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教育的發展

一、文化教育的發展

早期宜蘭的原住民噶瑪蘭人和泰雅人並沒有學校制度,他們靠著日常生活及祭典儀式,經由族人長老的指導,把文化智慧傳承給下一代。
後來,西方的傳教士來到宜蘭,設教堂傳教,並利用傳教之便教導居民一些知識,噶瑪蘭人和泰雅人才接觸到新式的教育。


漢人入墾以後,宜蘭的人口大量增加,私塾應運而生,成為學童求學的主要場所。當時,人民生活困苦,上學讀書對一般人而言是很重要的負擔。為了讓更多人有求學的
機會,許多熱心人士捐款成立「義學」,免費提供清寒人家的子弟上學,對地方教育有很大的貢獻。清朝嘉慶年間,台灣知府楊廷理在今宜蘭市創設仰山書院,後來
又有熱心教育人士在今羅東鎮創立文宗社,培養許多人才;總計至清末台灣割讓給日本為止,宜蘭人參加科舉金榜題名者高達一百六十多人,其中有進士一人、文舉
人十三人、武舉人十人,因此欽差大臣沈葆楨特別稱讚:「淡蘭文風冠全台」。

古教堂照片
 
噶瑪蘭祭典舞蹈

 

 
仰山書院
1.創設者:楊廷理
2.創設年:嘉慶17年
3.創設地:縣治西邊文昌宮旁
4.學 規:敦實行看書理、正文體崇詩學。
5.歷任山長:楊典三 陳淑均 朱材哲
董正官 楊 士芳 李望洋

活動
除了學校外,居家附近有那些場所可供你在假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