加工出口區女性員工更佔4/5。

【本文取材自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林鐘雄著】


阮 若 打 開 心 內 門 窗

        
這首歌曲是農業社會過渡到工商業社會時,呂泉生與剛自日本返國的王昶雄先生共同的創作。

        
在社會的每個轉型期,總有許多人為適應新生活作抉擇,青春、學業、理想、家庭與愛情……那個年代的青年男女,選擇了為家庭奉獻,或許會辜負自已的理想;或許必須遠離心愛的人;或許須要放棄學業……

        
世事難以兩全,傳統社會的惇厚民心,致使每個人都心甘情願….而異鄉孤獨的日子,偶爾想起曾經的夢想、心上的人,也是會心酸落淚的。

        
王昶雄曾留學異國多年,他非常能體會異鄉遊子的種種心情,懷念是人之常情,但現實還是得去克服、去面對。

        
「阮若打開心內門窗,總會看見五彩春光、心愛的人、故鄉的田園、青春、懷念的美夢」,是呀!只要把心打開,美好的人、事、物便會一一浮現;只要不悲觀、懷著希望,生活就會是美好的。

        
呂泉生和王昶雄以這首歌獻給台彎的子民。雖然台灣的現況不是非常令人滿意,但我們也希望「打開心內門窗」,大家都可以摒除偏見,關心台灣、接納台灣,多一個人關心「她」,「她」就多一分希望。

        
王昶雄原作第四段詞為:「雖然前途無希望,總會暫時消阮滿腹怨嘆。」

        
後來為順應大家的建議而放成今之:「雖然花無百日紅,總會暫時消阮滿腹怨嘆。」


《附錄》

        
中國自周朝起就有七聲音階,音階內各音間的距離有全音、也有半音,但排列的方式如西洋七聲音階不盡相同。它的半音位置分別是在音階的第四、五音和第七、八音之間,音階中的七個音,分別為:宮、商、角、變徵、徵、羽、雙宮,相當西洋音樂的Do、Re、Mi、#Fa、So1、La、Si。

        
這七個音輪流起調一次,也可以排成七種不同的調式,分別記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