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社區 | 泰雅味十足的雕刻師 |
金岳就有一位泰雅味十足的雕刻師諾賴,他從耆老身上見識到生命智慧,透過耆老所收藏的文物,發想文化也能透過雕刻藝術來傳承。於是在1997(民國86)年至屏東原住民文化園區學習雕刻取得證書,開始木雕藝術的創作生涯。一開始他從浮雕開始,之後改作立體雕刻,創作題材以突顯泰雅文化為主,2004年獲得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木雕椅創作競賽季軍,近年來因為教會工作的關係而暫停雕刻。 | |
![]() |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佛光山蘭陽別院
蘭陽別院原名雷音寺,建於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歷史,星雲法師在民國四十二年間應當地仕紳禮請駐錫雷音寺,成立宜蘭念佛會,這也是星雲來台後第一個弘法的地方,因此,也被信眾稱為星雲發跡之處,更成為日後佛光山信眾遍佈海內外的起點。雷音寺在民國五十四年歐珀颱風來襲時,傾倒毀圮,重建成四樓建築,六十七年落成,此次改建成十七層文教大樓,部份將作為佛光大學區學部使用。
宜蘭念佛會是雷音寺第一個附屬單位,民國四十二年星雲大師駐本寺後,首先組織蓮友,創立念佛會,開始共修說法,直至今日,歷久不衰。早期的弘法佈教,如今尚為蓮友所津津樂道,諸如廣播弘法、監獄佈教、軍營勞軍、鄉村佈教、家庭助念等,都有相當深厚的建樹。當時宜蘭市有四十八個里,念佛會有來自各里的「班長」,負責組織該里的信徒。除了念佛之外,並引導信徒識字讀經,從講經說法及唱誦中,增進信徒的信心及正知正見。「念佛會」後來幾乎成了「雷音寺」的代名詞。至今宜蘭市北門口的客運站名,仍然是念佛會。民國四十五年,宜蘭念佛會的講堂落成,為第一所專為講經說法及共修而設立的講堂。講堂的正面外觀由許多長形的窗子組合,看似一件「福田衣」,配合著屋頂上的卍字,座西朝東,遙向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講堂內供奉的阿彌陀佛,為宜蘭籍雕塑家楊英風先生早期的作品。講堂落成當天,由中國佛教會理事長章嘉活佛率諸山長老前來剪綵啟鑰,其受教界人士之重視可見一斑,從此佛法更加深入廣大蘭陽地區,佛光普照,法水常流。民國五十二年歐伯颱風橫掃宜蘭,原己棟樑腐朽的雷音寺,在一夕之間,悉遭摧毀。星雲大師以無比的信心,率領信眾,發起重建四層樓高的大殿,成為當時宜蘭市的新地標。大雄寶殿內供奉的毘盧遮那佛,全身古銅金彩,高三公尺,是當時宜蘭縣內最高的一座佛像,法相莊嚴,至今仍受廣大信徒的供養及喜愛。大師曾強調,毘盧遮那佛是佛陀法身之根本,也象徵著雷音寺為佛光山的根源。除了最早成立的「念佛會」之外,雷音寺並有許多活動及附屬機構,為各層次的大眾提供不同的學佛因緣。
*滴水坊
「受人點滴、當湧泉以報」。為報其師「半碗鹹菜」之恩,發願弘揚佛法;後來更希望以一碗慈心粥、一口菜根香、一杯清和茶供養大眾,藉以啟發大眾惜福結緣的美德,在忙碌煩擾的生活裡,能放開心胸,體驗一份法喜禪悅。後來進一步延伸用「香積美味」接引信眾,將「書香、文化、藝術」做結合,以「結緣、服務、度眾、弘法」為理念,讓信徒有一個談心論道、心靈沉澱之處,這是星雲大師成立滴水坊的用意。
釋星雲 (星雲法師) *不要強迫別人一定要跟自己相同,須知「方便有多門,根機有多種」,更不必要求人人都順從我的意思,眼耳鼻舌各司其職,才能成為健全的有用之人。 星雲大師江蘇江都人,一九二七年生,十二歲在南京禮志開上人出家。隨母至南京尋父,後於棲霞山寺禮志開上人披家。 1947年焦山佛學院畢業;1949年來台,一九五七年創辦佛教文化服務處,後改為佛光出版社。一九六七年創建佛光山,至今已經在全世界建立了近200多個道場、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店、中文學校、佛教大學、中學和小學、幼稚園、醫院以及養老院的文教及慈善公益設施。
心正則一切皆正,心凈則一切皆凈。治人先治心,心治則身治,身治則一切皆治。不是用規矩來要求人,是尊重、包容、 平等,彼此立場互換,要讓人“感動”後心甘情願地發心奉獻,是一種“無為而治”。 星雲法師代表作: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無聲息的歌唱》、《玉琳國師》、《釋迦牟尼佛傳》、《十大弟子傳》、《八大人覺經十講》、《有情有義─星雲回憶錄》、《往事百語》、《佛光教科書》
星雲大師語錄 星雲大師經典語錄選
一、微 笑 1, 微笑使煩惱的人得到解脫;2,微笑使疲勞的人得到安適; 2, 微笑使頹唐的人得到鼓勵;4,微笑使悲傷的人得到安慰。 二、思慮與知過 1,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2,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3, 智者改過,必知遷善;4愚者恥過,必知向上。 三、真正的內涵 1, 真正的力量是忍耐;2,真正的智能是寬厚; 3, 真正的慈悲是包容;4,真正的財富是滿足。 四、缺 陷 1, 人無全功;2,人無全能; 3, 物無全用;4,心無全善。 五、真正的享受 1, 享受健康不如享受平安;2,享受財富不如享受書香; 3, 享受名利不如享受無求;4,享受求得不如享受施舍。 六、進退有道 1, 快速而不馬虎;2,謹慎而不保守; 3, 謙虛而不卑賤;4,禮讓而不畏縮。 七、六種助緣 1, 微笑能助長我們的活力;2,寬恕能助長我們的氣度;3,包容能助長我們的和諧;4,放生能助長我們的壽命;5,慈悲能助長我們的人緣;6,讀經能助長我們的智能。 八、知書達禮 1, 是非創造智能之人;2,反省創造完善之人; 3, 讀書創造達禮之人;4,教育創造理性之人。 九勇者的風度 1, 大事難事看擔當;2,逆境順境看襟度; 3, 臨喜臨怒看涵養;4,群行群止看識見。
星雲大師不但在蘭陽地區創辦了佛光大學、蘭陽別院、滴水坊等機構,本著慈悲為懷的心,大師也從1967年開始,接手經營仁愛之家至今已有四十餘年。在大師的細心關照下,仁愛之家日漸茁壯。可以說,這是一所位於礁溪鄉龍潭湖附近的「成人安親班」,默默地為扶養老人靜一份心力。仁愛之家本名為「私立仁愛救濟院」,是一所由基督徒所建立的救濟院,但於民國五十六年因故無法續辦,星雲大師就在此時接手經營。民國六十五年更名為「宜蘭縣私立蘭陽仁愛之家」,後又改名為「蘭陽仁愛之家」。早期的仁愛之家,主要以收容孤苦無依的老人為主,給予他們「家」的溫暖,安頓他們的起居,直到終老。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高齡化的需要,蘭陽仁愛之家也跟著轉型,民國八十七年開辦全省首創的老人日托班福壽學院,除了比照社區大學有教學活動外,也將宗教融入生活,使一些老人家在精神上有寄託,過ㄧ個健康充實的一天。