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社區-社區耆老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往往是最瞭解社區內文物史蹟的,思源社區除了落實老人福利措施外,並每次針對不同主題辦理社區耆老座談,希望能藉由社區內的耆老,將社區的歷史、文物、古蹟、風俗民情等一一傳授,並由社區團隊專案紀錄,另安排社區學童於假日時,至社區活動中心聽耆老說故事,由耆老擔任鄉土教學老師,於室內傳授鄉土教學並至社區各地點,實際瞭解社區的「寶」在那裡,如此才能讓社區營造的工作向下紮根,奠定良好的基礎。

 

YCEF20070927-01

思源社區-竹藝教學

       社區雖盛產麻竹筍,但是在竹枝、竹葉、竹幹方面卻甚少運用,所以社區經研討後認為有必要研發屬於社區的麻竹工藝,並敦聘員山地區竹藝專業人士至本社區實施教學,並由社區學童及社區媽媽教室人員參與研習,希望能培養出種籽,進而能開發出具社區特色之竹藝品,社區仍不定期聘請各地熟悉竹藝製作人士至社區教學,希望在最短的幾年內能看到社區麻竹工藝品的展出。

 

YCEF20070926-01

思源社區-宜蘭農林學校

       思源里有宜蘭最高學府─宜蘭大學,始創於大正15年4月1日(1926),初期借用宜蘭公學校校舍作為教室,昭和3年(1928)新校舍竣工,為宜蘭實業教育之所,尚有農場及林場為實習之用,其中校本部佔地10.7公頃、農場佔地4.5公頃、實習林場佔地159.5公頃,原稱台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光復後改名為省立宜蘭農業職業學校,民國77年(1988)升格為宜蘭農工專科學校,民國87年7月(1998)復升格為宜蘭技術學院,成為宜蘭第一所國立大學院校,民國92年8月(2003)改制為宜蘭大學,成為宜蘭第一所國立大學院校。

 

YCEF20070925-01

思源社區-郭家古厝

       郭姓大公原籍漳州府南靖縣永口堡龍山墟兒樂社,14世祖秉正公,於乾隆59年(1794)時和吳姓開台世祖吳光連渡黑水溝冒險來台,於噶瑪蘭廳七結庄以柴刀開墾2甲土地位於擺厘,後來家族眾多買地於七結庄(現今文化中心、文化寶座、喜互惠附近)。郭家家風十分虔誠,急公好義濟弱扶傾,郭家有大公田1甲8分地為掃墓基金,拜拜請桌20多桌,鄰庄於掃墓當天只要攜帶銀紙一支來就可吃一頓粗飽,及發放紅龜棵及包子一袋為地方一大盛事,光復後政府實施375減租時全部轉換為公債,現在郭家子孫仍有繼續輪值掃公墓習俗。

 

YCEF20070924-01

思源社區-中元普渡

       金七結福德廟200年前為蠻荒之地,據先人說此地為平埔族部落,先人為生活取地耕種,不斷與平埔族發生衝突事件死傷無數,先人為此舉行隆重普渡儀式,並於每年農曆7月18日聘請道士誦經科儀,讚普米、供品、什雜貨十分驚人,單單金、銀紙、經衣燃燒就要3個小時以上,動員人力為數百人,為思源社區地方民俗一大盛事。

 

YCEF20070923-01

思源社區-三山國王聖誕

       三山國王是先前由吳姓祖先吳光連先生於清朝乾隆59年(1794)由大陸渡海來台,由淡水港登陸循山走,沿三貂嶺角落腳於葛瑪蘭廳擺厘附近,現今宜蘭七結庄思源里來開墾,隨身護守神明,據說神威顯赫,當時日本時代有人得到痲瘋病症,靠神跡治好病,漸漸行成庄頭內保護神,每年農曆7月25日為三山國王聖誕日眾庄內善男信女都會十分虔誠來恭拜許願,祈求全庄平安大家順利。

 

YCEF20070922-01

思源社區-謝府元帥聖誕

       說起謝府元帥是鼎鼎有名,在前清朝時代和日本時代神威顯赫,因為當時醫藥非常貧瘠,當全庄內有人生病都是靠神跡起鸞問事,及乩童辦事,所以全庄內大小事務完全仰賴它處理,謝府元帥有三尊分為大元帥、二元帥、三元帥為庄內楊家家族神明,每年慶典為農曆5月5日全庄人為感激它替眾人解圍,到現在每年都做戲酬謝神恩,並舉行隆重跳「過火儀式」,據耆老人說明,當時跳過火木炭是數百斤地方為之轟動,現今改為跳「」金火儀式」。

 

YCEF20070921-01

思源社區-河堤美景

宜蘭河先後匯合大礁溪、小礁溪及大湖溪,經礁溪、員山、宜蘭等鄉市,由壯圍鄉廓後附近匯入蘭陽溪出海。宜蘭河落差平緩,水量穩定,在從前以水路交通為主的時代,宜蘭河連接了東港、壯圍、宜蘭、員山、大湖地區,成為沿岸居民生活與精神的重心。宜蘭縣政府於民國86年3月底(1997)完成整體規劃,有河岸自行車車道及河濱步道,並於永金橋頭設置休息區,社區預定於此地與機堡、麻竹園、農田結合規劃為休閒園區,期望發展成全方位之社區。

 

M3362M-4206

仰山文教基金會

仰山文教基金會全名是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成立於民國79年3月31日,目的在為蘭陽發掘、培育並獎掖人才,保存、整理及發揚蘭陽文化,探索蘭陽文教趨勢,研究發展策略,結合各界力量,共創蘭陽美景,辦理社區總體營造相關業務,提供「宜蘭厝」相關諮詢。目前理事長為林奠鴻先生。

仰山文教基金會成立由來是,在清代,宜蘭有個「仰山書院」,是宜蘭的文教重鎮,培育人才的搖籃。在民國79年3月31日,當時的游錫堃縣長無條件捐出競選結餘經費4百萬元,創立了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以延續仰山書院的古道遺風。 10多年來,首任董事長陳五福醫師,現任董事長李添財先生,用其熱愛鄉土的心情,率領仰山同仁與志工伙伴,在宜蘭默默播種,為台灣辛勤的耕耘。

本館交通指引:

開車─行駛台九線至宜蘭縣政府後轉縣政南路轉縣政六街至68巷即可抵達。

火車─搭乘至宜蘭火車站,轉乘計程車,或於火車站前轉乘國光客運(往羅東或南方澳)至宜蘭縣政府站,步行十分鐘即可抵達。

鄰近景點有宜蘭縣史館

地址:26060宜蘭縣宜蘭市縣政六街68巷47號

聯絡電話 03-9254515

傳真 03-9255735

電子信箱 service@youngsun.org.tw

網址 http://www.youngsun.org.tw

 

宜蘭縣史館

宜蘭縣史館
團體名稱宜蘭縣史館
地址260宜蘭市縣政北路3號
聯絡電話925-5488*5009傳真9255-493
電子信箱yihistory@mail.e-land.gov.tw網址http://yihistory.e-land.gov.tw
成立日期82/10/16證照字號
發照機關無(因為是公家機關)
業務項目
連絡人姓名林瑋真
電話0918-373-360E-mailjonlyo@mail. e-land.gov.tw
負責人
姓名聶孝唐性別男出生年月日56.08.23
職稱館長聯絡電話9225-488*5001
學經歷
會員代表姓名聶孝唐性別男出生年月日56.08.23
職稱館長聯絡電話9225-488*5001

關於我們
  宜蘭縣史館於民國82年成立,目前座落於接鄰縣政中心的新館舍,以典藏政府公文書、日治時代教育史料、宜蘭人家譜等文獻。
  縣史館堪稱台灣首座以史料保存和發揚為目標之機構,常舉辦各種專題展覽,且設有閱覽室供民眾借閱,可說是兼具蒐集、記錄、典藏、研究與推廣之功能的寶庫。
本館專業知識
請看網站說明
參觀資訊
本館於1992年元旦成立籌備處,1993年10月16日開館,是台灣第一座地方史料館.
景點類型□民宿■休閒景點□博物館□餐飲
參觀所需時間無限制
參觀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9-5
休館日■特定假日 □固定休週一 □週休二日
其他:每月最後一天
門票■免費 □須 元 □ 自行斟酌
參觀需知

鄰近景點
二結庄生活文化館(二結王公廟)
三星鄉展演場
天送埤文物室
台灣戲劇館
白米木屐村

未來營運
林小姐回答
營運目標:繼續營運下去
營運策略:無
營運困難:知名度(民眾不了解此館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