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前幾週不斷從課文學寫作的結構,這次的校外教學寫作,我們就來試試看。
~~~~~~~~~~~~~~~~~~~[@more@]
這次校外教學走頭城老街,老師不想在老街上用麥克風解說,怕吵到住戶,加上我認為孩子們要出去校外教學應該要有所準備,所以我請孩子們先找資料,找到資料可以放在隨身碟或用line傳給老師。等資料收集得差不多後,我們一起讀這些資料,並且請學生用簡單的心智圖或表格作重點筆記:哪一個點要看哪些特別的。
這樣一來,校外教學輕鬆很多,到了定點,老師只要問:「這裡是0000,要看什麼重點?每個人都去找找看看。」有準備而來,看得比較深入,也不需要老師一直講,不用注意孩子有沒有注意聽。
這些資料,回到教室後也會成為寫作的材料,景點介紹時就不會沒有重點。
~~~~~~~~~~~~~~~~~~~~~~~~~~~~~
校外教學回來當天,孩子們就寫了一篇日記,這樣做的好處是,孩子用自己的想法寫有點像打草稿的意思,收回來老師快速瀏覽過後,會知道孩子們需要加強的部分是什麼,再做寫作指導就輕鬆很多。
~~~~~~~~~~~~~~~~~~~~~~~~~~~~~~~~~~~
寫校外教學最難的是取材,學生容易按照時間順序將所有的事情一一列出,造成文章沒有重點。
這次我們依照課文記敘文的寫作格式,第一段將四要素(人、時間、地點、做什麼事)寫清楚—->這在三年級時,每一課都讓學生在第一段找到,確認,所以第一段學生很會寫,就不用再教了。
接著跳到最後一段,用【兩個地點+心得想法】的寫法做結尾。—->四年級開始的每一課,我們都從最後一段找到重點,再往前看中間內容,請看[四上第3週]從課文學寫作~結尾扣緊前面
最後一段定好了,往前寫中間的段落,就按照訂好的兩個地點進行描寫,最後寫了「建築美不勝收」,前面就要寫建築有什麼美、什麼特色;寫了「溫泉魚體驗刺激又有趣」,前面就要寫到刺激、有趣。
這樣一來,文章結構完整,內容也很有重點。
寫中間段落時,最重要的是第一句,「一進頭城老街」、「接著」、「移動到」這些開頭語句引導讀者跟著作者移動路線前進。
頭城老街我們看了好幾個建築,請學生選自己覺得最有印象的兩個進行描寫,加上行前閱讀的資料,讓讀者能更清楚這些建築特色、歷史。
這篇作文我們投稿了幾篇到國語日報,有一篇獲得刊登哦!
~~~~~~~~~~~~~~~~~~~~~~~~
中年級的課文用來學寫作很好用,因為結構相對完整,學生不斷從課文建構寫作技巧,再透過寫作運用這些寫作技巧。
作文很好寫也很好改,寫作並不是一學期寫六篇孩子就會寫了,必須每天每節課,不斷的從語文課裡累積學習,再透過很多練習轉換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