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COVID-19疫苗第二劑接種說明】

【COVID-19疫苗第二劑接種說明】

1.第二劑疫苗接種由衛生局及縣府統籌以快打站方式進行接種,7月份已規劃多場疫苗接種時間,家長可多加利用。(時間表如下)

2.也可選擇合約醫院及診所先行預約接種時間。

3.學生完成接種後請回傳小黃卡給導師。

4.檢附疫情指揮中心的疫苗接種公告供家長參考  

★第二劑種類選擇

*12歲以下兒童「不能混打」間隔4-8

*12歲以上兒童「可以混打」間隔12

★疾病局表示要視第一劑的年齡作判別,第一劑如果是11歲,第2劑滿12歲需間隔4-8週;第1劑只要是12歲間隔就是12週,請大家特別注意間隔時間。

 

 

 

 

長高了 又長壯了

這週開始量身高體重視力,孩子們長高又長壯了,

歷經了COVID-19肺炎疫情,實體課改為線上課程,

孩子的視力有人維持住有人退步了

新學期開始

持續鼓勵小朋友多從事戶外活動,每日戶外活動120分鐘,除可減少近視發生和惡化,

亦可提升學生體能、增加免疫力及體力。

也提醒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看書寫字姿勢要端正,減少3C產品的使用。

鼓勵養成規律運動,避免過度食用含糖飲料及零食等

自8月24日至9月6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持續配合防疫措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表示,考量國內疫情雖趨緩但仍有零星不明感染源之本土病例,經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及評估後,宣布自今(2021)年8月24日至9月6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並將維持或調整相關管制規定如下:

一、通案性原則:
1. 除飲食外,外出全程佩戴口罩。
2. 實聯制、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3. 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
4. 集會活動人數上限:放寬為室內80人,室外300人,若超額則向地方主管機關提報防疫計畫。
5. 婚宴、公祭:
(1). 公祭遵守內政部相關防疫規定處理。
(2). 婚宴遵守每一隔間室內80人、室外300人上限,並遵守餐飲指引不得逐桌敬酒。
6. 餐飲管理:依照衛福部規定處理,新增同住親友聚餐不受限使用隔板、梅花座及專人分菜。
7. 醫院探病:開放加護病房、安寧病房、呼吸照護病房、精神科病房、兒童病房、身心障礙、病況危急及住院天數達7天以上者之探病;探病者須遵守探病時段、人數限制及出具篩檢陰性證明等規定。
8. 符合主管機關防疫管理指引或規範得開放:K書中心、室內遊樂園、海釣場、海泳/浮潛等水域活動。

二、仍須關閉之場所:
1. 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KTV)、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
2. 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休閒麻將館及其他類似場所。

指揮中心說明,目前國內疫情穩定控制中,為兼顧防疫與民眾的生活品質,未來將持續觀察疫情態勢,循序漸進,適度放寬管制措施;面對病毒變異株的威脅,將持續強化邊境監測及防疫作為,籲請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1100821新聞稿

防治登革熱不鬆懈

  1. 加強落實權管房舍、空地、空屋、公共工程工地及設備設施之環境管理,每週應定期巡檢積水容器或積水區,雨後、曾發現陽性孳生源之熱點及校園內工程施工之場所。
  2. 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症狀時,應儘速就醫。若發生登革熱、屈公病、茲卡等蚊媒傳染病確診病例,其生病期間應儘量避免外出,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外出時使用政府主管機關核可之防蚊藥劑、就寢時加掛蚊帳等防蚊措施,落實自主健康管理,發病5日內避免被蚊子叮咬而將病毒傳播出去,並配合當地衛生及環保單位進行各項防疫措施。
  3. 有關蚊媒傳染病防疫等相關資訊,請逕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查詢,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