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福佬系自然歌謠

第三篇福佬系  自然歌謠
        自然歌謠又稱傳統歌謠,由口傳方式流傳,作者已經不可考。這些豪邁、樸實又充滿希望的歌謠,從渡大海、闢洪荒的墾植時期就開始唱起………

        它到底渡過多少歲月?經歷多少風霜?我們已經無從查考。一首曲子已經不是一人、一時、一地之作了,因為它累積了不同世代人們的傳唱,是集體傳承的結晶,正和這塊土地上人民的血脈同流。

來自遠方的移民

          四百年前的台灣,仍是遍地草莽、麋鹿成群‥‥

        
明朝天啟四年(西元1624年),顏思齊率領他的部屬從日本出發,渡海到臺灣。傳說中,他是率領漢人移民台灣的第一人。

        
他們在北港登陸後,就地取村,以當地的竹子、泥土、樹木等構築了九座城堡,開始了農耕生活,並定居下來。

        
顏思齊在來台的第二年死於瘟疫,城堡的頭目合推鄭芝龍為首領,致力拓墾台灣的家園。

【三留 二死 五回頭】

        明朝末年的中國,在一片災荒與戰亂中,來自東北的女真族,已數度兵臨城下;而宮廷裡的官員,還在爭權互鬥;無辜的人民,苦於戰爭、饑荒流離失所。

        
那時候,福建地區連年發生旱災,稻米無法收成。閩南一帶原本就地少人多,百姓餓到連樹皮、草根都吃光了,戰火、災荒還是沒有結束‥‥

        
先民離然知道到外海的台灣,必須冒著生命的危險,橫越洶湧澎湃的台灣海峽。但是,那至少是一個新的希望,總比在戰爭、饑荒中坐以待斃好。

        
於是,許多福建沿海的居民,憑恃著一艘薄弱的竹筏或舢舨,航向雨驟風狂的陰霾海域,冒死橫越急流、漩渦四佈的黑水溝。

        
狂風巨浪吞噬了多少船隻,而僥倖到達台灣的人,還必須克服「水土不服」及「惡疾瘟疫」的難關,才能生存下去。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