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文本教學的理性與感性─從劉克襄的「溪谷間的野鳥」談起
文本教學的理性與感性─從劉克襄的「溪谷間的野鳥」談起

「最近上山看鳥,偶然間沿著森林邊緣,循著淙淙的水聲,沿溪而上,我竟愛上了山中的溪谷。」─劉克襄「溪谷間的野鳥」 這幾年訓練學生朗讀,每到五年級時,就會刻意挑選說明文和議論文來讓學生練習,有別於中年級時較有情節容易帶入情緒的記敘文,說明文客觀描述說明事物,我喜歡讓學生整理文章內容,有條有理地清楚念出各段重點;議論文強調文章主旨論點,舉例要有說服力,練語氣音調。所以五上的「火星人,你好嗎?」和「海豚」一向是我很喜歡選用的篇目,同一教學單元的「溪谷間的野鳥」就會拿來對比,說明文和記敘文不同的地方。 今年的培訓的孩子和我感情很好,念文章時,我總是格外放鬆,陪著他們念的過程往往會激發我更多想法,於是同樣一篇「溪谷間的野鳥」今年格外有感。經過一番思索和相關資料整理閱讀後,試著用三個分項來說說我進行文本教學時所謂「一課一重點」可能的選擇建議,以供參考。 文本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 文本教學時,閱讀理解是第一步,總是要了解文章的主旨,從字句描述裡去理解作者想傳達的訊息,這裡我不做文章的結構分析,從朗讀的方式來帶領時,我們會先逐段來找出關鍵字,用聲音去表達作者來強調的,這裡就出現了很有趣的分歧:「溪谷間的野鳥」標題的念法到底是強調「溪谷」或是「野鳥」,我請學生讀完一次再回答,答案幾乎多是「野鳥」,我請他們把第一段和最後一段再讀一次後: 第一段第一句: 最近上山看鳥,偶然間沿著森林邊緣,循著淙淙的水聲,沿溪而上,我竟愛上了山中的溪谷。 最後一段: 偶然的走進溪谷,慢慢的我喜歡上這隱密幽靜的王國。流動的溪泉,喧鬧的瀑布,跳躍的溪鳥,使我感覺到溪谷間隱藏著迷人的魔力,充滿了山水的熱情和旺盛的生命力。 學生開始有了不同的意見,文章中大段落的描述了水鳥的生態習性,使得學生認為似乎是一篇介紹水鳥的文章,再追問他們在教室中這堂課的進行方式,有進一步做內容深究的,便是用整理文章的方法來進行教學,也就是從語文的工具性來進行閱讀理解的整理能力,於是學生的印象就會停留在以表格整理不同鳥類的習性外形,如果只是停留在這點似乎沒有將這篇文章發揮最大效益。如果用朗讀的方式將整篇文章的行文語氣念出,不難聽出作者真實想表達的對這蘊含生機的溪谷懷抱的熱情。那如果從工具性導入人文性呢?一篇文本只能從工具性和人文性二選一嗎? 單元教學的主題性及群文閱讀的價值 這時我們回頭看一看這個單元,單元主題為「觀察與探索」,在兩篇說明文的夾擊下,很容易會用相同的方式來處理這單元的三篇文章,從說明文的閱讀理解來學習爬梳整理資訊的能力,目前語文教材的主流大多以主題來分類教材,以期達到教學時能透過比較加深對主題(人文內涵)和文體(寫作技巧)的學習內化。 這裡要補充對岸於澤元教授對群文閱讀(台灣亦作多文本閱讀)的進行方式主張「1+X」群文閱讀,這裡的「1」指的可以是單篇文本的精讀,或是單元的主題、議題重要因素等。 而X就是配合「1」進行的延伸:第一種情形,將選用單篇文本精讀時,X就是把精讀課文與泛讀課文(統編語文教材「自讀課文」)或課外閱讀文本一起讀。如果「1」是課文或者是單元共同議題,那麼就有了第二種理解,「X」是以課文或單元共同議題為線索展開的對課外文本進行的群文閱讀。被對岸很正經八百的書面語弄得頭昏了嗎? 我以這個單元來舉例說明好了: 如果依照單元主題觀察與探索來將本單元的重點放在從文章提取訊息的資料整理能力視為「1」,運用群文閱讀裡的「求同比異」能更有效覺察整理方式,再用其他二課做練習,對自然景物的觀察描寫方式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寫作技巧的熟練。 如果將「溪谷間的野鳥」當成精讀的課文的話,又會有什麼不同? 首先可以看出的是文體的不同,說明文和記敘文比較直接可以分辨的是寫作的主客觀、人事時地物的背景之中夾帶作者情感。以寫作的需求來說,學生對記敘文的寫作指導是比較需要的。 所以「火星人,你好嗎?」和「海豚」就可視為練習進行觀察後描寫事物的描述寫作能力練習範文。那跟前者有何不同,不是都練習描寫記錄的能力嗎? 當然不同了!如果要選出精讀課文,就一定是這篇文章或作者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 為什麼要選劉克襄 坦白說,除了需要讀國語課文的人,大部份的人不一定知道誰是劉克襄,事實上我自己也是讀了這篇文章很有感覺,為了補充延伸才去找相關資料,大大開啟我的視野。 剛跨過的2019年,劉克襄以「早安,自然選修課」獲第六屆聯合報文學大獎。在新聞中提到劉克襄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在路上」作家,創作卅年來,每一本書、每一個字都是他親身走訪、抵達現場所得,評論家楊照形容「每一本書就是他走過的路」。 即使是網路時代,因長期野外經驗的積累,他自述是個「繼續持著弓箭的獵人」,科技、書寫方式再怎麼日新月異,劉克襄還是習慣親訪現場用傳統的狩獵(創作)方式跟大自然對話。 這正是現代學生缺乏的行動實踐能力,文本傳達了知識、教師精熟了技巧能力,然後呢?語文最終目標不就是希望落實語用,在生活中書寫,從中產生高層次的思考。 走出溪谷,跟著劉克襄的腳步,你可以看到更多的台灣,生態的、人文的…… 為您奉上滿滿的劉克襄: 劉克襄數位主題館:「劉克襄數位主題館」於2017年建置完成,由國立臺灣文學館委託、國立中興大學台文所邱貴芬教授策畫。網站內容包括大事年表、得獎記錄、著作資訊、多媒體資料、線上閱讀、外譯作品、研究論文和計畫緣起。多媒體資料收錄劉克襄累積數年的珍貴手繪及手稿,可藉此窺見作家的創作特色、情感與堅持。 看了之後,才知道劉克襄先生和王浩一先生在公視還主持過「浩克漫游」帶觀眾走進台灣許多鄉鎮,發現台灣的人文地理之美。 寫到這裡,我都跪在電腦前打字了。在他許許多多的著作裡,我最有興趣進一步去借回家閱讀的就是「男人的菜市場」,同時再帶回另一本「菜市場,最時尚」進行自己的群文閱讀,記者歐巴桑的菜市場好物讓人好想跟進,男人的菜市場充滿鄉土濃濃人情,都好有味~~~ 不得不說,比起單獨各課教學,多文本(群文)的教學方式,能帶來更多變化,豐富了教學想像。 為什麼要讀「溪谷間的野鳥」? 一百六十多年前梭羅在華爾騰湖寫下了在文學經典作品「湖濱散記」,文中栩栩如生的自然描寫直至今日,仍被視為是極佳的散文。與自然共存,遵守自然的規律,自由快樂的生活是梭羅想走的路,他被視為是美國生態學和自然保護運動的先驅。 讀劉克襄先生的「溪谷間的野鳥」時,「偶然的走進溪谷,慢慢的我喜歡上這隱密幽靜的王國。」讓我想起梭羅在秋天的日子裡,在華爾騰湖畔泛舟,聽潛水鳥粗野的叫聲、看野鴨閃躲著獵人,「除去安全之外,我真不知道,他們游行在華爾騰湖中央,又能得到什麼好處,也許和我一樣,牠們喜愛這裡的湖水吧。」 對大自然的愛不分時間距離,讓學生在心靈純淨的年紀,讀優美的語詞,讀對自然萬物的深情,讀對生命的詮釋。 你或許會懷疑學生能讀懂這麼多嗎?我們只是種下一個希望,等待花開。 時間決定你會在生命中遇見誰, 你的心決定你想要誰出現在你的生命里, 而你的行為決定最後誰能留下。 ─梭羅 2020年凌晨 我用這篇文章跨過美好的過往 迎接新的開始 「溪谷間的野鳥」部份內容朗讀  

108運動會滿滿的故事與收穫
108運動會滿滿的故事與收穫

先從運動會結束給家長的公開訊息開場~108.12.14 今年的運動會順利結束,感謝出席的家長們提供好吃的點心飲料,並協助照顧孩子們。之後場地的恢復也非常快速。這次孩子們拿出了平時練習的努力,趣味競賽勇奪亞軍!真的是太棒了。 今天早上有件小插曲,我私下有跟家長聊過了。但是想想這也是很好的教育機會,還是跟大家說明一下,平時練舞時,我會看孩子的表現安排位子,兩個排在班級最前面的學生,要負責記住動作和帶全班進場的時間位置,是很重要的。一早來,其中一位排頭的小女生,穿了便服的褲子,我看了嚇一跳,因為那是第一排面向所有來賓家長的位子,正確的服裝要求是最基本的。當下我馬上先請小朋友下樓去健康中心借看看有沒有女生的運動褲,可是因為運動會護理師們去布置醫護站了,健康中心裡沒有開放,不得已只好先讓另一位平時練習也相當用心認真的小女生站到排頭。我並沒有多加責備穿便服的小女生,因為她自己已經很難過了。或許也有家長覺得,穿便服也沒關係,這就是我今天要特別跟大家說明的一點,越是正式的場合,有些要求就是一種公開場合的禮儀,必須是尊重團體的規範的,這也正是我們要教導孩子,依場合來調整自己的服裝說話是讓別人看到自己的慎重。希望這次的經驗能讓我們都有成長。 班級相簿權限已經打開,請今天有拍照的家長可以自行上傳,如果無法上傳的,就麻煩讓孩子帶隨身碟來,我代為上傳。 在教室的跳繩和桌球表演,讓表現好的孩子們表演給家長和其他同學看,這些都是孩子平時練習可以做到的,好的運動習慣能幫助孩子身體的發展、肢體的協調和專注力。持之以恆的決心更是重要的品格。希望下次跳繩比賽有更多同學能進到全校排名中。 運動會不光是玩和熱鬧,更是孩子學習的機會,事後想想自己是不是已經盡力去幫那位小女孩找補救方式了,真的是試了當下能做的,所以跟家長說明時,家長也不好意思,只是捨不得小女生後來心情還是很低落,不過每個孩子都是很認真練習大會舞的,站在排頭的孩子抬頭挺胸地把自己的動作做好,老師能做的就是事後好好跟全班再談對正式活動應有的慎重,第一步就是穿得體的衣服。 接著運動會出席的家長比班親會還多,所以 運動會是另一次親師座談的機會 在輕鬆又熱鬧的氣氛裡,可以試著用比較幽默的方式,傳達老師的理念。 班上有個小子上班常神遊太虛,做事馬虎三分鐘熱度,常不照牌理出牌的出包讓我很頭痛。然而跟家長溝通的情形不佳,媽媽總是說自己沒辦法,還說爸爸都說是老師和她不夠凶,小子才會不怕我們。問題是如果別人都不用凶就都能做好的事,我只凶他一個,好像也不是辦法。於是只能在班上提醒,或試著用忽略的方式削弱他不合宜的插嘴,再或者用抄課文來處罰他時常不完成功課的舉動。 對家長的不以為意,總是找不到突破點……結果今天爸爸帶著姑姑叔叔來看小子,他難得出現認真的神情,家人們自己都取笑起小子,說他很少這麼“乖〞。這提醒了我,是好機會! 我就自然地接話:〞真的,你們一來,他馬上想表現好,平時上課都不是這樣〞,因為表情自然面帶微笑,語氣真誠,家人們也繼續和我聊,我提到孩子其實很有自己想法,很愛做東西。家人紛紛點頭,接著,又提到孩子在一開學是想給剛上小一的妹妹當個好榜樣把字寫好。爸爸自己就接著說:”結果才沒多久,字就亂寫〞 “對呀,他就是三分鐘熱度〞姑姑接著自己補充 ,”是呀,孩子有興趣是好事,但是沒有持續專注去學習去練習,是不會成為能力的,要怎麼讓孩子保持專注,除了鼓勵,我們要多一點要求〞這時家人們很認真的點頭,我話鋒一轉,“所以要麻煩你們三個家人,孩子很重視你們,你們回家幫我各印一張大頭照,讓我護貝起來,貼他桌上,看上課會不會比較專心〞 家人大笑說我這招很有創意,其實我是覺得話不必說盡,點到為止。再過一會兒 爸爸和姑姑跟著我們到另一個活動地點準備,”我想到另一個方法了,這樣好了,他上課時只要一次不專心,我就給他一張叔叔卡,再不專心一次,我就給姑姑卡,第三次就發爸爸卡了,這時候爸爸卡就代表要抄一課課文當作提醒〞 爸爸和姑姑又大笑,連連附和著說好。 但是我的目的是要從此合理罰孩子嗎?不是的。 而是傳達一些孩子的表現給家人知道 傳達老師一直關注如何幫助孩子學習 傳達孩子期待家長看到他的表現 然後 同樣是溝通 我喜歡笑笑地,把嚴肅的事包在甜甜的糖衣裡。 畢竟良藥苦口, 對症下藥也要病人肯吃。 接著想想看,運動會的目的是什麼? 運動會?體育發表會?餵食秀? 一天的運動會,要讓一到六年級的孩子都能充份展現自己的體育表現,是很難的,常常一不小心被變成家長用食物點心補償孩子的餵食秀。 我們學校安排低年級的孩子在上午時段,二年級只有三個活動:大會舞、全員賽跑和趣味競賽,這次的安排很緊湊,到十點半就沒有活動了,要一直到十一點半才要頒獎結束上半場的運動會。 那這一小時要做什麼呢? 這次我就決定把這一小時當成我們班的體育成果發表秀。不過一進教室,還是得讓孩子們開心吃喝一番,因為為了讓之前的活動流程進行順利,我早就以LINE2。0的群發通知,請家長配合: 飲料以方便分發的鋁箔包為止,謝絕所有外送飲品,點心也以可以分發方便帶回的形式,活動期間老師不會發放,運動過程不適合吃太多食物。家長非常配合,所以一直到活動全部結束,回教室,孩子們個個像餓了三天三夜,以秋風掃落葉的氣勢掃完家長準備的蛋糕,吃不完的全放進包包裡。就開始我們的體育達人秀了。 首先登場的是,上學期一年級全學年跳繩比賽中前一百名,本班入選的四位,是的只有四位,以全學年十三班的比例,只有四位的入選率,是我帶過班級中最低,不過這不必提了。 之前已經先跟孩子們說明過,這四位出來,兩兩一組,進行一分鐘跳繩,在他們表演過程中,我跟全部的家長說明,學校推廣跳繩的目的以及跳繩的好處,強調適量的運動能讓孩子的身體發展更好,然後又徵求想表現給家長看的小孩,我指著其中有一位小女生,她是一開始跳得很差,但是每天持續在下課練習到目前大家眼前可以連續跳很多下,不畏懼的表現。強調運動除了強身,更是磨練耐性恆心的最好學科。 接著請上週體育課測驗桌球自拍項目,超過五十下的孩子們上台,有七位,跟家長說明體育老師的評分標準,因為之前曾有家長質疑自己小孩各科都不差為何健體成績不佳,趁這機會為學校體育老師的用心背書一下,老師會針對低年級的孩子安排適合他們練習的桌球入門,而這些孩子都是同時學習桌球的,相信在場沒有家長是特別先讓孩子補習過桌球,換句話說,孩子自己的練習量才是測驗成績的關鍵,在孩子們示範讓桌球保持在拍上跳動時,有兩位小女生專注的神情是最好的證明,我補充桌球能訓練孩子動態視力,對視力保健很好,手眼協調能提昇專注力,不管是跳繩或桌球練習,我們都能發現,不須要很大場地或很貴的器具,孩子依然可以有運動習慣,關鍵在於我們是不是重視,當老師指派功課跳繩或運動時,真心希望家長能確實的陪伴孩子完成。 活動最後請小孩們推薦(陷害)自己家長上台比賽桌球自拍。先不教家長,進行前測,果然爸爸們比較厲害,那當然讓媽媽們比,效(笑)果比較好。再讓小孩教自己媽媽,媽媽們再上場比。為的是讓家長體會到學習任何東西都不容易。 於是在笑聲中,約半小時的達人秀開心落幕,我們就整理物品下樓參加頒獎放學啦~~~~ 充份展現孩子學會的體育技巧 表達孩子養成運動習慣重要性 這次的運動會更加完整~~~列入之後運動會班級必玩活動─體育達人秀 #教書是修行 #老師是體育肉腳還是很重視體育 一天的運動會加感冒還不睡是因為真的有好多畫面和故事,其實還沒說完…… 老師這個工作,最讓人珍惜的內容就是,看見生命故事。 不過夜深了,美好的一日,適合快樂的結尾。 當然要用香蕉小子來道晚安! 今天好熱,熱情的太陽一早就陪我們開幕,落落長的與會貴賓介紹,更是讓人興奮(厭世)。這時聽到司儀介紹:”立委***委員助理代表立委本人來〞 小孩A說〞立委***吔〞 小孩B說〞不是啦,是他助理〞 小孩A說〞啊怎麼不是立委***自己來〞香蕉小孩馬上一付很了的語氣說 “啊他又不是食飽傷閒tsia̍h pá siunn îng(吃飽太閒沒事幹)來這〞... » read more

2015年圈詞練習─以個人發揮為主

小學生共同的功課之一     就是抄圈詞了   目的是為了    讓孩子們了解語詞    精熟生字 過去我做的小改變    是在次數上讓孩子的表現    決定練習的次數 舉例來說 一般規定每課圈詞抄三次     孩子交回後    老師批改    加蓋優點章一枚   下課即可少抄一次 最多    老師會蓋上二枚   也就是   寫字工整漂亮的孩子   可以寫的更少 有進步的孩子    也可以用”進步章”來   抵一次 因為發現   寫得少的孩子    國語的成績也沒有下降     哈 當然也會有家長    覺得自己小孩國語認字的表現不佳    堅持要讓孩子多寫的    我也從善如流 這學期開學第一天     起床時 突然有道光    照進我的腦子裡     XDDDDDDDDDDDDDDDDDD 語文教學裡    我們一直在生字的形音義   花費太大的比例 把學習的方向    往記憶的層面去進行 這樣    不太對吧!!!! 便想到     將過去圈詞的功課     改成二部份 一部份是讓孩子     選三個語詞    做造句的練習 另一部份    則是保留原來   圈詞抄寫的模式 這裡要補充一點的是 其實    這樣的方式已經有很多老師嘗試了... » read more

二年級上學期,準備好學乘法了嗎?
二年級上學期,準備好學乘法了嗎?

又到了低年級數學的重頭戲─進入乘法教學。 記憶中,低年級時唯一被處罰的印象,就是乘法背不出來被罰站在後面,等背完才能下課,當年的我可是聰明伶俐舉一反三的孩子,可是對要硬背下來的一串口訣還是花了一番工夫。不過背起來後,就成了反射性的動作,甚至後來看到印度的乘法不只背到九,還想過為什麼台灣的數學課本不多安排一些口訣練習。 直到進了師院,遇到謝堅老師的數學教法,一開始對所謂建構式教學很不以為然,覺得只要記下來就好的東西,為什麼還要花那麼多時間去解釋。後來才懂,硬去背誦不理解的口訣,遇到題目時,只能勉強解答,對問題本身一樣不理解,更無法去應變活用。(附上謝堅老師的單位量和單位數解說影片) 乘法是加法的累加記錄 後來擔任低年級老師後,在進行這個單元時,設計了有趣的唱遊活動來做為引起動機─數蛤蟆的童謠唱遊。(此活動曾做過多次教學展示,在不同班級實際教學過,成效都很不錯,附上教案連結) 這個活動以童謠帶入2、4的乘法,隨著歌詞中的蛤蟆數量增加,一隻一隻,眼睛和腳的數量,逐步加上,再整理成乘法算式,孩子們清楚的看到加法算式隨青蛙的隻數拉長,乘法算式的發明是為了簡化加法的累加。 有了這樣的經驗後,孩子們才能了解乘法的原理,以及形成倍數的觀念。 九九乘法須要背嗎?想先背可以嗎? 有些時候家長會想提早讓孩子背誦乘法,希望孩子能超前一些或減少正式學習時的壓力(這點很矛盾),不過我的老二在升上二年級的暑假也面臨這個問題,因為老師提到可以在暑假先背一下乘法,如果真的想讓孩子先背,不是不行,只是希望陪伴者一定要先陪孩子建立乘法的原理─是由累加導入。我把引導女兒的過程寫成記錄,提供文章:翻轉教育網站的文九九乘法要背可以,只是先教…… 連結任意門: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2554 九九乘法理解的重要性! 建構式教學在數學教育上主要是放在協助孩子理解數學約定成俗的數學專業名詞背後的原理和成因。(參考自台灣教育學會網站http://tame.tw/old/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3) (1)等組(或等量)型(equal groups, equal measures) 等組型問題是每組內的數量一樣多,求出總量的語意結構。例如,「每一個盤子有3個蘋果(單位量),5個盤子(單位數)有多少個蘋果(總量)?」其中一盤3個我們稱為單位量,5盤稱為單位數(是5個一盤),全部有多少個稱為總量。 也就是:單位量×單位數=總量。 任何學科都有其方便溝通的用語,省略解釋和減少認知的落差。數學的專有名詞是用在教學者老師們彼此討論溝通,而不建議直接在教學時使用,像單位數和單位量就是在教學時,容易搞錯不易分辨。就不建議在教學時,用這兩個名詞代入,在低年級還是用實物舉例操作讓孩子慢慢內化比較好。 其實提到乘法的單位量和單位數,在之前找數學資料及相關影片時,發現美國的乘法算式中單位數和單位量的位子和我們習慣使用的位子是相反的。有找到一篇文章「乘法和被乘數的位置」提到:乘法算式的表徵記錄是一種文化規約。單位量是計數單位的掌握,單位數是表徵計數單位的累計個數。我國認為單位量重要,故放在前面,國外則反之。 有人認為乘法有交換律,所以前後位置不必刻意強調,但是由於整數的乘法中,也有關於倍數型的題目,當遇到再多一倍的情形下,例如5的8倍是5*8,如果學生記成8*5,再多一倍的情形下,學生不一定能清楚是要加5或加8,算式也會混淆。 在一開始學習乘法,就能清楚建立乘法算式是加法累加的概念,以及單位量與單位數的位置,用實際物品來建立,形成數感。很重要! 乘法的精熟是必要的 乘法既然是為了加速加法的計算而產生,那就可視為一種重要的數學學習工具,工具當然要夠精熟,才能在將來遇到更複雜的算式時,算得更快更正確,背誦是必要的精熟方法。 除了傳統的抄寫形成精熟,來回念讀背誦也可以,這二種方式都不太能讓學生有動力主動學習,在學習到一個階段後,可以用遊戲來帶動孩子想記住:背得熟在遊戲時更容易獲勝,善用孩子的好勝心成為學習動力。分享乘法遊戲骰子加花片,在學生已經學過九九乘法後,可以在班上進行這個遊戲,可兩人一組玩,也可以提供給家長回家陪孩子一起練習。 文章:骰子加花片,乘法復習超好玩 乘法勞作很適合引起動機 今年在進行乘法教學前,找到一些國外網站,提供很多有趣的乘法勞作,PINTEREST裡有很多,只是要記得我們的乘法算式位子和國外不同,所以有關算式的表格,還是要轉化後再來應用。 所以就用可愛的小勞作來送給大家啦~~~~~~~~~ 目前在班上已經發下的勞作是將二的乘法、三的乘法以對應數量的物品來製作成表格,讓孩子們剪下貼在數學作業簿上,也可配合數學進度來安排順序。 檔案下載連結任意門 補充將檔案印出後,張貼到數學作業簿的樣子   等到九張表格貼完後,小朋友就等於將九九乘法都實際練習操作過一次了。 接下來可以用上面提到的遊戲來做精熟練習的檢核方式。 也可以用可愛的乘法勞作再補強一次,低年級孩子非常喜歡勞作,在製作的過程中,再一次重復背誦乘法,是最棒的增強物~ 可愛的乘法手表下載連結   前幾天也有朋友提到關於數學語言的規定,和同事有不同的看法,後來以這個問題跟其他數學專業的老師有更多對話,讓我們其他人有很多收穫和啟發。數學語言是為了讓學生進入數學科目後,有更好的工具來學習更高深的學問。而有些語言的形成是文化的約定俗成,了解出處後,可以和學生說明,而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每個學生的問題都將帶我們成為更好的老師。 將這幾年對乘法的心得整理成此文,一起陪孩子學得更開心更有效!

108朗讀縱貫線再次出發~附上培訓學生的講義
108朗讀縱貫線再次出發~附上培訓學生的講義

關於這幾年開始比較有系統的帶整學年和連貫性跨學年的朗讀活動 之中都有留下一些心情 在舊部落格的文章集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29301/catid=86588?fbclid=IwAR3d4Mnerh7VRWOc0jJdYgJB3QjURZsm0_qTyq2ja0WhZydUce3QwjO6HAg 當然今年開始 會更詳實的把流程記下來 有人帶當然很好 但是要往哪裡去 其實才是我要告訴大家的 我訓練的孩子不保證能得名 也不完全是為比賽訓練 態度和對文本的了解 是我給孩子和自己的最大禮物 每年的開場白都是 “在開始談朗讀之前 我想問問你們都是自願的嗎? 如果有被指定來的?自己並沒有興趣,那你們下次可以不用再來了。 都是自願的,那很好 所以當我請人上台念時,請你主動爭取,多念一次我就有機會多幫你找到進步的方式。 一定要自己想來才來很重要,像我兒子昨天問我,媽媽我要去參加集訓嗎? 我對我兒子說,你自己決定,不管你是真的想練朗讀或者只是想來看媽媽的理由,重點是你決定了要來,就為你的決定負責,好好來練習。 四週內,我會帶你們念課本的幾篇課文,每次都盡量讓你們念,但是人數多,不可能一一上台,那我會讓你們互相念給伙伴聽,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不可以嘲笑別人,念得好不好在其次,給別人肯定才能一起進步。 四週後,我只會留幾個同學繼續培訓,考量的除了音色是天生的,音量可以練習,更重要的想進步的態度,能一次比一次好的同學,我會優先考慮留下。 沒有被留下的同學,不是你不夠好,是沈老師時間有限,能陪伴的人就是五六個,而不管有沒有能選入,有沒有能代表出賽,出賽了有沒有得名,這些不只是要努力也要有點運氣,我唯一可以給你們的就是這四週,好好帶你們,看出文章的重點,運用聲音語調傳達你讀出的意思,這往後對你們的口語表達都一定有幫助,好啦,先打開第一課,念念看吧!」 朗讀 是最棒的文章理解入門。 我使用學生的課文來當教材,優點是文章不必再另外多做分析,容易理解;同時培訓同時是復習,能加強印象,一舉兩得。 整學年預定進行各學年的流程安排 從去年開始我的培訓種子們,全都是從三年級就被我開始教朗讀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一年一年看著孩子們成長,真的會讓老師很有成就感。 分享這學期要帶的四五年級使用的文本和簡單的說明 本校使用的版本是康軒版 108上學期朗讀資料

給108學年度入學的小朋友一份禮物~~~注音趣味畫冊三版都有
給108學年度入學的小朋友一份禮物~~~注音趣味畫冊三版都有

要下載前請先閱讀一下我的提醒 首先,這份畫冊我去年就分享過了,所以別說我抄了誰,三版都有,因為好朋友不分版本! 再來去年分享後,我自己也在班上使用,小朋友很喜歡,不過不太開心的是有家長或安親班老師會要求他們要寫造詞,像下面這二張圖片  要寫出:包子和花豹要寫出:嬰兒(兒童)和耳朵 大人也許覺得注音就是要多練習,寫好寫滿好棒棒! 拜託~ 標題是趣味注音畫冊! 是希望引起孩子想接近注音的動機,以小孩最喜歡的畫畫來當媒介。一旦大人要求全部三十七的符號都要造詞,真的才寫一張,小朋友都笑不出來了。 貪多嚼不爛好嗎~ 不如改採用說話教學的方式,最理想的注音教學方式是直接法(說話教學)和綜合法(拼音教學)互相配合 同樣以這二張圖為例 指導時可以問孩子,這符號旁邊有哪些東西呢?說說看。 基本的回答是:看到了包子(可以問問孩子喜歡什麼口味?) 在學校或安親班的話,老師很難一一聽孩子發表,這時可以讓孩子成為學習伙伴的組合,兩兩一組,互相發表。 趣味回答是:有一隻花豹參加跑步比賽得了第一名,獎品是好吃的肉包子。   基本的回答是:看到了小女生和寶寶,還有一隻耳朵。 再追問:那個小女生在做什麼呢? 她的耳朵會聽到什麼呢? 很厲害的回答是:小姐姐聽到寶寶哭了,馬上去泡牛奶給他喝。 (也可以問孩子有沒有看過家人照顧小寶寶或嬰兒的畫面,請他們發表) 國小前十週一定是注音教學,孩子們也一定有人是不熟練的,沒有先學過的孩子,並不代表他們就學不會,保持他們的信心是很重要的,大人們也要好好陪伴才行。 此外提醒一下家長,如果可以的話,先不要急著印,因為有些老師拿來配合課程進度使用,如果您先讓孩子畫了,可能會讓他在學校覺得無趣,這樣就不好了。 如果老師沒有使用,您再當補充教材讓孩子畫畫吧,還是要提醒一下,真的不必一定要寫語詞上去,對孩子的小手來說,寫字真的很累,不要一開始就讓他們嚇到了。 不過也有老師朋友跟我說,學習單要用好用滿,不然熱帶雨林的樹會被砍光,那這樣好了,前四課不要急著造詞,先畫就好,收回來老師這邊,等孩子的拼寫有進步,同一份學習單再發下去,做看圖造語詞的練習單,這樣就兩全其美了~撒花轉圈~~~~ 108趣味畫冊 南一版 翰林版 康軒版   

親師合作好工具─Line offical Account
親師合作好工具─Line offical Account

在接下新班後,老師首先要建立的就是和家長互動的管道,手機電話很方便但一通通打不可能,貼聯絡簿的通知不能馬上得到回饋,即時又不影響老師的上課和作息是很重要的。LINE和臉書社團都有老師使用,但是家長之間有互動有時很難掌握,在過去二屆,我使用了LINE OFFICIAL ACCOUNT(LINE官方帳號),它是LINE的外掛程式,所以家長端使用的界面一樣是LINE,不影響家長的使用習慣,但是老師卻能有更多主動性,很好用,帶大家看看這個工具能幫助老師什麼吧! Line offical Account來建立班級家長群組的優點: 首先Line offical Account最大的特點是教師能讓家長成為群組,以「群發訊息」統一發布通知事項,而群組成員無法對話跟互相加好友,這樣大大減少了過去line群組裡七嘴八舌的亂象,家長們能清楚了解老師要傳達的事項在1000則內都是不收費的;同時仍可以和家長做一對一的「聊天模式」,不必擔心個人的問題被其他家長知道;最棒的是可以設定回應的時間,老師得到尊重和自己休息時間的權利,此外以把不方便接家長電話的時間設定成自動回復,將常問的問題設成「關鍵字回應」,如此一來,家長能得到適時的回應,不用半夜還在回line,或已讀不回讓家長誤會。 在過去的實際使用,運用群發訊傳達老師帶班理念、課堂進行方式和回家功課練習等需要讓家長了解的事項;以聊天模式來進行一對一的溝通,保有隱私權,更進一步將孩子的好表現,以照片或文字傳給家長,做即時的回饋,不光孩子,家長也很感動老師的用心;關鍵字回應這部份,應用的部份較少,最多是設定關鍵字〞月考範圍〞,自動將國數範圖回應給家長,至少聯絡簿功課的部份,我則不喜歡讓家長用LINE幫孩子解決問題,在班親會時便和家長說明,如果孩子不曉得回家功課是什麼,那就請他隔天到校再補或自己詢問附近的同學,而不是請家長詢問老師,長久下來,孩子把解決問的責任推給家長。Line offical Account是好工具,但也是雙面刃,誤用它的便利性就不好了。 (因為真的很好用,所以不但在班級上使用,連作社團和語文培訓的學生,我都各開了一個帳號來做管理。) 這麼好用的工具,就帶大家一起開始學會使用吧! Line offical Account設定 第一步:下載APP 到GOOGLE商店下載LINE Official Account,開啟後申請帳號。   第二步:申請帳號及主頁功能介紹 我們透過這APP申請的就是LINE官方帳號,跟臉書的粉專有異曲同工之意。依欄位填上帳號名稱,名字可以取到20個字那麼長~~~所以可以取「找不到小學之南區分部海海國小之超幸福一班」,放心命名後可以修改,但必須等七天XDDDD。 這裡我是用绰號來當帳號名示範一下就好。完成後就是下面這樣啦。 確定後,回到帳號主頁就是這個畫面了。 下方有第一行由左邊開始有群發訊息、加入好友的歡迎訊息、自動訊息、優惠券,換第二行集點卡,加入好友、使用狀況和最新資訊,最下排則是設定。   主頁下方功能介紹 群發訊息 這個我一定要特別介紹,從過去LINE@的1000則/月減為500則/月,(但發送一則裡最多包含三個小訊息,可以是文字500字、圖片一張或影片一段)以國小班上三四十幾個家長的好友數,乘以一個月老師會發的訊息來看,過去一年平均每個月的群發訊息數,其實還是在500則以下,所以改成這樣應該還是夠用,而且更棒的是,過去只能群發文字和照片,現在新版可以群發檔案、影片及語音音檔,這個對我訓練語文團隊非常好用,可以直接範讀文章讓孩子回家練習。下面就是我將語音檔案和說明文字建立成群發訊息的草稿。 加入好友的歡迎訊息 原本的內容就很通用了,如果想再加上自己的個性問候語,也不錯。 舉例:〞在茫茫人海中,能遇到彼此是多麼難得的緣份,能成為孩子的導師與您共結親師緣是莫大的福氣,期待能和您一起成為孩子堅強的後盾。〞   自動訊息 點進去後,會出現清單,可以建立不同的自動回應檔 下一步就是幫這個回應檔案命名,記得儲存。狀態的部份,打開就是在自動回應模式下自己跳出回應。如果設很多則自動回應,會跳最早建立的那則,如果想在特定期間跳出自己想要回應的文字,則可以試試「指定日期或時間」 像如果請產假,就可以設定在這段時間,自動回應出代課老師的聯絡方式,讓家長能找對人。 優惠券和集點卡,暫時想不到能做啥用?不必為了玩這個來花腦筋了。 加入好友 這邊建議可以將行動條碼(QR碼)印下來,貼在聯絡簿或期初的通知單上,方便家長掃圖加入。   使用狀況和最新資訊可以自己點進去看看,沒太大用處。 設定 裡面有帳號、權限的設定,要仔細看一下:在帳號裡可以改名、換頭像和封面圖。權限則是可以增加這個官方帳號的管理員,所以如果是校內的童軍團,可以同將其他服務員加進來共同管理。   自動回應則是控制這個帳號的回應模式,不方便接電話時就是將回應模式改成聊天機器人和自動回應打開。尤其是關鍵字回應的練習裡,一定要把自動回應打開,在聊天模式裡,關鍵字回應是不會有反應的。 整個練習的過程中,建議可以將自己的LINE帳號設為好友,如此一來可以在LINE看到剛成立的官方帳號發訊情形。下圖就是我在LINE的個人帳號裡和官方帳號聊天室的畫面。 等到開好帳號,可以利用暑假先自己練習一下,等開學就能派上用場了,這也是一種備課喲! 看到這裡,有沒有很想大喊〞大沈好棒′〞大沈好美〞,可以可以,因為想感謝我的人應該很多我就不一一回應了,設關鍵字回應。 謝謝大家看完啦,接下來就是動手做一次吧。 (進階版等大家都開了帳號之後,我再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