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在宜蘭‧故事111:冬山梅花社區廖鳳榮(拜陂)

 

『石笱(註1要七十歲以上的人才有看過,八十歲以上的才有做過。』

[@more@]

廖鳳榮,31年次,世居茅埔城(梅花社區),這裡土地貧瘠,生活困苦,村民早期都擔木柴去羅東賣,還有曬茅草等人來買,到他的年代是賣豬菜(註2、蕃薯,再來是種花生,到民國五十年代,開始蓋水泥房子,才有工可以做。

廖鳳榮說,以前一年只有頂、下冬收成時才會摸到錢,做工十五天就領一次錢,村民紛紛外出工作,早出晚歸,一些傳統習俗漸被忽略,『拜陂』(註3就是如此,加上新堤防較穩固,沒有潰堤的威脅,拜的人就越來越少。

廖鳳榮有過幾次『顧陂』的經驗,遇到淹水時,各家派勇丁去堤防搬石頭、砍樹、用草繩編石笱,設法讓水勢變緩,以免堤防崩毀,平時鄰長就會派公工去撿石頭,排放在堤防上,以備『顧陂』時可用,社區嘗試將拜陂轉型為文化活動,就是希望找回這種互助合作、保護家園的精神。

 1:石笱,台語音kóo,是一種導水工具,用於變更水道及攔堵水流

2:豬菜,餵豬吃的菜,通常是蕃薯藤及葉

3:用陂,台語音 poh堤防,昔日茅埔城居民,農曆七月時會至堤防敬拜,祈求不再潰堤

 

圖說:廖鳳榮有參與社區石埒施做,上面的是新石頭,下面是撿老石頭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