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家具

    走進傳統的廳堂,你是否嗅到莊嚴穩重的氣息呢?木製品的傳統家具通常給人厚重的感覺,加上精細的雕琢,令人發思古之幽情。或許,生活在現代的你會質疑傳統家具是否材料浪費,樣式呆板?然而,生活器物的造形變化往往紀錄著當代人們審美價值觀和思考模式的轉變。

  想像一塊厚實堅硬的原木,打破了原有材質的格局,雕琢成線條流暢而值得玩味再三的家具,生硬的材質產生了新的生命,藝師的巧手及匠心在此表現得淋漓盡致!

 
圖片5-17太師椅2:繁細和簡明是二個相對的極端。在那小小的一方天地,雕刻出如此精緻的景物,真是令人嘆為觀止!但是,如何藉著簡明的線條表達出深厚的意涵,更是困難。這是需要更高明的創作功力及審美眼界!
圖片5-16太師椅1:廳堂兩旁的太師椅。簡單的結構,配上柔和的弧線裝飾,堅實中帶有柔美。坐在上面的主客必須挺直腰身,正襟端坐,表露出中國傳統注重個人尊嚴、清高人格的思想。太師椅流暢的線條,是藝師們將生硬的木質材料發揮到極致的表現。

圖片5-18現代的客廳的擺設,給人較溫暖舒適的親近感,軟軟的沙發、清淡的色調,讓人想小憩一番;另外,皮革在造形、色彩上的變化具有多樣性,線條可簡
可繁,再搭配現代的室內設計,表現了現代風格的特徵。客廳的擺設、家具質材的變化,反應出客廳功能的轉變,與現代人重休閒、情調的生活價值觀。

圖片5-19方凳:方凳是給輩份較低的人使用。它的造形簡單、線條粗厚、堅實有力,頗有樸拙的美感。

「材有美,工有巧」是中國傳統工藝的原則。傳統的工藝美學是以 保留材質本身的特性、材質感為原則,發展出適應自然風土的工藝技術,並以重視使用機能、講求實用為目的。

  生活工藝品多取材自鄉土,反映了生活的文化。合乎實用的造形, 別具親切、樸質的美感。以民居中的桌椅為例,隨著使用者的輩份、經 濟條件、及本身的功用、材質的不同,在造形上也具其趣!

 
事實上,這些我們所謂的生活工藝品,最初製作的目的就是實用,
例如:吃飯的餐具、農作的工具、禮俗的器物或衣著…等,經過歲月的累積,在製作這些物品時,藝師們加入個人的製作想法,並逐漸考慮到美的因素,融入深層的
生命力、想像力與創造力。而使這些物品兼具了實用性與美感。

圖片5-20: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器物上發現相似的圖案。有花鳥吉獸、吉祥文字…等裝飾圖案。除了表達願望外,也是先民審美欲望的表現!工藝美術圖案,有寫實、也有抽象的表現。它隨著使用者、使用目的不同,而有多樣的變化。

圖片5-21台灣床:早期的床在床舖四周,豎有床籬直到頂面,整張床就像是一個隱蔽的空間,也是一處最具安全感的休息場所。在傳統大家庭制的生活環境中,床可說是個人隱私的代表,也是個人最安全的屏障。

圖片5-22:以鑲嵌的手法裝飾。

圖片5-23:以流暢的線條呈現出蝙蝠的造形,有祈求福氣的意義。

圖片5-24:床頂以圓來統合各吉祥物,在垂直相交的線條中增添了柔美感,精緻的雕刻,展現了台灣早期木雕藝術的精髓。

清明上河圖112 ×445.5 ×21.5cm

圖片5-25:這是一幅場面浩大,結構嚴密的木雕作品。除了精細的雕工,作者更巧妙的運用了材質的紋理,使得河流波動及穿梭熱鬧的人群、市集更為生動。讓觀者可以直接感受到作品的氣勢及情趣。


我們蹲下來細心品味老藝人,專注地編織或手製當地傳統的工藝品時,觀賞者可以體會到,他覺得高興的並不完全在於那件作品的「完成」,反而是沉湎在作品完成
之前的種種細的步驟。這種發現給我們相當大的啟示,所有的藝術創作和事業工作中,最有永恆意義和價值的,並不在於作品和成就本身,真正最令人享受和感到愉
悅的,是在於從事這些創作和工作的歷程。作品和成就不斷的產生和流通,也不斷的被忘記。人的生活本質和生命意義,恐怕是在於不斷的工作與創造,而不在於無
饜地擁有和消費這些產品。這也是一種生活哲學和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