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教學重點
- 介紹丟丟銅仔起源之說法。
- 強調其為「宜蘭民謠」。
- 教唱重點:
- 歌譜教學分二部,視學生程度分派。
- 歌詞教學應注意虛字之使用及咬字之清晰。
- 部分歌詞如「火車」及「峒空」等,亦可簡短有力地演唱八分符。
- 演唱第二樂句的「丟丟」二定時,可採下滑音演唱。
- 演時開始時,可利用漸強及漸快模仿火車起動之情境;最後五小節的「嗚」字,模仿火車到站速度漸緩,演唱及伴奏則可漸弱及漸慢。
宜 蘭 開 發 之 歷 史 簡 介
蘭陽平原早先是噶瑪蘭人的居住地,他們自稱為「Kavalan」,致使來到此地的漢人皆稱此地為「Kavalan」,即譯音為噶瑪蘭、甲子蘭、蛤仔難、甲子難、蛤仔蘭等。
乾隆53年時,清廷頒布「許買番地」之令,也由於渡台禁令的開放,大陸來台的移民倍增,台灣西部可供開墾之地,盡已開發,所以移民們便深入原住民居住地區開墾。
嘉慶元年,吳沙率領兩百多位閩粵移民,來到蘭陽平原,展開大規模墾殖,蘭陽平原的開發約可分為三階段:
- 濁水溪(今蘭陽溪)以北之西勢地區。
- 濁水溪以南之東勢地后。(嘉慶七年以後)
- 陳輝煌主導開墾的近山地帶。
嘉慶五年,清廷正式納宜蘭入版圖,置噶瑪蘭廳;至同治末年,宜蘭的開墾已大致完成。
關 於 丟 丟 銅 的 說 法
關於這首曲調的說法,課文中採用的是最普遍流傳的一重,但為避免以偏概全之憾,茲附數種說如下:
- 擲銅錢遊戲時,落地叮咚作響的聲音。
在昔的的農業社會中,民間曾盛行一種擲銅板的賭錢遊戲。玩這種遊戲時,須先找一個磚頭或石塊放在地上,參與的人依猜拳決定先後次序,輪流將手抽開,讓銅錢落在石上,看翻面的銅錢有幾個,以此決家勝負,銅板落在石上時會發出噹噹的聲響,這即是「丟丟銅」的基本旋律了。
採取這種說法的有《鄉土組曲》(黃春明撰)及《丟丟銅不是歪歌》一文(林宗禧撰)。其歌名通常稱作「丟丟銅仔」或「抽銅仔」
- 火車經過山洞時,水滴加上車行時的聲。(課文中已述)
採取本說法的有《鄉土組后》(黃春明撰)及《台灣民謠》(簡上仁著)
- 描述客家少女採踏水稻的歌謠。
稻米結穗之後,自然因重量增加而低垂,農家們為逼避免下垂的水稻妨礙田埂通行,也為了讓稻米聚攏在一起以禦強風,所以每當秋收之前,總要 「踏稻仔」讓稻穀往內傾例。
- 語帶雙關,描寫男女性愛的歌謠
採取本說法的有《從抽銅仔ㄉㄧㄨㄉㄧㄨ動仔》一文(李獻璋撰)及《「丟丟動」是否歪歌》一文(李濃屯撰),且多將此曲調稱為「抽抽動仔」或「丟丟動」。
- 敘述一則愛情故事
根據布馬陣薪傳獎得主林榮春先生所提供之說法:
日治時期參與開鑿三貂嶺山洞的工作人員,有一位來自大陸的技師,因喜戴紅帽,當山縫中的水沿著他的長衣滑落時,會發出滴嗒之聲,人們皆稱他為「紅尾嗒滴」或「紅尾義仔」。「紅尾義仔」與一位宜蘭姑娘相愛,但交往了一年多,卻移情別戀…
終於山洞鑿開了,大家皆欣喜若狂,只有這位姑娘悒鬱不樂,就有人即興為他唱出了哀嘆的「丟丟銅」曲調。
就其曲調研究,其音域為大九度,五聲音階徵調式,其旋律動向為「商 →徵.羽→徵」。
這首宜蘭調雖然在台灣流傳廣泛,但最早是以何種語言來演唱,我們並無切實證據,歌仔戲的曲調中,有人稱之為「客人調」。然而不論是源起何種族群,它們皆是口語化且加上許多襯字的七字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