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大眼睛】EP 77.教甄補給站:第一次教學演示就上手~王玉珍老師

教師甄試是個殘酷的關卡,筆試考的內容真的是鉅細靡遺,這個只能靠自己刷題、讀書。
試教就是一個主觀與客觀、命運與幸運的交疊了。
評審要在十幾分鐘內判斷出一個老師是否能夠成為正式教師,其實有很大的主觀成分,包括從進門開始的動作儀態、口齒清晰、表達、教學設計……,都會因為評審注重的面向而有所不同,要「演」到什麼地步也會因為評審的口味而給分不同。但是,客觀評比的條件還是玉珍老師說的:懂不懂、會不會、能不能這三個面向。
我很少幫忙教師甄試,除了因為我真的很忙以外,其實還是害怕協助了卻沒考上我的心裡負擔很大。去年和今年剛好都遇到我有空檔,所以就投入時間看試教。我發現各縣市都是採用抽題的方式,有的更是範圍大到準備起來會抓狂的程度,如果還要準備教具真的就不用睡覺了。
我常跟要考教甄的老師們說,這些功夫是平常就要累積的,例如班級經營、如何說話、動作、語調,平常在教室裡就是每天每節課都要這樣做,讓這樣的方式成為自然,試教時就不必再準備這些。教學活動設計也是,如果每天每一節課,都能按照玉珍老師說的方式備課,讓懂不懂、會不會、能不能植入日常課堂中,一年練下來,也不用怕抽題了。
我是個會瘋狂練習的人,過去我的語文教學、閱讀、寫作教學都是靠不停練習累積,因為只有透過大量練習,才能熟練,熟練後才會知道其中的眉眉角角,知道眉眉角角後才能修正自己的教學。
我曾經跟要考教甄的老師分享,過去我發現經常會站在黑板前,還有我會駝背看起來不太有自信。但我刻意練習讓自己離開黑板的方法:點人回答時,就走幾步到小朋友的面前聽他說話;要改善駝背不容易,所以我就讓自己站的時候,腰靠到黑板的板溝上,這樣一來不僅不會駝背,還會讓自己自然的面向學生。
這些都是平常的練習,刻意練習都會讓自己越來越自然,真正上場試教的時候就是舉手投足都自然了,不必再演。
姿勢如此、教學也是如此!讓自己平常的教學比照教甄的方式,研讀教材備課,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很難,但是十次、二十次以後,一定會慢慢上手。當然多閱讀、觀摩厲害的老師上課也是必要的。
我認為正式教師也應該要時時警惕、檢討自己的教學是否符合懂不懂、會不會、能不能,一定可以提升教學的能力。
✨這次我嘗試用Mapify AI幫我整理出這集節目的心智圖,我們的節目在YouTube的字幕是可以抓取下來的哦!

小壁虎老師

大手牽小手 語文學習快樂走 我的手握你的手 語文教學並肩走 2009年宜蘭縣教育部落格競賽教師個人組佳作 2009年宜蘭縣教師行動研究課程設計與教學類優選(活動方式引導寫作) 2010年親子天下閱讀推手教師 2011年宜蘭縣國小生活課程教學轉化活動設計特優(班親會上菜) 2011年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教育應用部落格(決選入圍前四強) 2018年親子天下教育創新領袖 2020宜蘭縣閱讀推手教師 2022教育部閱讀推手 gecko1127@gmail.com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