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憶症越來越嚴重,中午,忘了有沒有吃藥,自己問著自己。
一旁的阿良聽到,馬上自告奮勇地說要幫我拿藥。
[@more@]
還沒回憶起到底有沒有吃,也沒注意阿良在做什麼。
一會兒,他叫我:『媽媽~你看!』臉上帶著笑,手指著地上。
喔~我的藥粉灑了滿地,而他還繼續努力地想要撕開手上另一包藥粉。
我請他不要再撕了,因為已經弄成這樣了,我自己來就好。
我繼續自己手中在做的事,眼光並沒有看著他,問他:
『按呢,你要用掃帚掃 ,抑是要用桌布擦?』
『用掃帚』他很明快地做出決定,然後就去拿掃帚。
沒注意看他怎麼掃,但過了一會兒,我看到他在搬椅子。
『阿良,你搬椅仔要創啥?』
『我要用桌布』
原來他手上拿著一塊乾抹布,需要椅子讓他站上去,開得到水龍頭,把它弄濕。
我轉頭看了一下地上,藥粉滿地依舊,可見掃帚對他來說不怎麼好用。
拿著『桌布』的阿良,不消幾秒鐘,就把地上的藥粉擦乾淨了。
我在想,如果這是爸爸在場,會是什麼樣的情形?
爸爸很可能在第一時間就抱怨他為什麼這樣!?
『每次都把XXXX弄髒,害我要跪在地上擦地板,很辛苦…..』之類云云的話
然後媽媽就會說:『你那麼不高興,就不要做啊,要做就不要碎碎唸!』
為什麼媽媽從不抱怨?因為我通常都把善後的事留給孩子們自己做。
他們當然做不好,至少,一開始都是如此。
讓他們先處理,我後面再收個尾就好。
然而,若不給他們『做不好』的空間,那他們可能永遠都做不好,
或者,要花較長的時間——不是在三歲的時候——學會收拾善後,為自己做的事負責。
我常覺得台灣小孩很可憐,因為在制式教育體制內,能容許他們犯錯、做不好的空間並不多。
學習的方式被壓縮在很有限的空間內,人生價值觀的開展自然也不會明朗。
如果你也有和我相同或類似的感覺,那就請提醒自己,
給孩子——包括自己的和別人的——多一點『做不好』的空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