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年前看了【印度慢吞吞】這本書,印象最深刻的是印度人愛看電影,且超支持國產片,國片產量相當豐富,這幾年一些印度電影在國際展露頭角,想必不無關係。
[@more@]
【人生起跑線】(英文片名:Hindi Medium)便是部印度佳片,用喜劇的手法呈現沉重的社會議題,沒有灑狗血的橋段,也沒有誇張的手法,編劇鋪陳相當流利成熟,曾獲印度電影觀眾獎(Filmfare Awards)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兩項大獎。
劇中男主角拉吉和太太蜜塔為了孩子的教育,積極融入上流社會,依著雜誌報導的五大名校排行榜,想盡辦法要爭取入學資格,但希望卻一個一個破滅,此時自家公司員工送來喜糖,他因為幫老闆排隊拿入學申請書,發現學校有保障25%的名額給低收入家庭,便順便領了一份,他的小孩就這樣入選了。
拉吉夫婦知道員工小孩能進入名校,自己有錢有勢卻進不去,相當不平,這時入學顧問提供他一個方法,就是以低收入戶的名額就讀,理由是這些家庭的孩子進得去,也負擔不起各項費用,最終還是會離開,所以有錢人佔用這些名額是剛好而已。
拉吉已無計可施,只好循此建議,透過管道取得證明文件,辦理入學申請,此時卻又有媒體揭發此弊端,校方表示會詳細查證申請者的資料並做家庭訪問,拉吉一家不得已在貧民區租屋住進,以備接受家訪,劇情就此展開……(詳細劇情就留給大家自己看吧)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甚麼?這對每戶人家來說,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基本上讀書讓人增長知識,有助於融入社會,對某些人來說,受教育則是脫離貧窮的方法,正如片中許多父母所深信的,講英語、讀名校才能進好大學,將來才能進跨國企業,才有好的收入和社會地位。
我覺得這齣戲最棒的就是對「貧窮」的鋪敘,過慣舒適物質生活的拉吉一家,在貧民區學習貧窮的人該如何過日子,貧窮可以教會人們哪些事呢?第一件事是要認份–窮人在工廠被剝削、領配給被政府官員刁難,如果不認份,日子就會更難過。
第二件事是分享–拉吉第一天到工廠上班,薪資還不夠被扣的工錢,但鄰居把自己的分一半給他,理由是做父親的不能空手回家。蜜塔沒領到配給的米,鄰居太太主動分一半給她,讓他們一家不用挨餓。因為自己也會需要別人的分享,如果大家都能分享,生活就會更好,這是貧窮的生活哲學。 第三件事是互助—生活中總是有難以解決的事,集合眾人之力,彼此都能獲得支持。
貧窮是印度的集體共業,這三件事或許就是印度人必須學會的功課吧。當然,貧窮不是好事,衷心盼望每個人都能獲得美好生活所需的物質,同時也能有富裕的心靈。
【人生起跑線】
導演:
卡喬德利(Saket Chaudhary)
演員:
伊凡卡漢(Irrfan Khan),飾拉吉
沙巴卡瑪(Saba Qamar),飾蜜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