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重點
- 噶瑪蘭的族群遷移及音樂特色。
- 歌譜教學:應注意延長音的長度掌握及第11小節拍號為二四拍子。亦可嘗試分二部重唱。
- 歌詞教學:噶瑪蘭語沒有文字,語言也瀕臨失傳。本教材將其歌詞以羅馬拼音書寫,教師可先解釋歌詞含意再行教習咬字。
- 歌曲旋律為「羽」調式,結構為五句體樂段,前二樂句的延長音,充份表露他們對於家鄉宜蘭無限的思念。第四、五樂句可稍微加快,表現從前生活快樂消遙的情境。
- 本曲之曲調源自阿美族,經噶瑪蘭人改編噶嗎蘭語,在噶瑪蘭族中傳唱。而噶瑪蘭原有的傳統歌曲遺留甚少,大部份為祭祀歌。
噶瑪蘭族的遷徙
噶瑪蘭族是蘭陽平原最早的主人。宜蘭境內的南島語族,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噶瑪蘭族及泰雅族外,還有凱達格蘭族、猴猴族及西部平埔族,只是這些族群人數較少,如今都已漢化或消失了。
宜蘭境內的族群,學者將他們遷入的先後次序做下推斷:
- 噶瑪蘭族:約在一千年前。
- 哆囉美遠人:約在四百年前。
- 猴猴族:約在三百年前。
- 泰雅族:第一批約在240年前。第二批約在170年前,比漢人晚到。
- 漢族:在兩百年前。
- 西部平埔族:192年前。(包含道卡斯族、巴則海族、巴布拉族、貓霧悚族及和安雅族)
在漢人大量入墾之前,蘭陽平原的原住民共有三十六社,其中三十三社屬噶瑪蘭族(註1),他們以漁獵為主要生活方式,因此多居住於低濕地,沼澤及河川附近。
當漢民族於嘉慶元年(1796)大舉拓墾蘭陽平原時,排水良好、水源豐富的平原,就成了漢人主要的開墾區域,噶瑪蘭族土地嚴重流失。直至嘉慶末,短短數十年間,噶瑪蘭族已幾乎喪失了原有的生活空間,所以自道光中葉起,噶瑪蘭人就紛紛往外地遷徒,有的沿著海岸逐步南下往花蓮、台東一帶重建家園(註2)。
平埔族音樂特色
按目前一類分類,原住民分為平埔族及高山族,而噶瑪蘭族屬前者。由於目前的文獻資料中,對噶瑪蘭音樂並無詳細的記錄,故本參考資料將動點擺在平埔族的音樂介紹。
- 台灣原住民族中的平埔族,如同世界上所有無文字的部落民族一樣,他們的音樂是口傳的,不僅傳承他們的語言諺語、神話傳說、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而且是配合他們的家族社會,勞動戰鬥、愛情娛樂 、婚喪喜慶等日常生活,表現在他們的音樂之中。
- 早期平埔族音樂,是以歌唱為主的,分為:a.模仿自然的聲音 b.無意義的歌詞 c.古代所留傳下來的歌曲,今人不懂歌詞意義d.比較近代的即興歌曲。曲調以自然和絃或五聲音階為主。
- 早期平埔族器樂,主要樂器有:口簧琴(即嘴琴)、弓琴、鼻笛、蘆笛、樂杵等,主要用於婚嫁和喪葬。此外也使用鑼鼓、吹奏樂器,但是否是他們固有樂器?目前無法確定。
- 平埔族的歌唱,主要是群眾的表現,除合唱之外,領唱與和腔,或一人唱眾人拍手,是其主要演唱方式。
- 進入清代,平埔族受外來強勢漢族文化的影響,一方面逐漸失去生活中歌唱的傳統,另一方面,音樂也開始漢化,只有在祭祀中保存其少數傳統音樂。
- 戰後保存的少數平埔族的音樂,聲樂曲調接近漢族系統,例如:五聲音階或六聲音階,器樂變為漢族鼓吹樂。這是受強大漢族文化的影響而產生的無可抗拒的蛻變。因此今天僅存的平埔族歌謠,大多改為閩南語歌詞。
【摘錄自許常惠著《台灣音樂史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