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第十二屆兩岸四地小學語文教學觀摩暨研討會~同課異構

每年最刺激的就是這個部分,同一篇文本,由四地老師各自發揮,學生,是剛與老師見面不到三十分鐘的,四位老師接連在幾百人面前教學,並且,立刻進行評課,這心臟得該有多強啊!

大家看看現場來自大陸、香港、澳門和台灣的觀課老師有多少,一樓坐不夠,還坐到二樓上去了,課堂進行是在舞台上,學生應該也是心臟碰碰跳。

在這樣的氣氛下,老師要透過教學引導也很緊張的學生學習,更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1515021_726691717342992_302674683_n1510994_726691607343003_900642196_n1536584_726691577343006_1599261173_n

(以上三張照片感謝顧翠琴老師提供)

今年的同課異構有個小小的創舉,就是利用協同教學,大陸與香港老師協同、澳門與台灣老師協同,每堂課70分鐘。

使用的文本是馮輝岳的”飛”

20140107_22282620140107_222826

~~~~~~~~~~~~~~~~~~~~~~~~~~~~~~~~~~~~~~~~~~~~~~~~~~~

20131228_085822

由大陸樓 2014-01-12_150334(這是一個字,讀沖的音,電腦打不出來)和香港陳淑雯老師先說說自己的設計。

陳老師說,他們分處兩地,為了要討論如何協同,傷透腦筋,用盡各種方式聯繫,也對教案設計一再的溝通、稍微爭吵,希望是以學生為主體,有序的學習,人文性與工具性兼具。在到台灣的前幾天,更是照三餐視訊。到了台灣,終於第一次見面,趕緊再順一下課堂。

這堂課他們希望以文學圈的方式進行,不過因為他們對文學圈還算是初試,有些地方操作還不是很熟練,希望大家能一起幫他們看看可以怎麼改進。

劉老師說,這篇文本很適合他,他的名字 羽中 ,就是鳥向上飛的意思。這堂課是正大光明的實踐語文教學,正,就是教材內容選擇適合;大,……;光,以思維活動為主軸,展現學生智慧;明,教學目標明確(劉老師一開口妙語如珠,逗得大家忘記接下來有多緊張的課堂要進行,而且說得好快,我都來不及筆記,也因為說得太好聽了,忘記要筆記)

 

20131228_091254

台灣的周素瓊老師與澳門的王翠菱老師接著上來說說自己的教學設計。

周老師說他們兩個沒有像大陸和香港老師討論那麼密切,而且等了好久澳門老師都沒有回信,他就自己先設計了第一堂課。沒想到等到澳門老師回信後發現,王老師設計的也是第一堂課,周老師覺得自己是資深老師,那就讓王老師上第一堂課吧!周老師也提到,這堂課她沒有試教過。

王老師說因為信箱出了點問題,所以聯繫上剛開始有點不順,這堂課他在澳門用自己設計的教案已經試教過,她要先進行課文初探。

~~~~~~~~~~~~~~~~~~~~~~~~~~~~~~~~~~~~~~~~~~~~~~~~~~~~~~~~~~~~~

 

教學者:陳淑雯老師(香港保良局蔡繼有學校)樓 2014-01-12_150334老師(杭州市彭埠第二小學)

教學目標:

一、師生談話,激發閱讀興趣(陳老師)

二、整體把握,理清文章內容(陳老師)

三、分解任務,理解並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發展思維(陳老師和樓老師)

四、交流分享,聚焦較典型段落的欣賞,培養語感(樓老師)

五、以情感分享為內容,練筆表達(樓老師)

教學年級:四年級

教學流程:(是我自己筆記記下的流程)

20131228_094238

(一)引入

老師提問:在你心中,飛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請學生用完整的句子寫在貼紙上,寫好後貼到白板上一隻大鳥的身上(因為座位的角度拍不到白板,所以只能翻拍大螢幕上的畫面)

老師念幾張學生寫的小貼紙

 

20131228_100719

 

(二)聯繫文本

在文章中,作者認為飛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

請學生閱讀文章,用線畫出文中說明飛感覺的關鍵詞語(老師要學生讀出聲音、自由讀,但學生無法做到)

請學生說說作者對飛的感受(老師把學生說的重點寫在大鳥的四周)

 

再讀文章,老師提供作者的小標題,請學生討論這些小標題(我是一隻小小鳥、我–老想飛哦、假如我會飛、心–飛出去了、去–朝理想飛)各屬於那些段落?(同時把這些小標題放在白板左側)

 

是否有不理解的語詞?請與同組討論,無法解決時請舉手,老師會過去協助

老師提問,綴飾是甚麼意思?分開解釋綴是點綴、飾是裝飾(老師策略示範)

海陸天空是甚麼意思?你們可以用剛剛的方法試試(學生練習策略)

 

老師帶著學生將剛剛在大鳥旁邊的重點詞,簡單的說文章的內容大意。

 

老師問:怎樣才能再深入了解文章呢?

學生說:分段讀、連結構圖、想像畫面

老師問:老師剛才教你們做了甚麼?

學生說:畫出作者的想法

老師說:對了,與生活聯繫

老師說:你們沒有發現剛剛朗讀也是一種方法?

老師請學生一起唱小小鳥,再帶著學生用有節奏的朗讀這首兒歌

請學生尋找自己最喜歡的段落,體會作者對於”飛”的情感。

 

 

老師問:小小鳥跟白鷺鷥有甚麼差別?

朗讀出白鷺鷥優美的句子跟大家分享

學生舉手朗讀

老師問:這一句想像出甚麼畫面?

學生回答…….

老師總結剛剛大家的回答:有的同學關注地點、有的關注色彩、有的關注動作

 

(三)分配和說明文學圈作法及任務安排

 

20131228_102928

(教案裡面沒有附這份任務單,僅能拍照大致看)

開始進行小組討論,兩位老師巡視指導

20131228_102729

………………………………….

學生討論的時間很久……

(這時竟然舉牌時間剩下十分鐘,意思是已經過了六十分鐘了……)(我轉頭跟夥伴私語,這堂課樓老師是只有協同教案設計嗎?只剩下十分鐘都還沒見他上場……)

~~~~~~~~~~~~~~~~~~~~

 

樓老師選了兩張小朋友的圖展示

20131228_104144

樓老師請學生說明一下自己畫的圖

老師回饋:你畫的圖很真實,有加入自己的想法。

課文如何將這些畫面寫得很真實呢?請朗讀組讀出這兩段,比一比這兩段有甚麼地方是相同的?差不多的?

20131228_105019

學生說:都是想飛的原因、心飛到哪裡去了

老師說:我想飛……我想飛…..,心飛到……心飛到……

為什麼作者要這樣寫呢?

學生說:才能告訴別人真的很想飛

 

樓老師引導全班朗讀:老師讀,你們讀”我想飛”

20131228_105028

師問:你們讀出甚麼感覺?

學生說:好像爬樓梯、有層次感

老師說:是的,有層次感,那換你們讀這段試試(學生讀出有層次的內容、清亮的聲調)

 

20131228_105334

老師說:作者也寫得很真實,讀讀這一段,哪裡該輕一點?哪裡該響一點?

老師說:我讀咖啡色,你們讀紅色的,看看你們有甚麼發現?

咖啡色的部分寫的是畫面,紅色的部分寫的是作者的感覺

先寫畫面,再寫心,作者寫了畫面後寫了感受

老師在朗讀一次這一段~

(走到剛剛畫圖的那位同學身旁)

接著說:你寫雞腿,心就飛到了…..

學生接:雞腿那兒(看到這裡我內心很激動,十分鐘竟然可以如此精彩,而且這十分鐘是樓老師發現時間不足了,臨時做了教學更動,卻又如此巧妙)

20131228_105758

後老師以這首歌曲送給大家,結束這堂課。

~~~~~~~~~~~~~~~~~~~~~~~~~~~~~~~~~~~~~~~~~~~~~~~

教學者:王翠菱老師(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周素瓊老師(台南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教學目標:

一、閱讀文本了解文章內容,並能分析文本結構寫出全文大意

二、提出各段”關鍵詞語”,並能理解詞意

三、能仔細聆聽並依據引導提問及推論回答問題

四、體會文本寫作之美,了解作者對”飛”的憧憬與渴望,並能做自我省思

教學年級:四年級

教學流程:(是我自己筆記記下的流程)

20131228_111017

由澳門王老師先上場

(一)引入

簡報上的”飛”是象形字,中間那豎是身體,左右是翅膀

唱我是隻小小鳥(老師不知道這是台灣學生幼稚園開始就會哼唱的兒歌,一直問學生會不會唱)

老師問:我是隻小小鳥,是怎樣的小鳥?

老師解釋”逍遙”、”憂愁”、”煩惱”的意義

(二)發展

(老師播放第一段投影片)

老師問:你覺得最美的飛行是甚麼?

(老師播放第二段)

請學生朗讀這一段

(播放白鷺鷥照片)

老師問:你覺得這隻白鷺鷥漂亮在哪裡?

用課文裡的文字說說看

這裡用了甚麼修辭法?

譬喻

老師解釋”不徐不緩”、”弧線”的意義

 

(播放第三段)

老師解釋”綴飾”,問:為什麼竹叢會開白花?

(播放第四段)

“飛過高山……”是用了甚麼修辭法?

排比

排比的好處是甚麼?

(播放第五段)

我們看了幾種飛?

………………………….

(三)理解

(接著還有後面的幾段都是同樣的方式,老師講述進行)

~~~~~~~~~~~

(四)延伸

採用啟發式教學(教案裡寫的)

周老師問:假如你是作者你會跟他一樣嗎?

學生自由發揮……

(五)文本回顧

周老師錄製了課文動畫影片讓學生觀賞

(六)文本探究

老師問:你覺得作者是生長在城市還是鄉村,為什麼?(學生回答天馬行空,不是應該回到文本裡探究嗎?)

老師拿出各組一盒工具箱,不斷叮嚀不能打開,要等老師的口令

老師說明工具箱內有甚麼,並告訴學生要有順序,寫文章也會有先後順序,如果這篇文章只能分三部分,會是甚麼?

開頭、過程、結尾

 

老師要學生拿出盒子裡的分段稿,找出開頭和結尾的那兩張。

請學生分組討論,找出那一段最重要的字詞,不能超過十個字(這時,老師除了不斷用麥克風說不能超過十個字哦!還邊唱我是隻小小鳥這首歌)(這裡明顯感受到學生受到干擾)

老師唱完歌後,走到講桌前拿出鐵琴,告訴學生你們討論好了嗎?時間快到了哦!時間到我會敲鐵琴(這時學生應該還是在討論的時間,卻被老師的話拉走看她的鐵琴)

老師用鐵琴敲完整首我是隻小小鳥後說:時間到

 

老師播放投影片,並用紅色字標示重要字詞

“歌”你們沒有圈?不重要嗎?

“小鳥”也沒有圈?這不重要嗎?

……(老師以自己的重要字詞跟學生比對,看他們是否也圈一樣的)

總結圈了那些字詞

 

提問引導:

20131228_115947

20131228_115935

(這裡我沒有做詳細筆記了……因為不知道該如何記……)

老師問:當馮輝岳寫這篇文章時,是小男孩還是大人?為什麼?

學生有的說是高中、有的說是小學四年級……(不是應該回到文本裡探究嗎?)

…….

提問完畢後

老師說文章中間全部都是作者的回憶

老師問:為什麼先寫白鷺而不寫童年?

因為從小小鳥這首歌,接著就寫白鷺比較順

………………(接下來的我就沒有記錄了,因為我不知道該記甚麼….)

20131228_11421620131228_115429

最後,老師要學生完成學習單:

一、文本結構

1.開頭

2.回憶

3.總結

二、全文大意

(用一分鐘討論)….同樣又到前面敲鐵琴表示時間結束

再請學生完成學習單:

“飛”的創想

一、圖

二說明

(如何結尾的我已經忘記了,因為我的頭腦裡出現了非常多的疑問)

~~~~~~~~~~~~~~~~~~~~~~~~~~~~~~~~~~~~~~~~~~

經過午餐休息時間後,回到現場進行評課

 

20131228_134457

吳敏而老師主持,她說,協同,並沒有說要平均分配,也沒有說一定要先後哦!

香港老師先說:

很抱歉時間掌控不好,讓樓老師只剩下十分鐘的時間。

原教案設計在任務分組時是放手的,但後來不知道學生能否完成,而改成幫一把,這中間很難拿捏,要請現場老師一起幫忙。

另外,原本在唱小小鳥那一段時,以為學生大概不太會唱,所以是有安排樓老師出場唱一段的,但現場發現學生都會,就臨機應變切掉那一段。

還有,最後應該樓老師會讓學生完成一張不同顏色的便利貼,寫上自己對”飛”的體驗和感受,貼到那隻大鳥身上,但時間關係沒有做到。

 

樓老師說:

備課是共同備課的,老師相通的,教案是相連的,所以哪位老師時間多並不是重要的。

後一個老師承接,將前面的學習提升

情感、方法略有所獲。

雞是前一位老師養的,後一個老師撿蛋,前一個養不好,後面就撿不到蛋,幸虧陳老師前面慢慢地養,才能讓我撿到兩顆蛋(兩張圖)

 

澳門老師說:

從句子解釋字詞

認識修辭

 

台灣老師說:

希望孩子熱愛閱讀

上課一定要學生討論

閱讀策略的運用

從不試課

最後的”飛”創想圖,其實有點便宜行事,教案寫到那裏就想說那就畫個圖好了。……

昨天和王老師在思考,應該用甚麼服裝搭配,所以臨時租借了空中小姐的衣服,但是只有一套,所以只好只有自己穿……

~~~~~~~~~~~~~~~~~~~~~~~~~~~~~~~~~~~~~~~~~~~~~~

吳敏而老師說:

搬出過多的教具淹沒了,是否是必須的?

教得很細(一段段、一句句)是否教得過多?是學生需要的嗎?

給孩子的討論問題是需要討論的嗎?還是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的,根本不需要討論的

競爭的獎勵是必要的嗎?給獎勵他們就會思考了嗎?

資深和資淺的老師合作,是需要”協同”

(以上幾個問題,真的是需要好好思考的,所以我用紅字)

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以往教學是遊覽車全體運送一個都不能少,現在的孩子各個都有小汽車,老師僅能多叮嚀、關心(這段好像是樓老師說的)

是不是不要走那麼快?每個重點都停下來看看風景?

聽了別人的意見,會有更多的意見

有些事要慢慢做:改變老師、學生的習慣、行為

有些事要快快做:改變人家的盲點、方向

我們搬出有爭議的、創新的,讓大家帶回去慢慢想

~~~~~~~~~~~~~~~~~~~~~~~~~~~~~~~~~~~~~~~

開放大家分組討論,並將意見寫在小紙條上,小語會老師立即打字到FB社團上,讓大家都看到所有意見

 

20131228_145417

~~~~~~~~~~~~~~~~~~~~~~~~~~~~~~~~~~~~~~~~

評課老師

20131228_152149

(評課老師都講好多,我筆記速度不夠快,僅能大略重點筆記)

香港關之英博士:

教學要兼顧到教材、教法、評估

文章由整體感受白鷺的飛、作者的飛、老師的飛,有沒有不同?

 

大陸徐軼副審編:

協同教學1+1=1

1.如何利用文本從不同角度發揮文本的價值

  本意—>衍申意

  具體–>抽象

2.如何激發喚起兒童經驗

已有的認知經驗應有所了解

3.如何引導學生利用閱讀方法策略?

4.過程與結果、民主與效率,如何達到平衡?

5.如何更好達成教學目標?

“運用詞語的教學”,而非”解釋辭典義”

 

台灣簡毓玲校長:

聽說讀寫最終在於運用

協同教學是重唱?合唱?輪唱?分工中應有彼此的任務

合作是分工

教師是導演,學生是主角

老演決定為什麼座位要分組坐?功能是甚麼?人人參與了嗎?

雖然分組坐了,但是沒有實質分組的功能

老師講過就會了嗎?是否達成教學目標?

澳門徐梅英主任:

(很不好意思,這裡因為與同伴討論,沒抄到筆記)

~~~~~~~~~~~~~~~~~~~~~~~~~~~~~~~

這兩堂課,好難寫~

因為學校事務繁忙,拖了幾天寫,忘記了許多,詳細的教學還是看光碟比較清楚。

還有難寫的原因是,某部分教學在我看來是看不清教學目標的,所以寫起來感覺雜亂無章。

 

我在樓老師和陳老師的課堂上看見協同,從教案討論開始,兩位老師就不停的溝通想法,吵架甚至妥協,一堂課兩人教,本來就是需要協調彼此的教學步調與方向,這堂70分鐘的課,我相信不論時間誰多誰少,都一樣可以達成目標,因為是兩位老師共同的流程。

兩位老師以文學圈的方式進行,先讓學生寫下已知的經驗,再透過任務閱讀、蒐集文本資料,最後形成自己對”飛”的感受,這中間過程,陳老師不放心學生是否能夠完成,所以幫了許多,也因此拉長了時間。其實,如果相信學生,將任務單清楚的設計,我相信學生應該可以做得很好。

樓老師雖然僅有短暫的十分鐘,卻精采的利用陳老師前面的鋪陳產生的圖畫,透過朗讀產生對作者寫法的理解,並且巧妙的帶到作者寫文章是寫真實的,”你畫了雞腿,寫了雞腿,心就飛到了雞腿上”,讓學生知道原來作家是這樣從畫面到感受的描寫,學生也可以做到。

學生討論時間雖然很長,但是老師是尊重學生的,放下麥克風到各組參與、指導。

 

反觀王老師與周老師的課堂,兩位老師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教案,並沒有溝通共同設計同一份教案,感覺起來是各上各的,沒有甚麼關聯。雖然老師讓學生討論,但是充滿干擾。教具琳瑯滿目、教學活動設計多樣,但卻看不出教學主要目標是甚麼。

還有一點我比較不能釋懷的,這是一堂公開課,如果沒有經過多次試課、修正,如何能在幾百人面前教學?我記得看過蔣軍晶老師的課,他說”磨課”,既然是公開課,就得好好的磨。

 

 

以上是最難寫的部分,也是我的淺見。

真的非常感謝上台的老師,因為有您們,我們才有這些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